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动态 | 工作报告 | 回音廊 | 我从基层来 | 媒体关注 | 评论解读 | 镜采两会

首页>回音廊> 详情

【6001号建议】关于举全省之力支持举办中国(长沙)国际轨道交通博览会暨高铁经济论坛的建议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技术研发、设备制造、产品及服务采购中心,并成为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轨道交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张王牌。国家层面对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也为我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抓住机遇发展轨道交通行业,将为我省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新的机会。

  2016年,由长沙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铁道学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湖南省贸促会共同筹划创办的“中国(长沙)国际轨道交通博览会暨高铁经济论坛”(以下简称“轨道展”)应运而生,且永久落户长沙。大会首届举办就取得了“惊艳”式成功,在业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将世界轨道交通行业的目光聚焦湖南。来自国家相关部委、“两院”院士、行业权威和“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商务代表以及行业内人士共万余人参加了大会,被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评为“2016年度中国十佳品牌会展”之一。

  我省举办轨道展,契合了“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工业4.0以及创新驱动、“走出去”、“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为我省在国家层面争取到更多的资源打下良好基础。不仅助力我省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有力推动我省交通装备制造业走向国际化,也奠定了我省以长株潭为核心的中国轨道交通的生产基地和展示中心的地位,更对于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实现新型工业化,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同时,轨道展的创办,使湖南拥有了为数不多的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球以产业为支撑的国际性、战略性品牌展会,将大力促进我省会展业的发展,推动实现“打造中部会展高地”目标,对于发展湖南会展经济和提升省会长沙城市国际化、美誉度、知名度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7(第二届)轨道展即将开始筹备,但受到主办规格不高、各方面协调难度大、培育资金短缺、各省(市)竞相争抢同类题材展会以及国际竞争压力大等因素的制约,要真正打造成一个综合性、国际性、覆盖全产业链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全球知名品牌轨道交通盛会,尚有一定距离和困难。

  为此,为进一步发挥轨道展的会展引领作用,克服展会培育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更高水平的办好轨道展,使之成为我省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和“走出去”的助推剂,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新引擎”,湖南连通世界的“新名片”,特建议如下:

  一、建议我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由省主要领导牵头,省政府统筹协调发改、经信、交通、商务、财政、贸促等相关省直部门和长沙、株洲等相关地市州政府,以及省内各大工业园区、各相关企业及有关院所和行业组织,整合资源、形成共识,举全省之力培育和打造好我省这一来之不易的国际性、战略性会展品牌。

  二、建议对轨道展的组织架构级别进行升级,由省政府向国家申请,联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铁路总公司、中国贸促进会共同主办,省贸促会、长沙市和株洲人民政府等原主办单位作为承办单位,原承办轨道展的会展公司作为执行单位,争取聚合更多来自国家层面的支持和资源,将轨道展培育成中国最大最全的全产业链的轨道交通产业展示平台、中国前沿的轨道交通技术交流平台、我国轨道交通产业与世界对接的交流合作平台,进而成为全球性轨道交通产业合作对接平台,打造成国内乃至亚洲无法超越的国际级轨道交通品牌会展。

  三、建议省政府或省直有关部门设立轨道展培育(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在轨道展前五年培育期,采取政府扶持与市场化运作想结合的思路,在资金上给予充分保障和支持,抓住机遇,培育发展展会品牌,全力打造世界级展会。

  四、建议省里考虑到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盛会未来将受展馆局限的现状,利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临近铁路线的优势条件,积极协调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铁路总公司等有关部委,报告申请引建一条铁路支线进入展馆,不仅使轨道交通实物列车能进入展馆进行全面展示,也完善了举办世界级展会的展会物流运载功能。这样就形成能和德国柏林轨道交通展(全球最大轨道交通展)比肩媲美的强大优势,实现全球轨道交通盛会“西方看柏林,东方看长沙”的目标。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对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第6001号建议的答复

吴建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举全省之力支持举办中国(长沙)国际轨道交通博览会暨高铁经济论坛的建议》收悉。现将我委会同长沙市政府、省财政厅、省交通厅、省经信委、省商务厅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1、2016年,首届中国(长沙)国际轨道交通博览会暨高铁经济论坛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中国中车等17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同期举办的高铁经济论坛是我国乃至全球首次以“高铁经济”为主题的大型高端论坛,旨在全面深入总结和探讨高铁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推动国际合作,精准对接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40多家媒体进行了全方位深度报道,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长沙)国际轨道交通博览会暨高铁经济论坛的举办不仅助推我省交通装备制造业走向国际化,助力我省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于促进我省会展经济的发展及提升长沙城市国际化、美誉度、知名度产生积极影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中国(长沙)国际轨道交通博览会暨高铁经济论坛的举办。

  2、省财政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支持我省轨道交通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一是从2015—2019年每年安排不少于20亿元的铁路专项建设资金,用于我省铁路建设相关支出;二是为促进我省磁浮轨道交通研发应用,从2016—2018年每年安排8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保障省磁浮技术研究中心的运转;三是积极支持长株潭城际铁路建设,2010—2015年共安排项目资本金17亿元;四是2015年省财政报请省政府同意,组建了湖南铁路建设基金,基金规模100亿元,可带动300亿元以上的社会资本参与我省铁路建设发展,基金组建初期依托铁路征拆项目立项运作,省财政将积极探索优化扩充铁路基金的运作模式,使其为我省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了以下具体政策支持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一是省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支持设立50亿元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子基金,按市场化运作,引导各类社会资金、金融资本支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二是重点支持株洲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2016-2020年,省政府共安排省级转贷地方政府债券资金20亿元。三是支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重点项目建设,2016-2018年,每年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1亿元。2016年,省经信委从制造强省专项资金中安排300万元支持中国(长沙)国际轨道交通博览会暨高铁经济论坛的举办。今后,省经信委将根据展会实际情况在上述资金中统筹安排,支持做强做大展会,扩大影响力。

  4、目前,2017中国(长沙)国际轨道交通博览会暨高铁经济论坛的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为实现将大会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全球性知名轨道交通行业盛会,长沙市将积极推动争取组织机构升格。届时,长沙市将充分发挥长沙的会展及配套接待设施、办会办展的优势条件,积极协调协助配合做好新一届的会展工作,同时与株洲、湘潭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优势紧密结合,充分动员轨道交通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会参展。

  感谢您对湖南重点建设项目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