“湖南精神”新闻发布词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志初
(2012年12月11日)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在社会大众的积极参与下,经广泛征集、反复提炼并报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审定,“湖南精神”表述语今天正式向社会公布。这就是:“忠诚、担当、求是、图强”。
“湖南精神”的内涵博大精深。“忠诚”铸就湖湘之魂,这是“湖南精神”的核心;“担当”彰显湖湘之责,这是“湖南精神”的特质;“求是”体现湖湘之风,这是“湖南精神”的精髓;“图强”昭示湖湘之路,这是“湖南精神”的追求。“四位一体”的表述,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关于“三个倡导”的要求。
“湖南精神”的正式确定,标志着征集提炼活动圆满结束。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弘扬“湖南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实现富民强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下面,我和活动办专家提炼组组长、省社科院院长朱有志同志,征集整理组组长、湖南日报原副总编辑姚子珩同志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谢谢大家!
湖南日报记者:“湖南精神”现已正式确定,您能否对“湖南精神”表述语作一个简要的解读?
张志初:用“忠诚、担当、求是、图强”8个字表述的“湖南精神”,是湖南人民共同精神气质的高度概括, 当然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颇为凝练的“湖南表达”,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关于“三个倡导”的要求。
“忠诚”铸就湖湘之魂。这种博大情怀源于岳麓书院镌刻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充分吸纳了湖湘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血诚”、“拙而诚”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等格言名句的养分,代表着一种家国情怀,是“心忧天下”的另一种表述形式,符合当今和未来对民族、国家、人民、社会、事业、家乡、家庭均应忠心诚信的永恒要求。
“担当”彰显湖湘之责。这种特质源于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杨度“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毛主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等名人经典,也是对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等性格特征的概括。蔡元培曾在《论湖南的人才》中评价:“湖南人敢负责任”。“担当”,亦符合当今对民族、对人民、对党高度负责的要求。
“求是”体现湖湘之风。湖南人自古就有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知行一致的务实传统和优良学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岳麓书院将“实事求是”作为学训,毛主席将“实事求是”进一步发扬光大,用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还将其上升为党的思想路线。“求是”所体现的坚韧务实、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探索规律的精神,正是湖湘文化的精髓,也是三湘大地崇学兴业的精髓。
“图强”昭示湖湘之路。这种美好憧憬,是湖南人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奋发图强的共同追求。魏源“睁眼看世界”,曾国藩、左宗棠开启洋务运动,谭嗣同变法以死警醒国人,黄兴、宋教仁不惜流血搞民主宪政,特别是毛主席等湖南老一辈革命家浴血奋战建党建军建国,以及袁隆平“一粒种子改变世界”,都是图强精神的生动体现。省委省政府着眼于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总目标,提出“四化两型”、“两个加快”的战略任务,贯穿其中的正是图强精神。
可以说,“湖南精神”博大精深。在这“四位一体”的表述中,“忠诚”是核心,“担当”是特质,“求是”是精髓,“图强”是追求,共同构成“湖南精神”的科学内涵。当然,任何一种精神,都是与时俱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湖南精神”也将进一步丰富、拓展和升华。
三湘都市报记者:“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自今年2月1日就已启动,为什么现在才正式确定并公布?
姚子珩:主要原因是凝聚共识确实需要过程。大家知道,为了使“湖南精神”精准落地,本着对历史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整个活动经历了广泛征集、集中提炼、“10选1”、“4选1”、“2选1”和沉淀论证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环环相扣,紧密有序,呈金字塔式往前推进。需要说明的是,在“2选1”活动结束后,进行一段时间的分析沉淀和研究论证,有利于更加理性地对待这一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我们更加需要领会和对照十八大精神,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更加审慎稳妥地提炼完善“湖南精神”。因此,整个征集提炼活动虽然历时10个多月,但省委批准现在正式公布是正逢其时、恰到好处的。
湖南经视记者:请问您是如何看待和理解最终出炉的“湖南精神”的科学性的?
张志初:之所以说“湖南精神”是科学落地,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理由:
一是从提炼过程看是稳妥的。整个征集提炼活动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注重群众参与,吸纳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最大程度地凝聚社会共识,真正做到了接通“地气”,贴近百姓。因此,我们对活动的成果有底气和自信。
二是从提炼依据看是科学的。活动中,我们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湖湘文化为底蕴,以现代文明素质为特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确定了“传承性、时代性、前瞻性、地域性、通俗性”的提炼原则。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我们又认真学习领会和对照十八大精神,对表述语进行分析论证,确保与十八大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实践证明,这个提炼原则是正确的。
三是从内涵构成看是严谨的。“湖南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种地域精神,应有灵魂、特质、精髓和追求。“忠诚、担当、求是、图强”这8个字,集中体现了湖南人在胸怀气度、思想情操、行为风格、精神追求上的基本特征,是对湖南人共同精神品质的高度凝练。四位一体,既有层级,又科学严谨,共同构成“湖南精神”的内涵。
四是从表述风格看是简明的。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湖南精神”的表述,应该求特不求全、从简不从繁、上口不拗口、好记又好传。“忠诚、担当、求是、图强”8个字,既精辟简洁,又稳健大气,符合广大民众认可的表述风格,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感强,也便于以后的宣传弘扬。
因此,我们对“湖南精神”的正式公布,充满文化自信,感到十分欣喜。我相信,这一集中了广大民众智慧的“湖南精神”一定会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与认可,并持之以恒地得到弘扬与践行。
红网记者:“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历时10个多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
朱有志:“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好比“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可以说,这一活动非常圆满,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成功之处不仅仅是提炼出了“湖南精神”,而且还体现在活动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积极向上的“湖南文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四个真实有效”:
一是真实有效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炼“湖南精神”,就是立足湖南省情,从“湖南表达”的角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广大民众努力实现总结历史、立足现实与引领未来的有效对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理解进一步深化,学习践行进一步自觉。征集提炼活动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
二是真实有效地弘扬了优秀湖湘文化。活动中,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民众,大家深入学习研究湖湘文化,努力从厚重的湖湘文化中为提炼“湖南精神”找依据、探本源。有的媒体专门制作访谈节目,请知名专家与受众交流,普及湖湘文化,为提炼“湖南精神”造势。可以说,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传承和弘扬了优秀湖湘文化。
三是真实有效地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爱湘情感。提炼“湖南精神”,就是提炼湘人的共同精神品格,打造“湖南名片”。各界人士通过参与征集提炼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湖南历史人文传统的了解,增进了对当代湖南人应有什么样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的认识,强化了推进“四化两型”、实现“两个加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可以说,征集提炼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爱国爱湘情怀的过程。
四是真实有效地凝聚了民众干事创业的力量。活动中,各界人士踊跃参与,热议“湖南精神”,推荐“湖南精神”,倡导“湖南精神”。大家在参与中重新审视自我、不断鞭策自我、着力提升自我,全省上下民心进一步凝聚,活力进一步激发,精神状态更加饱满,有力地助推了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建设。
湖南卫视记者: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了新部署,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说我们提炼的“湖南精神”与“三个倡导”的根本要求是一致的?既然是一致的,为什么还要有“湖南精神”?
朱有志: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是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提出了“三个倡导”的新要求。我认为,“湖南精神”与“三个倡导”的一致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内涵一致。“三个倡导”的重要论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高度凝练;而“湖南精神”坚持以现代文明素质为特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在体现传承性的基础上突出了时代性和引领未来。较好地贯彻和体现了“三个倡导”的内涵与实质。
二是目的一致。“三个倡导”从根本上说,是倡导共同的先进思想道德和价值理念,属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一种软实力;而“湖南精神”所倡导的与其完全一致,都是为了能够形成更加内在、更加持久、更加全面的精神动力,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三是表述风格一致。“三个倡导”用了12个两字词,“湖南精神”用了4个两字词,二者表述形式接近,言简意赅,好记好传。只不过,“三个倡导”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根本要求,界定提炼方向。而“湖南精神”则是结合湖南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将这三个层面融为一体进行表述。
姚子珩:我接着回答第二个问题。有了“三个倡导”,之所以还要提炼出“湖南精神”,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需要:
一是按十八大要求,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十八大报告在提出“三个倡导”的基础上,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形成,还需要各地积极探索,必须在培育中践行,在践行中培育。“湖南精神”的提炼和践行,则能够为国家层面培育和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有益经验。
二是结合湖南实际贯彻“三个倡导”的需要。“三个倡导”是从党和国家全局提出来的,具有普遍的适应性,但必须与湖南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落地生根,转化为无穷无尽的力量。“湖南精神”就是“三个倡导”贴近湖南实际、体现湖南特色的生动表达方式。
三是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需要。“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自年初开展以来,历时近一年,声势大,影响广,民众关注度和参与积极性高。“湖南精神”的正式公布,也是为了及时回应民众的关切和期盼。
湖南教育电视台记者:弘扬并践行“湖南精神”,对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有什么积极意义?
张志初: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三个有利于”:
首先,弘扬并践行“湖南精神”,有利于从铸牢兴国之魂和强省之魂的高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我省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走在前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湖南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湖南的生动阐释,能够引导湖南人民筑牢强省之魂。这无疑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象化、本土化的生动实践,也是促进我省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力争走在前列的具体举措。
其次,弘扬并践行“湖南精神”,有利于从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高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激励三湘儿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忠诚”,就是要忠诚地拥护十八大,忠诚地拥护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担当”,就是要对民族、对人民、对党高度负责;“求是”,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图强”,就是要加快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再次,弘扬并践行“湖南精神”,有利于从立足省情、着眼全局的高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为培育和提炼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应有贡献。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家都知道,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深化、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显然,“湖南精神”的征集提炼以及下一阶段的宣传弘扬,能够为国家层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累有益经验,并力争作出应有的贡献。
湖南广播传媒中心记者:刚刚下发的省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新局面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弘扬“湖南精神”。请问省里对下一阶段宣传弘扬“湖南精神”有什么打算?
张志初:下一阶段,我们将按照省委要求,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把宣传弘扬“湖南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初步设想,主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托省市主要媒体对“湖南精神”进行宣传解读和正面引导;二是出版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三是利用电子显示屏、户外广告牌、宣传橱窗等形式开展适度的社会宣传;四是适时推介践行“湖南精神”的先进典型;五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湖南精神”逐步深入人心。
主题图片
主持人.jpg
发布人.jpg
“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结果发布现场
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张志初发布新闻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办公室专家提炼组组长朱有志回答记者提问
“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办公室征集整理组组长、湖南日报原副总编辑姚子珩回答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