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衡南“微行动”造福大民生
1.9万多贫困户受益,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增强
2018-12-18 07:38

  “今年,多亏县委领导帮忙,给我在衡南农商银行办理扶贫小额贷款,使我流转68亩稻田种植超级优质稻,还承包31亩水塘养殖鳜鱼。”近日,在衡南县三塘镇三福村,贫困户唐跃春正在鱼塘忙着捕捞鳜鱼,准备装车销往广州生鲜超市。小唐乐呵呵地说,仅种植超级优质稻,就盈利5万多元,这是衡南县今年开展脱贫攻坚“十大微行动”,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

  为让更多百姓通过“精准扶贫”致富,今年6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扶贫干部培训、启动村级集体经济“清零递增”、开通县党政主要领导脱贫攻坚热线电话等“十大微行动”,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千头万绪,关键在做实。该县建立一对一联系、点对点帮扶制度,每个贫困村明确一个县级领导带一个县直部门帮扶。县委书记杨洪峰联点帮扶三塘镇三福村。该村交通不便、水利落后。帮扶队先后拓宽村主道6公里,拉通断头路2.1公里,维修加固8口骨干山塘,基本解决该村农田浇灌和村民出行难题。

  为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该县出台奖励政策,引进湖南广林公司、森本生态等38家农业投资商。同时,探索土地经营、盘活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领办合作社等模式,增强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目前,全县已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155个。

  全县还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3+1”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等相关项目资金4亿元,在65个贫困村和其他非贫困村,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十大微行动”实施以来,该县有1.9万多贫困户受益。

  (文/李茁 陈鸿飞  李金山 阳新 刘向群 张奇平)

    责任编辑:宋太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