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统一热线数据采集和分类,有效整合、共享政务数据,充分发挥数据资源的价值。湘西州行政审批服务局持续推进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诉求分类规范编制工作,初步实现诉求精细分类,并赋相应“身份编码”,标志着湘西自治州推进12345热线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方面取得新的重要突破。
(一)将诉求统一分类和编码
自2018年湘西州12345热线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共接处企业和群众诉求40万余件,推动解决了一大批公众“急难愁盼”问题。与此同时,也因诉求分类偏粗偏少、承办单位不明确不准确、部门办理规范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了热线服务质量。
鉴于此,湘西自治州自去年7月启动12345热线扩容提质建设之初,就将热线标准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提出了“八统一”的建设思路,多方调研,展开了标准化建设相关文件的起草工作,编制了《湘西自治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事项分类清单》(以下简称《清单》),自今年5月全州12345热线新系统上线以来,诉求分类按照《清单》,将所有受理诉求分为科教文体、城乡规划、交通运输、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21大类,并细分为劳动维权、汽车维修等613小类,为州委、州人大、州政府有关工作部门提供了社情民意,为施政决策提供了量化数据支撑。同时,湘西自治州以《关于推行“放管服”改革“揭榜竞优”的通知》文件为契机,进一步探索诉求精细化分类工作,对全州12345热线受理的历史诉求内容进行梳理盘点,总结相关诉求归口工作成果,科学合理确定诉求类别,对类别名称、事项说明、诉求人主体、办理部门等要素一一过堂、“填平补齐”,起草了《湘西自治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诉求分类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旨在实现更精准的数据分析和更高效的数据共享,该《规范》采用混合分类法,根据事项内容、事项主体和热线承办单位职能,将诉求分为一至五级类别,共有2600余项诉求小类,涵盖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
(二)将诉求办理责任全覆盖压实
通过制定《规范》,热线平台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各种诉求,可以迅速按标准统一分类,并赋其准确唯一的代码,实现划定诉求所属分类快速、派发承办单位高效。
湘西自治州12345热线新系统未上线前,热线对受理诉求缺乏精细分类、办理责任部门不够明确,造成诉求分派不精准,致使一些诉求工单在部门间转来转去、不能得到及时办理,影响服务质量。实施分类与代码标准后,不仅将群众诉求精准细分,还逐一明确办理责任部门,经承办单位确认并认领相关诉求办理任务,实现了诉求办理责任全覆盖、全落实。
今后公众拨打12345热线,热线平台将根据诉求“身份编码”精确找到对应承办单位并快速派发,大大缩短诉求工单的流转时间,有效避免工单错派误派等情况,实现诉求“分得更准”“办得更实”。
(三)用好诉求“晴雨表”监测营商环境
《规范》还有一个重要功能——通过对企业诉求快速识别、分类标记、标签化管理,建立营商环境日常监测评价新机制,成为可感可知的“晴雨表”。
对接到的企业生产经营方面诉求,12345快速甄别,能够在线解答的,由政企通专席现场解答;对在线解答不了的,依据分类标准,精确分派给承办单位限时办理。
同时,《规范》将企业诉求中属于营商环境评价内容的类目,与我省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映射匹配,一一对应开办企业等指标内容,及时汇聚市场主体对湘西自治州优化营商环境的诉求及评价,测试营商环境“酸碱度”,开展诉求分析和效果评估,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新的参考视角和解决路径。
(四)夯实热线数字化发展基础
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政务热线数字化转型是必然选择。
下步,湘西自治州将坚持探索推进12345热线“数字赋能”和“标准引领”工程,加强“数字热线”基础建设和场景应用。此次制定的《规范》,将海量的企业和群众诉求进行统一归类和逐项编码,一举实现诉求清单化和数字化管理,将极大推动热线服务流程重塑,提升热线服务水平和承载力。
湘西自治州将以此次诉求分类工作为新起点,扎实推进热线知识库的数字化建设,以《湘西自治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办法》(州政办发〔2023〕26号)文件为基础,持续优化12345热线受理、办理、统计分析、数据应用等环节流程,推动全州12345热线“1+9+N”运行体系走深走实,进一步发挥热线“民生直通车、发展助推器、行风监测仪、决策信息源”四大功能,全面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 的政务服务“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