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危房改造情况
2018年全市确定了重点民生实事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4400户,截至5月底,已经开工8511户,开工率59.1%;竣工1557户,竣工率10.8%。
1、加强组织保障
我局此次机构改革专设了农村危房改造办公室,专人专机构管理,统筹协调、强化督查。明确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责任主体,及时将改造任务计划层层分解到镇、村、户,县级住建部门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横向联系,随时掌握工作动态,有的放矢;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加大投入,加快推进,确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2、确保信息精准
立足精准扶贫,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人员危房改造工作。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四类人员存量危房数全部核实,全市共计16008户四类人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823户、低保户1991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5921户、贫困残疾人家庭1273户;按照房屋安全等级分类,C级危房5874户、D级危房6994户、无房3140户。信息档案精准化,为按期保质全面完成农村危改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3、突出行业特色
我们立足住建部门的专业特点,突出行业扶贫特色的开展送图下乡。各级住建部门加强安全监管,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强化质量监督。明确各乡镇的质量安全责任,在危房拆除和加固、新建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健全管理制度杜绝安全事故。同时我们严控建房标准:1人户35平方米,2人户45平方米,3人以上农户人均18平方米,对于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可适当增加谷物储藏、农具放置或禽畜养殖等生产辅助性用房,面积控制在20-30平方米。辅助用房不计入建房控制面积。只准建一层,入住两年内不扩面加层。有效地避免贫困户因建房加深贫困程度的情况。
4、强化监督检查
一是规范程序。一要求严把准入关。对危房改造对象的确定严格执行“户申请、村评议、镇核查、县审批”的审核程序。做到村、乡镇、县市区三级公示到位。二要求严把质量关。对危改房屋重建或修缮采取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开展质量监督检查,杜绝工程安全隐患。三要求严把标准关。引导农户按抗震要求设置构造柱和圈梁,提高农户抗震能力。四是严把资金关。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农村危改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及时足额落实到位。二是动态监管。农村危房改造已纳入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市政府绩效考核。市和各县市区建立了严格的危改工作督查制度,组织对乡镇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成、政策执行、资金管理、档案管理、质量安全等指标逐月进行跟踪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城镇棚户区改造完成情况
2018年国家下达岳阳市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31971户,全部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任务,其中货币安置28022户,货币化安置率达87.6%。截至5月底,全市已完成15196套,完成任务百分比47.53%。
1、2016、2017年棚改项目清理强势推进。
今年以来,中心城区棚改工作以清零为重点,紧扣岳办【2018】10号文件精神强势推进,截至日前16个棚改项目清零任务,完成征拆6776户,腾地3805.1亩,征收房屋面积128.73万平方米。其中,11个项目彻底清零,经开区负责的体育中心西侧和白石岭二期,南湖新区负责的圣安片区、龙山南北麓片区和枫树山片区,楼区负责的青年东路北侧、木鱼山北路地段、王家河流域周边梅溪地块、北港北路延伸线两侧、洛王片区和杨树塘等11个项目彻底清零;4个项目基本清零,北门四厂、北门渡口、3517地块和白水磨子山一期基本清零。另,德胜北路延伸线棚改项目没有按时间节点完成清零任务,当前正在抓紧清零。
2、定向限价商品房建设逐渐加快。
定向限价商品房是市委、市政府为推动中心城区棚改户区改造和重点工程建设的利民惠民措施。目前,“五个5”定向限价商品房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乐诚小区已经启动建设,展示中心已建成两层;长动延寿嘉园,正在编制建筑设计方案;天正金海岸定向限价商品房,已召开专题推进会,正在开展征拆红线划定工作;枫桥湖小区,区域内房屋已拆除,正在进行土地变性工作;沿湖小区,正在实施违法建设拆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