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9时30分,花垣县龙潭镇青龙村甘塘苗寨响起一阵礼炮声,围绕田坝的61面迎宾鼓被擂得震天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赶秋暨庆祝丰收活动拉开帷幕,吸引上万名苗族同胞和外来游客参加。
苗族赶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随着中国打捆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秋场就设在青龙村甘塘苗寨。四周是山,这里是一个小盆地。寨子田坎边、山坡上、屋檐下、楼房顶、树荫中、草丛里,到处是人,苗歌声、苗鼓声、唢呐声、欢笑声不绝于耳。
坪场上,青龙村文化队敲锣打鼓、舞龙舞狮,热闹非凡。踩着悠扬婉转的苗歌调子,阿哥阿嫂们展示犁田、插秧、收谷、绣苗绣、打花带、织布等,还有一户人家牵着一头“耕牛”上了台。
田坝里,打稻谷比赛开始。身强力壮的汉子们三人一组,迅速抱起刚割好的稻穗,甩开膀子在谷桶里拍打起来。田坎上,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挑稻谷比赛是体力大比拼,一声令下,汉子们挑起装满稻谷的箩筐,在田坎上争先恐后飞奔。
“好大的鱼哦!”捉鱼比赛现场,一位老大哥举起手中的鱼,裂开嘴笑起来。还没有捉到鱼的人蹲下身子忙着摸鱼,田水被搅沸了,四处飞溅。
秋场上,披银戴绣的姑娘和苗嫂们坐着秋千旋转起来。按照当地规矩,旋转几圈后,停在最高处的人就得唱一首苗歌。一曲曲悠扬婉转的苗歌,在苗寨里响起。
收稻谷、挑稻谷、捉稻田鱼、捉鸭子、上刀梯、掰玉米、打糍粑、南瓜王大比拼等田间赛事,精彩上演。挤在树荫下的人群中,一位年轻后生悄悄拉了下一位漂亮苗家妹子的衣角。一旁的阿公看见了,叫他胆子再放大一点。那后生讪讪地说:“阿公,你莫担心,我刚才加了她的微信……”
喜看稻菽千重浪,苗乡处处喜丰收。紫稻香了,鱼儿肥了,包谷黄了,辣椒红了,甘塘苗寨的乡亲们笑了。
(文/陈昊 吴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