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的启蒙教育,曰“发蒙”,或曰“开蒙”,皆为“启发蒙昧,开拓眼界”之意。孔子之后,渐渐形成“蒙学”,亦称“蒙馆”。
古有私塾,今有幼儿园。其实,家庭也是最佳的启蒙之所。特殊时段,家庭的启蒙教育会发生位移,方式方法与内容也会变化,比如眼下的抗疫。
全民抗疫,不少父母“为国家,为大家,舍小家”,奔赴抗疫一线,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一些父亲或母亲将幼儿放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里带养。挥泪辞亲人,慨然上战场,感人的场面比比皆是。处于启蒙阶段的幼儿,启蒙教育中断了吗?前方后方,亲情不断,启蒙教育亦未断。
开始懂事的幼儿,希望父母亲像奥特曼一样去打怪兽,得胜而归。劳累之中的父母,用视频、语音等方式与幼儿交流,传递深深的思念与期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在家里,给孙儿讲“战斗故事”,讲“好人好事”。潜移默化。这一切,不正好是特殊的启蒙教育吗?父母亲在前方示范,也许给幼儿留下这样的印象:父母亲“在外面做事,在帮助别人”“勇敢”“能干”“受欢迎”,长大了也要像父母亲那样做“一个有用的人”。
抗疫一线,言传身教。隔空启蒙,事半功倍。幼儿不谙世事,父母亲多多少少教会了一些;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幼儿也多多少少懂了一些。看课本,看动画片,是有益的启蒙。来自父母的亲力亲为、亲身感受,启蒙的效果会更好。
因患难,更懂得安乐。因分离,更珍惜聚合。当疫情防控取得全面胜利,抗疫一线的父母回到家中,回到心爱的宝宝身边,定会发现此种启蒙教育是多么稀缺,弥足珍贵。
(文/陈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