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涟源:以快制快,构建常态化“精准防控”体系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2-08-31 09:18 【字体:

以快制快,构建常态化“精准防控”体系

——涟源市教科书式返乡防疫操作的背后

  8月29日,涟源市在集中隔离场所在管的外省返涟人员中发现3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因提前介入、全程管控、落地闭环隔离等一系列操作,有效杜绝了疫情输入传播。

  据了解,家住涟源的周先生一直在西藏做生意,开学在即,他决定驾车送孩子返乡入学。做好核酸检测,通过“入湘报备”,并向家乡社区电话报备后,8月25日凌晨4时,周先生一家踏上了返乡之路。

  “全程佩戴N95口罩、避免与人接触、定时报备途经地点和身体状况……”出发前,周先生就接到了涟源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人员的电话。整整4天行程,工作人员全程线上指导。8月28日,车辆驶出娄怀高速石马山收费站,等候多时的疫情防控人员通过闭环隔离转运,将他们送往集中隔离点接受医学隔离观察。当天,周先生一家核酸检测均呈阳性,随后被确定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8月30日,正接受隔离治疗的周先生心有余悸:“幸亏防疫工作人员全程指导和管控,否则将给家乡带来巨大风险隐患。”

  事发突然,但于涟源市疫情防控工作而言,却已成竹在胸、从容应对。今年来,涟源市先后发现3起外省返乡感染病例,均因前期介入、全程管控和落地隔离,有效避免了疫情输入传播。

  湖南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罗辉对涟源教科书式操作予以充分肯定:“这起突发输入案例的解决,与涟源高效运作的指挥体系、快速反应机制,干群协作密不可分,更是涟源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的集中体现。”

  保持“临战状态”,随时打好“有准备之仗”

  针尖大的窟窿,就能漏过斗大的风。

  “以工作之实,应突发之变。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构建精准防控体系,时刻绷紧神经,保持临战状态,随时打好‘有准备之仗’。”涟源市委书记刘杰介绍。

  3月29日,涟源在上海返涟隔离管控人员中发现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月3日,又在G2190次列车在涟隔离人员中发现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面对突发疫情,涟源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扩大流调溯源范围。第一时间开展隔离点的封闭管理、流调溯源、排查管控、核酸检测等工作,两起突发疫情均得到有效处置,杜绝了疫情外扩。

  在抗疫中学会抗疫,在抗疫中增强本领。涟源市疫情防控工作成效,得益于不断完善的“精准防控”体系。

  构建高效疫情防控指挥系统,由市委书记刘杰负总责,市长邓伟谋任指挥长,全体市领导分工负责,并抽调具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成立相关工作专班,确保应急指挥体系反应果断迅速、运转高效有序、执行坚决有力。

  坚持平战结合,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平时,通过“一周一调度”会商机制,及时分析形势、精准下达指令、形成责任清单,督促责任单位落实,不断发现问题,及时堵住漏洞。战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日研判、日调度会商机制,专业人员立即调回指挥部恢复应急专班,从市级领导到基层村党员干部全员行动、各司其职,赢得时间、掌握主动。

  建立疫情防控“三员”工作机制。选派122名副科以上干部到规模企业担任“特派员”,指导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选派545名专业医生到全市508家学校和幼儿园担任“指导员”,围绕“防疫培训、人员管理、场所消毒、环境保洁、应急处置”等方面开展立体指导;选派2140名党员干部分赴1980个网格担任“宣传员”,指导村(社区)开展人员摸排管控、落实防控措施,进村入户开展防疫宣传,构筑群防群治防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涟源把防疫物资储备、隔离点建设纳入常态化工作。先后三次紧急调拨5000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全市共备有45个隔离点、5250张隔离床位。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坚持启动人民医院项目建设,增加1000余床位,提升医学抗疫能力。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

  坚持“以快制快”,及时斩断“风险输入链条”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从“精准防控”出发,涟源把各项防控措施做得更严更实、更准更快。

  “外防输入”是抓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涟源按照“早、快、准”思路,建立疫情防控快速反应机制,抢抓关键时间窗口期,迅速阻断疫情传播链条。近年,全市未发生一起本土感染新冠肺炎病例。

  “8月份以来,共有17608名娄底以外旅居史人员进入涟源,其中有16287人被前期介入,有效降低了风险。”涟源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干部吴昊介绍,周先生一家三口的管控案例,是对涟源“以快制快”工作体系的又一次检阅。其中,前期精准摸排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确保了及时斩断“风险输入链条”。

  早发现、早宣传、早报备。按照风险人员推送信息“即查、即排、即管、即采样,工作不过夜”原则,对上级推送的信息,由网格组第一时间分配下发至各乡镇,乡镇街道迅速开展排查管控,同时突出网格自主排查,做到密接、次密接、红黄码等风险人员第一时间管控到位,不漏一人。通过“线上工作群交流+线下互动宣传”的方式,以村村响为载体,主要采取流动宣传车进村入组轮番宣传,集体发力,同频共振,构建多形式、全覆盖的社会宣传大格局。严格执行“入涟先报”措施,所有外地来(返)涟人员必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并通过湖南省健康码“返乡报备”系统报备,同时报告所在社区(村)、工作单位。

  以快制快,精准处置。涟源坚持定位准、跟踪准和措施准,提前进行风险等级预判,将中高风险地区来涟人员放在第一风险梯队,突出重点拉网摸排滞留风险地区人员,一对一电话全程跟踪。筑牢来涟前“双报备”、交通卡口查验、落地健康服务、双向排查、群众监督举报、场所码发现、红黄码监测7重防线。强化科技支撑,自主开发疫情防控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对全市130多万户籍人口健康码状况全天候监控,一旦发现红黄码人员第一时间预警管控。

  同时,在加强协调联动、协同配合上下足绣花功夫,强化区域协同、部门协同、条块协同,让每个环节跑得更快。真正做到“入涟即管控,在涟无密接”。遇到紧急情况,领导干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调度,精准安排、快速处置,处理问题举一反三,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始终“守望一心”,汇聚全民战疫磅礴力量

  3月30日晚,娄底市决定将G2190次列车的283人转运至涟源实施隔离医学观察。就在前一天,涟源检测出一例在隔外地返涟确诊病例,全市大部分医务人员和干部还没从日夜奋战的防控中缓过劲来。面对双重防控压力,涟源仍义无反顾接下了任务。

  主要领导带头坚守一线,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基层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广大群众紧密配合,汇聚全民战疫磅礴力量,这是涟源应对疫情的“底气”所在。

  靠前指挥才能克疫制胜,身先士卒才能前赴后继。涟源实行市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包网格、网格员包户的方式,强调身先士卒。

  持续开展“包保到户”行动和“敲门行动”,全市范围进行无死角拉网式排查,区域覆盖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所有楼房住户、厂区、门店、流动商贩等,用“党旗红”守护“健康绿”。派驻党员干部,深入各企业、学校、村(社区)一线宣传、指导、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宣传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疫情防控法律法规政策、最新疫情动态等,做好群众心理疏导,组织群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涟源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进一步细化防控单元,创建无疫社区,将防控措施落实到社区、到户、到人,发动人民群众一起参与进来。全市网格员以社区网格为单元,扎实开展疫情宣传、摸排登记、宣讲检查、发动群众等工作,对疫情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不留死角。

  面对疫情大考,涟源能在短时间内紧急动员5万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全市504个村(社区),按照无疫社区(村)实施方案要求,进入基层开展精细化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疫情零输入、居民零感染、工作零失误、舆情零负面”。在10个高速卡口和4个主要国省干道路口设立健康检测服务点,对返涟人员坚决落实“入涟即报、入涟即查、入涟即检、入涟即管”。

  平凡之中见精神。

  在涟源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件件平凡的事,一位位普通的工作人员,一个个微不足道的举动都令人动容。

  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队员实行三班倒,24小时站岗,饱受风寒和暴晒之苦,却没有半句怨言;在集中隔离点,“大白”们通宵执勤,与家人“同城不遇”却无半句牢骚;负责电话摸排的成员,随时响应,熬红了眼睛,喊哑了嗓子;基层网格员紧扣源头,挨家挨户排查,一户一户宣讲,保证防控万无一失。

  (文/周俊 龚雅丽 刘再丽 廖鹤松)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朱格林
相关阅读

【娄底市】涟源:以快制快,构建常态化“精准防控”体系

2841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