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常德市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工作,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1-10月,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办理审批事项145.47万件,其中市本级办理46.22万件。
一、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11月2日,受市政府秘书长李正才委托,市政府副秘书长康少中主持召开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进调度会,市直有关单位分管负责人、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各区县市政务中心主任参加会议。
市政务中心主任李芳对省政务服务网用户注册、省平台业务办理及数据归集、咨询投诉处理、项目规范化配置、探索办事主题服务场景、进一步压缩承诺时限、持续提升网办深度、加快电子证照体系建设、推动高频事项网上办、认真解决群众办事堵点难点等10项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
康少中要求,一是要认清形势。优化政务服务、方便群众办事,是中央的要求,是群众的期盼,也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所在。中央、省、市就“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量化的指标和具体的要求,大家要高度重视,将“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二是要明确任务。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湖南省2018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湘政办函〔2018〕64号)、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常德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常政办函〔2018〕63号)和省政府最近下达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任务,对标对表,查漏补缺,一项一项抓落实。三是要严格要求。参会人员要向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汇报并组织集中研究,要调优调强分管负责人和工作专干,真正做到专人专事专责。要把握时限,严格按照省政府和市政府要求的时限,高效运转,保质保量,确保情况真实、数据准确。市政府办、市政务中心、市电子政务办等单位要切实履行各自牵头责任,加强面上工作的督导指导,定期通报情况,抓好对上衔接沟通,促进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二、积极推进电子证照工作
10月19日,市电子政务办召开区县市电子证照工作部署会,对区县市电子证照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就相关采集、报送等方面业务进行了专门培训。市电子政务办主任郑利红强调,要坚决落实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要求,扎实完成下半年省电子证照库汇集市州和区县电子证照目录和数据的工作任务。我市本级电子证照采集工作已先期部署,正在有序推进,全市电子证照目录采集工作将在11月中旬基本完成。
三、精准下放199项权力事项
2018年以来,围绕“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和构建中心城区市区两级共建共管新模式,市审改办牵头对国家级工业园区(常德经开区和常德高新区)在基础建设投资项目、产业投资项目等方面进行了精准赋权,促进了管理重心下移。
为做好园区赋权对接工作,市审改办来先后两次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调度会,多次赴园区调研座谈,积极为园区和市直部门做好牵线服务工作。首先,由市审改办向“两区”提供市直单位“权力清单”,“两区”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事项进行认真研究,采取“吃点菜”的方式与市直相关部门衔接沟通,重点在基础建设投资项目、产业投资项目等项目审批领域,园区先按照本区域亟需事项,拟定需要的权力事项,形成“点菜清单”。然后,市直部门采取“端菜”的方式对园区所点的“菜”进行认真研究,拟定出“端菜清单”。最后,再由市审改办与“两区”和相关市直部门衔接、磋商,按照亟需先放,成熟一批下放一批的原则,共同确定需要下放的权力清单事项。本次最终确定的“赋权目录”共涉及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安监局、市城管执法局、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科技局、市住建局等8家单位共199项权力事项,正在按程序审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