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优化能源结构。通过稳步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有序推进天然气利用、积极发展生物质能、统筹优化水电开发利用等措施,目前,我市新能源装机占全市电力装机的28.83%,比2016年提高了19.23个百分点。二是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共计淘汰湖南德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等33家企业的部分生产线,淘汰产能印染7600万米,再生铜冶炼22.6万吨,铁合金0.4万吨,水泥8.8万吨,造纸31.58万吨,焦炭10万吨;关闭了岳阳市齐家铸造有限公司等69家企业,全面完成了国家、省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任务。三是强化柴油货车治理。重点加强物流运输等重型柴油货车集中企业所属车辆的污染治理。截止10月底,先后组织3次对全市18600多台重型柴油货车开展污染治理专项抽查,抽查覆盖率达80%。四是深入开展扬尘污染整治。对主城区1011万平方米街道形成机械清扫、人工普扫和水车冲洗降尘相结合的精细化保洁作业模式,并将清洗频次从每周1次提升到每3天1次,使辖区街道全部达到“路见本色”。购置了100台快速保洁车,减少了垃圾滞地时间。购置了3台多功能抑尘车,每天开展3次以上降尘作业,推动环卫保洁从路面“无积尘”向空中“无扬尘”拓展。规范城区15家渣土运输企业市场化经营,督促指导渣土运输企业更换新型智能环保专用运输车辆82台,新增新型智能环保专用运输车辆349台,市主城区建筑工地基本上使用新型智能环保专用车辆运输建筑渣土,切实预防和减少了渣土运输扬尘污染。同时,将市主城区143台渣土车安装了车载定位监控设备,接入了数字城管系统渣土运输管理平台,实现了动态跟踪监管。对市主城区21个建筑工地(其中岳阳楼区9个、岳阳经开区6个、城陵矶新港区1个、南湖新区5个)和临湖公路主干道两侧扬尘控制情况进行了督查。从督查情况看,市主城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已有明显改观。2018年以来,先后对步行街友谊阿波罗、恒大御景湾、金隧花园、三医院综合楼、白杨坡小学、马壕污水处理厂等十余个建设工地累计停运20余天;对“北控·岳州府”、“东井岭棚户区”等十余个建设工地送达了停运整改函,督促整改达标后才予以办理准运手续。
二、水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加快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我市共有11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16个工业片区),其中,13家工业片区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 1家工业片区儒溪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已完成工程主体建设任务,进入试运行。2家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正在加紧建设,其中汨罗工业集中区弼时片区污水处理厂已完成项目招投标和场地的三通一平,污水处理厂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开工,预计年底完成建设任务;华容县工业集中区洪山头片区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预计年底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加大地下油罐改造力度。截至今年11月2日,我市共上报在营加油站油罐数量共计1412个,已改造双层罐619个,已改造单层罐带防渗池589个(部分加油站考虑到罐体使用年限问题,在改造时将现有带防渗池的单层罐全部更换为双层罐,因此数据有变化),共计1208个,已完成改造油罐占比85.6%(目前全省平均水平为76.5%,我市超过全省平均水平9.1%)。三是完成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入河排污口销号工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入河排污口主要指铁山水库库区内的3个排污口,要求在6月30日之前销号。6月底岳阳县人民政府组织了销号验收,并进行了拟销号公示。7月份,根据市铁山管理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长江办关于铁山水库水源地3个排污口的复核意见,市人民政府已于7月16日同意予以销号,并于7月25日以市人民政府正式文件上报省级备案。目前,该地已制定这三个排污口提质升级改造方案。四是持续加大船舶污染防治。今年以来共组织(包括日常、集中、联合、专项等)执法活动1135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含船舶)1671家(艘)次,总计下达执法文书470份;对372起违法行为立案调查,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396份,罚款总计161.1万元;因无照驾驶等移送公安12人,其中10人予以治安拘留。对发现的如未安装(使用)油水分离器、未持有或未按要求记录防污记录簿、违规向水体排放生活垃圾、油污等行为发现一起,处罚一起。今年以来共查处各类违反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环境案件117起(艘次),罚款总计57.12万元。积极落实2号河长令要求,全力开展岳阳地区“僵尸船”清理整治工作。市局总计对各县市区的清理整治工作开展了四次专项督查;有整治任务的7个县市区总计摸底排查“僵尸船”168艘,已处置168艘,任务完成率100%;168艘船中总计拆解85艘,规范停泊67艘,驶离(含拖离上岸)16艘。五是整治城市黑臭水体。2018年计划完成7处整治,其中市中心城区南湖派出所调蓄池、站北箱涵和云溪区云溪河上游整治3处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云溪区云溪河下游正在实施截污管网建设,黄梅港累计完成主体工程量的80%,南港河截污管网完成约80%管网敷设任务,北港河北岸截污管网已基本完成,南岸正在实施截污管网建设。在全力推进今年7处整治任务的同时,我市结合生态环境部、住建部督察组反馈意见,对标对表,举一反三,全面对2017年实施的20处整治任务自我“回头看”,自查自纠,查漏补缺,先后开展了“集中整治月”、“全面回头看”、“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同时不断加快中心城区污水直排整治。近两年来,完成污水管网建设86.92公里。东风湖已建成环湖截污干管5.3公里,今年底还将建成2.0公里管网,开发中路延伸拉通了最后1公里污水管网。芭蕉湖片区已建成主管网约8公里。针对东风湖、芭蕉湖等较大水体,在青年堤、西瓜山等地段安装13台移动式污水处理设备,总处理能力7.4万吨/日,先行截流,做到了污水全处理,并在芭蕉湖片区建成一座7万吨/日污水提升泵站。全面启动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扩容工作,其中,马壕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5万吨/日已完成基础工程,正在实施主体施工,计划2019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经开区罗家坡污水处理厂二期5万吨/日于9月19日试运行。
三、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优先保护未污染和轻微污染耕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加大对农村道路、沟渠、机埠、山塘等投入力度,缓解交通、水系、灌排清淤问题,改造了中低产田,大大增加了耕地产量;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强化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和农田生态环境。如:2017年度项目建设规模为8332.67公顷,投资规模为19118.34万元,现外业施工任务全部完成;2018年项目安排建设规模为8145.01公顷,投资规模为18509.6万元。二是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忠防镇新建居委会周边土壤重金属治理工程已完工并通过现场验收,待相关验收资料补充完善后即可取得正式验收批复。汨罗市(团山再生资源大市场周边)基本农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已治理修复农田124亩,约完成了总工程量的88%,目前正在与当地村民协调剩余治理区域的征地补偿问题。三是加强畜禽退养和粪污治理。全市共退养畜禽养殖6194户,257.98万平方米,退养生猪约160万头。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全市畜禽养殖粪污设施配套率目标达到75%以上。现已完成粪污设施配套1641家,完成率79%。加大全市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推进力度。全市计划建设无害化处理中心6个,已建成运营3个(岳阳县、屈原管理区、华容县各1个),在建3个(湘阴县、临湘市、汨罗市各1个)。全市计划收集储存转运中心4个,已建成运营的 1个(君山区),在建3个(平江县、岳阳楼区、云溪区各建1个)。平江县、岳阳县正在实施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四是推进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着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以25个标准化区域服务站建设为抓手,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有专业化服务组织75家,比去年增加3家,服务面积278.76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72.62万亩。统防统治服务区比农民自防田减少用药10%以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低毒高效低残留药剂、高效拌种剂等,环保型新药剂应用比例在80%以上;推进施药器械更新换代,提高施药作业效率和农药利用率,在8个县市区开展高效施药器械能力提升工程,新购植保无人机37台。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90万亩,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0%。发展绿肥生产及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面积85万亩,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面积362万亩,秸秆直接还田率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