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袭 居家隔离到底要不要用药?(上)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0-01-29 13:36 【字体:

  2020年的春节尤为特殊,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牵动国人的心。近来,不少媒体和专家呼吁,从武汉回来的人员或者有密切接触史的人最好居家隔离14天观察情况,症状轻微的患者也建议居家隔离,尽量避免到人多流动性大的发热门诊就医。不过,也有很多人表示质疑,居家隔离治疗安全吗?如何判断自己是居家隔离还是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居家隔离到底要不要用药?网络上流传的一些自备药物是否对于缓解病情有利?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们对居家隔离用药问题的解答:

  居家隔离治疗安全吗?

  长沙市第一医院主管药师黄娟娟、主任药师何鸽飞:世界卫生组织1月20日发布的指南指出,因住院条件不允许或不安全、医疗资源不足时,对于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轻症患者应考虑包括家中隔离等替代性隔离方法的使用。轻症患者居家隔离,能有效缓解医院诊治压力和现阶段隔离床位的不足,同时居家隔离,无论是饮食还是住宿,都比医院要好,对于重塑机体的免疫系统非常有帮助。轻微症状疑似患者定义为发热在38℃以下,可自行退热,无呼吸困难,没有心、脑、肾、肺等重要脏器疾病。需要强调的是,决定是否进行居家隔离,需要谨慎的临床判断,并且需要专业人员参与评估病人居家隔离的安全性。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到发热门诊就诊?

  湖南省肿瘤医院副主任药师龚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为普通型、重型、危重型三个等级,而且普通型的症状与其他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感染症状类似,多数人表现出乏力、头痛、咳嗽、腹泻甚至发热。此时,我们是否需要去发热门诊就诊呢?重型的感染症状会表现出呼吸频率加快(大于30次/分)甚至呼吸困难,腋温大于39℃、持续达72小时,咳嗽明显,影响睡眠,自己或家人都听到痰鸣音或喘息的声音等等。危重型则表现出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嘴唇发绀、四肢冰冷等症状。

  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首先,要自我排除发病前14天内是否去过或者接触过来自湖北省或接触过其他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自身基础疾病情况,如呼吸道哮喘、冠心病、糖尿病等情况;第二步,记录自测体温和呼吸频率、咳嗽咳痰(痰色、痰量、痰鸣音、喘息音)情况;第三步,告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身情况,由专业人士评估,决定是否需要发热门诊就诊。如有条件,做好自我防护后到定点医疗机构抽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胸部CT、呼吸道病毒检测、咽拭纸等检查。

  有疫情接触史,且发热、胸部CT符合新冠肺炎、白细胞或淋巴细胞减少三项中符合2条可圈定为“可疑病例”,在此基础上,呼吸道或血液标本的RT-PCR或测序检查阳性者,可诊断为“确诊病例”。

  现在,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控制,大家无需恐慌,及时向单位或者社区报告自己的病情,会得到专业人士的关注和及时的诊治。不能单纯以自己的体温来判断病情的轻重,从现有的病例来看,有很多重型、危重型病例可以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的发热。

  满足以下任意一点即为存在重症风险,请不要自行居家隔离,建议尽快就医。

  (1)高龄:65岁以上的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者均建议及时就医。

  (2)有慢性基础疾病:糖尿病、肺基础疾病、心脏病、哮喘、肾衰竭透析、器官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需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肿瘤术后、严重的高血压等。

  (3)呼吸困难或严重胸闷,呼吸频率≥30次/分钟。

  (4)低血压:血压较平时明显降低。

  (5)神志改变:较平常嗜睡、糊涂。

  (文/陈艳阳 袁小玉 刘孝谊 彭璐 黄配)

信息来源: 大众卫生报      责任编辑: 郭玟
相关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袭 居家隔离到底要不要用药?(上)

1116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