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笆房、泥巴水,出门全靠两条腿,早包谷、晚红苕,一天三餐难吃饱。”尽管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心里也有充分的准备,但在看到凤凰县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后,初来乍到的王封军还是让感到了震撼。
2017年10月,时任济南市天桥区政府办副主任的王封军,被组织选派到凤凰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主抓济南市天桥区·凤凰县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工作,由此,这位44岁的“外来汉”开启了与凤凰精准扶贫结缘的人生经历。
主动念好融入“经”
自去年10月赴凤凰履职后,王封军深入走访了凤凰县各乡镇、贫困村,倾听和征求群众和干部建议,调研论证扶贫协作工作思路。每到一处,凤凰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对脱贫致富的热切期盼让他坚定了工作信心,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担负的不容推卸的重担。
“这里虽然穷,但干部、群众都愿意与我交流,原意把想法和意见告诉我,没有把我当做外人,充分体现了凤凰人民对我的信任,而我唯有把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转化为努力工作,早出成效,才能不负大家的期望”。每一次下乡村调研回来,王封军都深有感触。
近一年来,王封军走遍了凤凰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对凤凰县的自然条件、环境资源、人文景观了然于掌,对凤凰贫困乡村的致贫原因、发展瓶颈熟记于心,同时一条条扶贫思路、协作举措也变得明晰起来。
精心谱好产业“经”
“产业不强,脱贫白忙,收入不涨,致富空想”。通过调研对比,王封军发现贫困村与富裕村最大差别就是没有发展起来脱贫支柱产业,于是他决心从扶持发展支柱产业入手,将天桥区·凤凰县扶贫协作引向深入。
经过协调争取,天桥区投入资金4500万元援助凤凰县脱贫攻坚,重点围绕产业基础薄弱的乡村,2018年计划完成3万亩茶叶产业园建设,带动5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增收;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从山东引进试种高端西红柿10亩和丹参100亩并获得成功,为2019年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积极创建“扶贫车间”项目,建成凤凰县滕氏朱砂工艺品公司等2个扶贫车间,发展了正合装饰木雕公司、凤飞水晶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产业企业,带动2000余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和增收。
引领唱响品牌“经”
为帮助凤凰县提高产品知名度,打开市场销路,提升市场收益,王封军积极引领凤凰名优农产品实施“走出去”战略。
2018年春节前期,他依托济南市的市场优势,组织凤凰县6家知名企业参加济南舜耕国际年货展销会,向山东消费市场推介凤凰县柚子、腊肉、蜂蜜柚子茶、铁皮石斛、腊尔山大米等15个特色产品,深受消费者好评,完成产品销售6万余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2万元。在组织4家企业参加第十二届中国(济南)国际茶叶博览会展销中,凤凰高山茶、猕猴桃、蜡染、湘西腊味、大湘西心意茶、土家擂茶、凤凰苗老表腊鱼等7个特色品牌均斩获颇丰,其中凤凰县湘西高山茶当场获得了50万元的意向性购销合同。
在实施品牌“走出去”的同时,王封军还通过“引进来”举措,帮助凤凰培育新的名优产品和品牌,夯实脱贫攻坚强劲动力。
2018年9月,在凤凰县文化旅游产业园内,由协作方投资的镇竿饼业正忙着装修赶工,其悬挂的“东西协作政策好,济南湘西一家亲”的标语栩栩生辉,昭示着凤凰县名优产品“引进来”工作再获新成效。此前,在王封军的牵线搭桥下,济南市多家企业先后登陆凤凰县,注册了“湘西宝特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湘西镇筸饼业有限公司”、“湖南华冠展凤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企业,计划三年内投资2亿元,帮助凤凰县打造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全域旅游等多领域名优品牌,助力凤凰县精准脱贫。
吟颂和谐交流“经”
2018年3月,济南天桥区委书记刘程华率领党政代表团到凤凰县考察调研,对接扶贫合作项目;5月,凤凰县委书记颜长文率领县卫计、教体、经信、农业、食药等单位负责人到天桥区对接工作;6月,凤凰县委副书记、县长赵海峰带领县政府办、经开区、发改、卫计、国土、展凤公司等部门单位企业负责人前往济南开展对接工作……
为保障两地间的每一次互访和工作交流取得积极成果,王封军主动放弃大量的休息时间,默默的来往穿梭做好工作无缝衔接。截至目前,济南市天桥区和凤凰县互访对接37批次,签订了框架协议15个,涉及教育、医疗、农业产业发展、转移就业、旅游等多个扶贫协作领域。
在促进两地政府加强工作互访交流的同时,两地部门、企业、行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也得到全面展开。
两年来,凤凰县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战线的人才赴济南市参加各类技能提升学习培训达60余人次,在今年2月举办的春风行动招聘活动中,天桥区10家优秀企业受邀前来参加,为凤凰县贫困劳动力提供岗位110余个,帮助受聘人员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幸福一家”;济南市组织国家级优质师资力量赴凤凰县开展使用技能培训3班次,累计培训商务创业、企业管理等人才100余人,济南市还组派蓝翔技校、阳光大姐等品牌培训力量,在凤凰县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帮助提高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技能,全力为凤凰县加快脱贫脱贫攻坚步伐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