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务中心管理处
一、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1-7月,进驻市政务中心的57个部门和单位窗口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480864件,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17933.38万元,便民服务类收费732.86万元,征收税款19715万元,征缴社会保险289276.31万元,归集住房公积金41820.14万元。按时办结率为100%,群众满意度超过99%。
二、工作举措
(一)深化政务服务“一次办结”改革,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和政务服务水平
2017年8月我市启动“一次办结”改革以来,按照“怎么快就怎么改、怎样便民怎样改”的思路,全面梳理依申请开展的政务服务事项共计1763项。
一是推进审批环节、审批资料、审批时限、审批费用“四减少”改革。通过调整和取消需要企业和群众多次跑的环节,实现全市1651项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结”,“即办”事项1117项,“零上门”事项238项,取消证明和盖章类材料共609项,减少审批环节224个,时限压缩率达73%。
二是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不动产权属办理、住房公积金办理、投资项目审批综合窗口,于2018年初开始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方式,合并重复材料,依托网上政务大厅进行资料共享和传送,实行“一表申报、并联审批”。
2018年4月开始,聚焦企业反映较大的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存在的环节复杂、流程繁多、时限冗长、效率低下等问题,在现有集成服务基础上,对标先进试点地区,出台《郴州市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实施办法(试行)》,推动审批流程进一步简化。在“一次办结”改革投资项目审批分为立项审批、设计方案审查、初步设计、施工图联审和施工许可证办理、竣工验收等五个阶段的基础上,将社会投资项目审批简化归并为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实施“一家牵头、一窗受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将审批时限从95个工作日再次压缩至50个工作日以内。
三是建设“一次办结”政务服务平台。按照全市一体化、服务规范化、体验便捷化、建设集约化、资源共享化的原则,开发建设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一次办结”政务服务平台,着眼于破除信息共享壁垒,推动网上跨部门协同审批,我市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群众办事更加便利,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活力显著增强。
四是同步推进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结”改革。我市11个县市区均完成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梳理、流程优化再造、审批时限压缩和办事指南编制等工作,基本上建立了投资项目审批、不动产权属办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11个县市区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乡镇(街道)实现了政务服务中心“三统一”(统一进驻人员、统一进驻事项、统一办事流程)模式。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政务中心进驻事项普遍达到40项以上,村(社区)代办点进驻事项普遍达到20项以上。其中,资兴市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纳入“一次办结”事项80项,统一纳入村(社区)代办点“一次办结”事项60项。
(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政务服务新模式
一是健全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体系。拟制《关于调整郴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协调推进小组成员的通知》,调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协调推进小组成员单位,明确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成员及内设工作小组,健全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体系。
二是通过推进“一次办结”政务服务平台运用,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发展。进一步梳理“一次办结”事项要素,推进“一次办结”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工作。组织涉改单位按照国办36个要素的要求,逐项完善一次办结事项实施清单要素,并对“一次办结”政务服务平台信息进行审核、确认。目前,一共有58个涉改单位1651项“一次办结”事项全部完成信息确认、完善工作。目前初步实现了1651项 “一次办结”事项统一申请、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统一反馈和全流程监督。截至7月30日,“一次办结”政务服务平台已有501个事项共受理13770件,办结13570件。
三是推进平台对接及网网融合。开展政务服务业务应用情况调研,梳理汇总部门政务服务业务系统部署应用情况,按照先易后难、先外网后专网、先市本级自建系统后上级统建系统的思路,逐步推进与规划、住房公积金、不动产登记等业务的数据互联,目前正在积极推动与交警、消防、人社、工商、发改等重点业务的整合对接。
四是开展政务服务清单梳理规范工作。按照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部署,和省政府“三级四同”和“四办”的改革要求,组织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单位对我市政务服务事项(包括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实施清单进行全面梳理,对我市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进行全面修订,严格按照要求在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开展清单填报工作,预计九月底完成。
三、工作成效
(一)“多窗办”变为“一窗办”。通过改革,投资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住房公积金贷款等政务服务的办理时间、办理成本和申请材料均有大幅度减少。投资项目审批方面,将涉及投资项目审批16个部门的审批事项归集为立项审批(核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批、施工图联合审查及施工许可证办理、竣工验收5个阶段,委托综合受理窗口统一受理,将串联审批变为并联审批,由部门独立办变为联合办,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由269个工作日压缩到95个工作日,提速64.7%;社会投资项目审批从取得土地到开工建设的审批时限由原来的96个工作日压缩至50个工作日,提速47.9%。不动产登记方面,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会同市地税局设置集成服务受理窗口,将二手房的交易、纳税、登记业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个窗口受理,一套资料申请,部门协同办理,审批时限由40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以内,减少资料12份以上。住房公积金贷款方面,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设置集成服务受理窗口,同时配套担保公司和6家银行进驻,一窗受理,同步并联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时间由53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以内,提速71%。
(二)“群众跑”变为“数据跑”。积极探索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工商部门实施的各类型企业登记申请、受理、核准、公示等各环节均可通过网上传输电子数据进行全程无纸电子化登记,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登记。如交通部门将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证核发的办理程序按照“窗口受理+网上办理+现场办结”的模式,由市政务中心交通窗口受理审批出证改为从业资格考试中心当场发证,办理时限由10个工作日变成了即办。
(三)“多次办”变为“一次办”。调整和取消了一些需要行政相对人多次跑的环节。如市医保处取消了参保人员异地安置(工作)情况确认环节,不再需要到安置地医院和经办机构去盖章。以政务服务“一次办结”改革工作为契机,将医保缴费功能植入“智慧人社”APP中,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医保网上缴费新模式。网上医保缴费主要通过手机扫码下载“智慧人社”APP或在微信中关注“智慧人社”公众号进行操作,由参保人自行核对相关信息后,选择“支付宝支付”或“银联支付”进行线上缴费,操作简单安全,同时还可替亲戚朋友代为缴费,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医保缴费。市就业局结合失业保险业务经办实际,把“一次办结”“减证便民”要求与失业保险基金征缴、管理、待遇补贴发放等环节11个服务事项深度结合,办事群众在窗口提交资料后不到十分钟工作人员就可以审查完毕,切实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务。
2018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