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长沙市公共交通运行情况,让公共交通更好地服务民生,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联合长沙市交通运输局从2014年10月20日至12月30日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关于“公共交通服务民生”的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176份,现将具体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一、调查结果分析
参与调查的网民构成,男性占91%,女性9%;学历为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占65%、大专占18%、高中及以下占17%;收入5000以上的占21%、收入4000-5000的占16%、收入3000-4000的占32%、收入3000以下的占31%;学生占5%、公务员占4%、企事业员工占46%、科教文卫人员占12%、退休人员占6%、下岗人员占3%、自由职业者及其他占24%。
参与调查网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自行车或电动车占4%、步行占1%、公交车占91%、私家车占3%、出租车占1%、地铁占0%。
61%的网民表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最看重出行费用少,16%的网民最看重出行时间有保障,16%的网民最看重换乘方便,7%的网民最看重步行距离短,0%的网民最看重乘坐舒适。
受调查的网民中过去一个月内乘坐公交的次数,60次以上的占36%,31-60次的占21%,11-31次的占28%,1-10次的占13%,0次的占2%。
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目的调查中,有74%的网民乘坐公交上班,1%的乘坐公交上学,8%的乘坐公交购物,8%的乘坐公交探亲访友,其他占10%。
网民乘坐公交车出行时段分布调查中,上午7:00-8:30时间段出行的占67%,上午8:30-10:30时间段出行的占17%,其他时间段占16%。
选择公交车出行的网民中,有38%的人表示最不能忍受在公交站点等待的时间过长,22%的人最不能忍受换乘时等待的时间过长,18%的人最不能忍受从出发地到公交站点的时间过长,17%的人最不能忍受在公交车上耗费的时间过长,5%的人最不能忍受下车后到目的地的时间过长。造成以上情况时间延长的原因,有14%的网民认为是站点之间距离过长,12%的网民认为是公交车行驶速度太慢,12%的网民认为是达到目的地的距离太远,10%的网民认为是公交车的停靠延误时间太长,14%的网民认为公交车发车频率过低,13%的网民认为路上堵车,13%的网民认为公交线路绕行严重,12%的网民认为换乘次数过多。
乘坐公交车的过程中,有19%的网民表示公交到站不准时,难以规划行程;13%的网民表示不知道如何乘车,何处换乘;14%的网民表示出行线路单一,不知道其他途径;12%的网民表示会因外界或自身原因坐过站;16%的网民感觉交通太拥堵;13%的网民下车后找不到目的地。
乘坐公交出行时,在站台等候时间不超过5分钟的占5%,5-10分钟的占39%,10-20分钟的占46%,20-30分钟的占8%,30分钟以上的占2%。
7%的网民表示乘坐公交车非常舒适,12%的表示很好,66%的人表示一般,15%的表示很差。8%的人认为我市的公交线路规划设计很合理,43%的人认为还行,49%的人认为不合理。8%的人认为我市公交车很准时,55%的人认为还行,37%的人认为不准时。7%的人认为日常出行乘坐公交车很便利,70%的人认为还行,23%的人认为不便利。
二、加大公交服务民生力度的建议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群众对我市公共交通服务工作褒贬不一,同时对我市改善公交服务有很大的期望。进一步提升我市公共交通服务工作的建议有:
1.根据我市客流调查,科学合理规划公交线网,重点放在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问题上,进一步提升公交的便利度。
2.合理科学配置运力,根据线路客流需求,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增加运力,加大发车频率,缩短乘客候车时间。
3.规划建设更多的公交专用道及公交优先信号灯,让乘坐公交车的大多数人享受路权优先,让公交快起来。
4.科学合理设置公交站点,既要方便周边民众乘车,也要方便群众换乘。
5.推进公交智能化发展,使乘客通过手机App、站牌LED显示屏等查询公交到站时刻,便于乘客规划行程。
6.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一是提升公交车辆设施设备水平,通过采购高等级新能源公交车,加强公交车内部卫生管理,提升乘客乘车舒适度;二是通过设置公共交通服务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司乘人员的培训及管理,提升公交行业服务水平。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