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安化县大力推进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切实改善危改户住房条件,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一是决策部署求“三高”。规划要求高,成立县贫困户住房保障领导小组,统筹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作,所有C级以上危房均纳入易地搬迁或危房改造。建设标准高,易地扶贫搬迁按照“两结合、两集中、两注重”的总体思路,即集中安置点与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景区开发相结合,向中心城镇、产业园区集中,注重工程建设、注重后续帮扶,将集中安置点着力打造成“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小区。配套质量高,出台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持、就业安置、生产性用房等后期帮扶政策,全力抓好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已退出贫困村和2018年拟退出贫困村分别安排20万元、50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改善居住环境。
二是规范操作把“三关”。把好准入关,对全县申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的“4类重点对象”住房进行4轮危险性鉴定,住建、扶贫、发改、公安、民政、工商、残联等部门联合审核拟补助对象信息,确定危房改造8165户(其中“4类重点对象”6111户,巩固实施对象2054户),集中搬迁安置7646户。把好公示关,县镇村三级将危改农户基本情况、评议结果、改造方式、补助标准进行公示,村级公示照片列入农村危房改造纸质档案,书面函告拟补助对象审批情况、补助标准和建房要求,并签订承诺书。把好清退关,危房改造复查130个贫困村3675户、30个非贫困村867户,删除不符合政策和鉴定不准确的2068户;易地搬迁清退违反政策规定人员474人。
三是项目推进抓“三强”。强化组织保障,明确一名县级领导负责一个集中安置项目,编制月工作任务清单,每月对乡镇进行排名。强化管理制度,分前乡片、中心片、库区片3个片区,分刻3个审批验收专用章,实行分片包抓制度,加强对乡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指导、检查与调度,重点抓政策技术指导、抓问题发现交办、抓督查全力推进。强化催建监督,对迟迟不愿开工的存量危房农户,至少一次以上入户做思想工作,印制《催建通知书》和《问题整改通知书》,8月份催建5600余人次,发出《催建通知书》1728份,对仍不能实施的,核实原因,建立台帐,制定具体解决办法。截至8月31日,全县危房改造已开工8084户,开工率99%,已竣工5136户,竣工率62.9%。28个集中安置点开工率为100%,投资完成率60.87%,建设进度为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