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共资源配置 > 征地拆迁 > 最新动态

易炼红胡衡华出席长沙市棚户区改造和征地拆迁工作会议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2014年06月14日 【字体:

  6月13日召开的长沙市棚户区改造和征地拆迁工作会议宣布,长沙计划用4年左右时间,改造棚户区95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城区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出席并讲话。

  市领导袁观清、范小新、陈泽珲、陈献春、刘新程、姚英杰、曹立军,市政府秘书长凌勤杰出席。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民生和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自2009年启动大规模棚户区改造以来,5万多户居民告别低矮破旧的棚屋和危旧房,乔迁新居。目前,城区还有棚户区(含城中村)改造项目143个,预计改造8.67万户,改造面积950万平方米,下阶段将争取用4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上述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

  “‘居者有其屋’是很多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一辈子的梦想,安居乐业首先必须要安居。”会上,易炼红历数在工作调研中看到的一些现实情况—— 一些中心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一边是林立的高楼,一边是破旧的平房;一边是宽阔的马路,一边是狭窄的街巷;一边是花团锦簇的美景,一边是脏乱差的乱象。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内心总感觉很焦急,希望能尽快让生活在棚户区中的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认识到,加快棚户区改造事关改善民生福祉,事关城乡品质提升,事关长沙经济稳中求进,从而抓紧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强力实施新一轮棚户区改造,还人民群众一个更加“舒适靓丽、宜居宜业、人见人爱”的长沙城。

  针对“大拆大建”、“城市病”、“空城睡城”等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易炼红逐一进行了回应。他说,长沙新一轮棚户区改造不是简单的“大拆大建”,而是全新的立体化改造,空间布局再优化、人流车流再疏散、公共配套再完善、建筑品位再提升,社区居民能方便地就近上学、就医、购物、就业,通过棚改对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看病读书难等“城市病”进行系统治理。同时,决不容许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大拆大建,在保护好老城区历史文化古迹、古街的同时,高起点科学规划新城区建设,以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为重点,以产城融合为引领,完善提升新区公共服务、公共设施、人居环境,做到“目中有人”,避免出现空心化的“空城睡城”现象。

  易炼红强调,要把创新融入棚户区改造的全过程。将以人为本、品质至上、文化筑魂和长远发展的新理念贯穿到改造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规划、征收、改造等环节积极探索新模式,因地制宜地推进各项工作;要创新运作机制、融资机制、管理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改造,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公平公正公开地分好房子。

  易炼红要求,着力强化新一轮棚户区改造的保障措施,齐心协力打好项目攻坚战。要强化领导责任,实行市领导项目联点制度,各区县(市)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研究部署、解决具体问题;要依法依规依政策加快推进征拆工作,不折不扣地兑现政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要严格督查考核,形成激励机制,建好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向全市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胡衡华表示,推进棚户区改造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加快品质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升认识,切实增强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征地拆迁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工作自觉性。要抢抓推进棚户区改造的战略机遇,抓紧谋划,大力推进。要明确目标要求,加强科学规划,创新运行模式。要把握推进棚户区改造的重点环节,强化资金保障,抓好拆迁安置,加强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