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扶贫办的正确指导下,市扶贫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桂东县脱贫迎检验收,宜章县、汝城县、安仁县3县脱贫摘帽,剩下的129个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90707人脱贫销号,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内”的工作目标,强化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和工作落实,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现将1-9月工作进展情况总体报告如下:
一、1-9月工作进展情况
1、统筹推进脱贫工作。一是按照《湖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2018年减贫指导性计划的通知》(湘扶领办发〔2018〕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和各县市区脱贫工作进展,调整优化了各县市区脱贫指导性计划。二是落实落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在坚持《市级领导常态化联点督导工作》(郴办字〔2017〕43号文件)的基础上,制定下发《郴州市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分工》(郴精扶领〔2018〕2号),全面形成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合力,确保全市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8月28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
2、着力当好参谋助手。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当好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参谋助手。一是明确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责任。今年以来,根据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格局的变化,我市对县级领导包村及时进行调整,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全部调整联系脱贫攻坚矛盾最多,脱贫困难最大的贫困村,其他县级领导依次调整,直面工作难点重点。市直行业部门根据整改任务,确定专门分管领导、专门科室和专门人员,抓实抓好问题整改。二是出台政策文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配合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纪委出台了《郴州市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加快资金支付工作细则》(郴精扶办[2018]3号),切实在流程上简化,推进项目建设、解决资金“趴账”、加快资金拨付。三是及时贯彻落实省市脱贫攻坚会议精神。筹备召开2018年全市精准脱贫领导小组会议和脱贫攻坚培训会等各种会议10余次。
3、服务做好领导督导。上半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易鹏飞、市长刘志仁、市委副书记陈雪楚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多次开展精准扶贫暗访工作,指导督促和帮助解决各县市区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3月和4月,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欧阳锋,副市长陈荣伟率领市扶贫办等12个市直部门的分管领导,采取实地看、交清单、提建议、座谈交流的形式,对汝城县等10个县市区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现场督导。5月下旬,又带领市发改委、市住建局等部门的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深入一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帮助指导桂东县进一步提升“三率一度”质量,积极做好迎国检工作。8月31日,市委书记易鹏飞以“四不两直”的方式调研指导安仁的脱贫攻坚工作。
4、坚持开展联点督导。上半年,全市37个常态化联点督导组坚持以明察与暗访结合,以不打招呼、不预设路线的工作方式,深入全市380个村进行实地督导,累计走访贫困户1268户。督导中,对突出的个性问题“点对点”跟踪督促,确保整改到位;对共性的问题,剖析原因,举一反三,反馈并督促县市区做好整改。通过督导检查,较好提升了全市脱贫攻坚突出问题整改质量。8月份,再次组织开展了全市常态化联点督导;
5、配合做好资金安排。上半年,督促县市区完成了2018年扶贫专项资金的拨付。其中,中央预拨批资金18394万元、中央第二批资金5852万元;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799万元;下拨市级财政扶贫资金1500万元,下达33支市直单位驻村工作队的市级财政扶贫资金1650万元计划,市扶贫办协调市财政局及时按计划下达资金到县市区,并在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录入市级资金下拨情况。
6、积极做好动态调整。按照《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湘扶办发〔2018〕11号)要求,上半年,我市做好了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全市9个县市区新增贫困人口6393人,其中整户新识别2382人,单个贫困人口补录4011人;清退贫困人口24747人,其中整户清退6232人,单个清退1568人,标识不享受政策16947人;返贫人口197人;贫困人口自然增加1817人,自然减少4615人。
7、精心服务迎检工作。6月20日至26日,国家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组对桂东县开展了检查评估工作,市扶贫办及时、积极地做好了迎检各项工作。一是制定迎检方案。市里成立郴州市脱贫攻坚迎国家脱贫摘帽专项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并分设由市委副书记陈雪楚任组长、副市长陈荣伟任副组长的综合协调组。二是配合做好服务。评估期间做到每日一听取,每日一调度,督促桂东县对疑似问题及时佐证答复,并全程参与,严格把关,确保佐证资料证据详实,确保评估工作顺利进行。本次桂东评估检查,国家评估组共抽查贫困村14个、非贫困村8个,入户1428户(贫困户726户,非贫困户702户),没有发生一例错退、漏评现象。8月,桂东县已通过国家贫困县摘帽验收。
8、统筹推进行业扶贫。安全饮水方面:开展农村水质安全鉴定,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行巩固提升,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开工411个,已完工183个,已有84254人受益。住房保障方面:易地扶贫搬迁对逾越搬迁对象“界线”、住房面积“标线”等政策执行有偏差的 1803名搬迁对象拟予以清退,对1093名符合搬迁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拟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范围,并已将拟调整任务数上报省联席办。危房改造全面排查农村存量危房,对农村疑似危房鉴定全覆盖,并出具等级鉴定书,107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鉴定为C级和D级危房,并全部动工改造,截止8月27日,8186户已完工。健康扶贫方面:已全面完成“一站式”结算的各项预定目标,工作进度排全省前列,全面落实了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目前贫困人口报帐75664人次,金额30410.92万元,综合保障比例88.74%;教育扶贫方面:把“郴州市教育扶贫惠民及减负政策明白卡”发放到每一位贫困学子或家长手中,积极做好教育资助工作,截止2018年7月底,全市共资助困难学生11030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生75470人),资助资金9291.1万元。选送400多名建挡立卡贫困学生赴上海学习,确保“学习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兜底保障方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治理活动,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提供兜底保障。并从2018年起,每个村委会设置1名兼职民生协理员,协助特困人员解决农村低保兜底对象的生活、医疗、住房等困难。
9、全面抓好扶贫信访。上半年,市扶贫办下发了《关于扶贫信访舆情处置专项要求》,要求各县成立信访受理组,开通书记、县长“信访热线”,畅通线上线下渠道,落实信访接待日、首问责任、限时办结、每日一报等规定工作,对扶贫涉访问题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包案制度,做到解决群众事、疏导群众情、捂热群众心,较好地扭转了扶贫信访舆情蔓延势头。上半年,市扶贫办接到信访213件,其中已核实回复191件,市扶贫办本级安排专人共实地核实处理重点信访问题40余起。较好地疏导了群众的情绪,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
10、强化作风专项治理。以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为契机,我市全面启动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制定下发了我市《郴州市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郴办发电[2018]22号),完善了制度建设和政策举措,健全了作风建设长效保障机制。配合市纪委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行动,从严查处吃拿卡要、截留私分、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政策落实不到位、资金使用不规范、精准扶贫不扎实、工作作风不实等突出问题,转变基层干部作风。
11、抓实问题整改落实。全市进一步落实行业督查、综合督查、领导督查“三位一体”长效督查机制,紧盯问题整改中不落实的事、不落实的人,一追到底,切实将整改落实到人头,将专项治理落实到实事,坚决纠正脱贫攻坚过程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着力解决脱贫攻坚中目标标准把握不准确、政策措施落实有偏差、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不规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基层干部攻坚能力不足等问题,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12、全面加强机关建设。2018年以来,市扶贫办召开主任办公会5次,全体干部职工会9次,组织办中心组学习2次。及时研究贯彻落实脱贫攻坚重要政策文件和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意见,调整完善办领导班子分工,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作人员分工,提升扶贫干部队伍自身业务能力,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干部培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脱贫攻坚政策业务、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和驻村工作队干部业务管理等知识进行培训。全市开展脱贫攻坚培训130期35017人次,其中,培训地方党政领导干部5393人次,培训扶贫系统干部2335人次,培训行业部门干部2202人次,培训帮扶干部15871人次,培训贫困村干部9216人次。
二、下段工作打算
下一步,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央、省对脱贫攻坚的新部署、新要求,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16号)文件作为推进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的行动指南,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工作落实,确保实现今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一)聚焦考核达标,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工作。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国家考评标准,以提高“三率一度”为导向,扎实开展好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扶贫手册信息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统一,把农村危房改造不达标作为脱贫退出的“硬伤”,加大排查整改力度,提高精准扶贫精度。进一步细化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务必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着力提高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和群众认可度精度,杜绝“虚假脱贫”和“数字脱贫”。
(二)坚持以问题导向,聚焦重点任务。突出脱贫攻坚工作重点,持续深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危房改造、就业培训、健康扶贫、旅游扶贫等工作,因村因户发现问题,补齐短板,对标对表,户户核查。尤其要把国家第三方评估在桂东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用来指导好宜章、汝城、安仁今年“脱贫摘帽”工作。
(三)聚焦责任落实,强化考核问效助推脱贫。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作为检验各级党员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明确责任主体,注重压力传导,强化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用好调度、督查、问责机制,压实责任,坚决如期打好打赢脱贫攻坚目标。以良好作风,推进脱贫攻坚良好效果。
(四)聚焦问题整改,注重实效助推脱贫攻坚。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问题整改落实,按照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本台账、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的要求,充分发挥问题整改专班的作用,坚持“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成效不达标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将各级反馈要整改的问题分解细化到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加快整改落实进度。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以问题整改推进脱贫攻坚,以精准施策强化考核达标,以干部作风推进专项整治,确保脱贫工作质量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