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是益阳市委、市政府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推进此项工作,倡导自行车绿色出行,缓解交通拥堵,同时顺应公车改革需求,市创交模工作协调组在全市中心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中组织开展“公共自行车出行”活动,并初步确定在市委市政府大楼作为试点。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时间及方法
2014年9月23日至25日,采用问卷调查、网上调查两种方法。调查时间为3天,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活动的对象为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全体公务员及工作人员。截止9月25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0份,参与率达到96%。同时,我们在网上同步开展了“益阳市公共自行车出行”活动调查问卷。
二、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1个问题,涵盖现有出行方式、是否支持自行车绿色出行、自行车出行面临的困难、如何管理公共自行车等热点问题。主要调查了解参与者现有出行方式及对自行车出行意愿进行调查,以便为公共自行车活动的出台以及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提供决策依据。
三、数据分析
上下班主要交通方式。从调查情况看,在参与调查的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公务员及工作人员中,平时上下班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是小汽车,其次是公交车,而选择自行车为上下班交通工具的比例最低,仅8%。
影响自行车出行的主要问题。从数据来看,影响自行车出行的主要因素有五个:路权没有保障,自行车道被机动车挤占;存车点太少,自行车停放不方便;机动车尾车、噪音干扰;上班距离远,骑自行车时间长;自行车保管不安全,容易丢。在调查问卷中,也有不少人骑自行车纯粹是锻炼身体。
影响自行车出行的主要问题解决后,考虑骑车出行方面。这次自行车出行问卷调查,引发了绝大多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共鸣。结合各自不同的感受,他们认为,在目前交通道路状况条件下,不安全、不方便才是他们放弃自行车选择其它出行方式的主要原因。不少人认为,过去小汽车少,公交车不多,骑自行车出去确实很方便,但现在不要说骑,就是推车上路感觉都不好。市政府倡导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首先应该创造绿色出行的条件。如果自行车道能和盲道一样,让大家走上去感觉真的方便了,才会有人愿意骑。因此,市政府在倡导“绿色出行”,推出公共自行车运营前,首先应该解决影响自行车出行的安全、车道等问题。要让自行车有路可走,市民才会骑车出行。
使用公共自行车上下班距离方面。人们对5公里以内骑公共自行车上下班比较感兴趣,距离太远觉得辛苦,骑车意愿大幅降低。
骑公共自行车上下班的好处。在距离合适的情况下,近90%的人们愿意骑公共自行车上下班,而骑车的优势是明显的。
建立“用车信用”方式,统一运营管理。95%以上的人们普遍认为必须建立有效可行的“用车信用”管理办法,必须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在单位办理公用自行车用车卡,或者交一定数额的押金在单位办理用车卡,规范用车管理制度。政府应请专人进行车辆使用情况的登记和管理、维护;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进行统一管理。95%的人员认为车辆应集中采购,统一式样和颜色。政府部门应带头骑自行车上班,在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设置停车点、在公务员小区南门和北门设置停车点,方便人们用车。
确保出行安全,将自行车纳入城市交通体系。根据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验收标准,2015年我市自行车出行比例要达到25%。而要完成该项指标,首先要确保自行车出行的安全。在问卷中,“严厉处罚交通违法行为,确保自行车出行安全”的选择比例高达86%;其次是“将自行车出行纳入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在小区、商业区和公共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方便安全的存车处,方便自行车出行”的占81%;要求“政府大力发展自行车租赁系统,方便市民多点存取,补充公共交通未能到达的地区”的占71%。
公共自行车租赁租金对公共自行车收取租金不赞成的高达87%,而人们普遍认为工作日使用公共自行车应该不收租金的高达97%。只有9%的人选择在工作日之外使用应该收取适当租金,收费标准:5元/天。
四、调查结论
1、目前被调查对象中驾驶私家车上下班出行的比例较大,居住在办公大楼附近的公务员步行上班的较多,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很少。
2、根据调查,绝大多数公务员对“公共自行车出行”持欢迎态度,并且希望尽早实施。
3、影响自行车出行的五大主要原因:在于自行车道被机动车挤占;存车点太少,自行车停放不方便;机动车尾气、噪音干扰;上班距离远,骑自行车时间长;自行车保管不安全,容易丢。
4、关于如何租用公共自行车,大家普遍认为用身份证或者工作证办理租车,交押金办理租车卡也能接受。
5、公共自行车作为替代公务车或者私家车上下班的绿色出行方式,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倾向由政府免费提供,免费使用,同时希望领导干部带头示范。
6、关于公共自行车的管理和维护,大家建议集中设点,采用人工值守的方式,节约成本,减少财政负担。
益阳市人民政府
2015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