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实现国务院关于“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和“90%患者在县域内治疗”的医改工作目标,进一步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保障医保和新农合资金良性运转,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
关于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714号建议的答复
邓汉洋代表:
感谢您对卫生计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分级诊疗的建议》(第1714号)收悉。该建议由我委主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会办。该建议通过深入调研,对当前推进分级诊疗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这对加快建立健全符合我省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具有较强借鉴意义。4月下旬,我们就建议办理情况与您进行了电话沟通,现综合有关部门会办意见,就办理事项答复如下:
一、我省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主要做法
分级诊疗制度是当前深化医改要重点建设的五项基本医疗制度之首,是整个医疗服务体系、服务模式和就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系统性的制度。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能够有效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战时状态”,起到“一子落下,满盘皆活”的关键作用。2016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南省县域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应用及常见病种诊疗参照标准》等省级配套文件陆续出台。目前,全省14个市州均制定分级诊疗指导性文件并启动试点工作,重点落实了以下几项任务:
(一)提升县级医院能力,夯实分级诊疗中枢。重点为县级医院发展搭建了三个平台。一是搭建对口帮扶平台,结合健康扶贫要求,创新推行城市三级医院“科对科”精准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40家贫困县县级医院确定200个重点建设临床专科,与帮扶医院一对一签订《科室帮扶协议》,借助远程平台与派驻专家,对症下药、精准提升。二是搭建同质培训平台,以同质化培训为支撑,明确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5家医院为全省首批“同质化培训与适宜技术应用指导基地”,重点推进县医院规范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癌痛规范治疗示范病房、高危孕产妇监护病房(区)、标准化腹透工作室等建设。三是搭建远程医疗平台,以城市三级医院和县(市)中心医院为龙头,以临床重点专科及学科骨干为支撑,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区域远程会诊中心、远程病理中心、远程影像中心、远程心电中心等建设。目前,湖南省远程医学中心已与全省9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对接,年会诊(诊断)人次14000余例。
(二)稳步推进医联体建设。鼓励医疗机构先行先试,组建多种形式医联体。一是推进城市医联体,以城市三级医院为龙头,联合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城市医联体。以长沙市为例,市财政安排专项补助经费,推动7家市属医院与2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议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二是探索城乡医共体,以对口支援为平台,以签约服务为手段,探索形成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分工协作、三级联动医疗共同体模式,以浏阳市人民医院为例,该院与辖区6家中心乡镇卫生院组建医疗共同体,通过基层全科医师培训、疑难病例远程会诊等形式,将同质化服务延伸至乡村。三是打造区域专科联盟,以三级医院重点专科为依托,构建覆盖全省二级以上医院专科、专病医联体。如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郴州及周边14个县市区建立康复医学专科联盟,逐步形成稳定双向转诊关系,联盟内基层医院住院康复患者增幅达40%。
(三)以病种为方向试点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一方面,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有关要求,敦促各地按相关疾病分级诊疗服务流程图、服务技术方案要求,出台具体措施,落实双向转诊。同时,在邵阳县等地启动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分级管理服务试点,从疾病管理入手,探索建立县医院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点,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三级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和管理服务网络,让患者在家门口得到及时、规范、专业的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另一方面,以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为重点,启动全省“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协作网”建设与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试点,分工协作、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转诊救治网络逐步建立。
二、关于具体建议事项
(一)关于发挥医保杠杆作用的事项。围绕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医保经办机构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加强医保基金收支预算管理,探索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型付费方式,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等相关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医疗保险协议管理范围;二是加大医保政策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报销比例,适度拉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省、市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差距,根据湘人社发〔2014〕8号文件精神,各市州医保经办机构普遍上调了三级医院的起付线标准,同时降低三级医院的报销比例;三是加强转诊转院和异地安置人员管理,通过经济杠杆将患者留在统筹区市级和基层医院治疗。
(二)关于合理划分就诊范围,严格遵守分级诊疗规章制度的事项。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6〕46号)已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进行了明确:城市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城市三级中医医院充分利用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下同)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服务和门诊服务。城市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提供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复杂疾病诊疗,以及超出功能定位和超过服务能力的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县级医院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复杂疾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超出服务能力的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以下统称慢性病医疗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时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超出功能定位和超过服务能力的疾病向上转诊服务。去年10月,我委印发《关于印发〈湖南省县域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应用及常见病种诊疗参照标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县级医院功能定位,强化医生首诊负责制,正确引导群众就地、就近合理选择医疗机构就诊。
三、下阶段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思路
虽然目前我省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打基础的工作,但离群众需求仍有较大差距,部门合力尚未形成,面上工作亟待统筹加速推进。下阶段,我们将重点落实以下任务:
(一)持续完善相关政策配套措施。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6〕46号),协调敦促有关部门按照 “关于制订分级诊疗配套文件任务分工以及进度安排表”的要求,加紧制订完善“关于调整医保报销政策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等配套文件。
(二)加快落实基层签约服务制度。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推进居民或家庭自愿与签约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探索个体诊所开展签约服务。根据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合理划分签约医生团队责任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规范签约服务收费,完善签约服务激励约束机制。
(三)强化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建设。结合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建设要求,加快实施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以及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确保转诊信息畅通。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鼓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远程培训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检查诊断远程一体化模式。
(四)持续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围绕推进从重治疗向重预防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相互竞争向相互合作转变“三个转变”,着力构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责任体。重点以专病为切入点,以大型综合医院优势专科为核心,构建省市县专病专治联盟,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构建县乡村分级诊疗模式。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卫生计生工作和深化医改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
2017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