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湘潭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6183户118342人,省定贫困村65个(合并后59个)。经过动态调整,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9739户107197人,其中未脱贫11079户29005人。近年来,湘潭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市省定贫困村于2016年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5.74%降至2017年底的1.36%。2018年年初提出的贫困户住危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辍学、未加入城乡医保、饮水不安全、“雨露计划”应补未补等“五个清零”目标已经完成。全年预脱贫22440人,基本实现除兜底保障外的贫困人口脱贫。步步高集团启动产业扶贫“点石计划”,在湘西开发十八洞村矿泉水,与省农委合作举办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成为湖南省产业扶贫的领军企业。《人民日报》就湘潭市贫困户沈裕胜爱上蜜蜂养殖的脱贫经验进行宣传;湘潭对口帮扶永顺的“两产两带”模式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湖南日报》头版头条重点宣传报道;省委工作情况交流简报加编者按重点推介了湘乡以产业发展为先导推动高质量脱贫的经验。
一、工作措施
(一)强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全方位压实攻坚责任
湘潭市、县、乡三级党员领导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头深入乡镇、村组、贫困户,对标作风建设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坚持以上率下。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双组长”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直接联系扶贫任务最重的湘潭县、湘乡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市委中心组两次组织专题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有关会议、文件、讲话精神。今年,市委、市政府就脱贫攻坚安排部署13次(其中市委常委会议4次,市政府常务会议4次)。10月28日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大会召开后,29日、30日湘潭市分别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传达了会议精神,提出了贯彻落实要求。同时,将近期3个省级扶贫会议的讲话材料汇编成册印发给市领导。强化责任压实。实行“市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联系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党员干部包户”工作制度,在做实市、县、乡三级党政主要领导“三走访三督导三签字”工作基础上,采取“四不两直”走访、专题走访、“杀回马枪”走访和督办回访等方式,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促进作风转变。对标中央、省委巡视,结合湘潭实际,9月湘潭市派出6个巡察组,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巡察包括承担扶贫任务的农委、发改、教育、卫计、住建、扶贫等市直14个重点部门以及8个县市区(园区),通过巡查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的病灶,找出侵蚀群众获得感的病根,促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到实处。全年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共受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230起,立案175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5人,公开通报典型问题33起。湘潭县严肃查处石鼓镇易地扶贫搬迁违规招投标的问题,3名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移送司法,已进入审判程序。同时,该县以案说法,开展了大规模的警示教育活动。
(二)紧盯扶贫关键环节,确保底线工作不出纰漏
湘潭87%的贫困人口零星分布在省定贫困村以外的广大地区,大部分是因病、因残等原因难以脱贫的“硬骨头”,湘潭市在工作中突出精准识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三个关键环节,办好危房改造、就学资助、医疗救助、饮水安全、政策兜底、扶贫特惠保等六件实事,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运用精准识贫新方式,切实做到扶真贫。今年6月份,集中1个月的时间,再次进行识别工作的大提升,新纳入贫困人口3434人,清退贫困人口6046人。这段时间,湘潭市综合运用扶贫、教育、卫计、人社、住建等部门的大数据系统,每个月开展1次部门数据与建档立卡系统的数据比对,进一步做实了动态调整和信息比对更新工作。抓好精准帮扶全覆盖,切实做到真扶贫。在全市522支帮助队分别进驻59个省定贫困村和46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128个单位3.2万余名党员干部与所有贫困户结对帮扶,确保尽锐出战、攻坚有力的基础上,湘潭市专门为全市134个贫困人口2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配强了驻村工作队。湘潭县、湘乡市县级财政还为每个行政村安排了3到5万元的帮扶资金,切实解决非贫困村非贫困户不平衡的问题。同时,对口帮扶永顺探索出“两产两带”新模式,建成了湖南省内第一个对口帮扶产业孵化园“湘潭对口帮扶产业孵化园”,成立了规模达100万元的“永顺朝阳花湘潭盘龙帮扶基金”。坚持精准退出严要求,切实做到真脱贫。对于已脱贫人口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安全饮水等问题,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成效不符合要求不放过、群众对整改不满意不放过”;对于今年脱贫的贫困人口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等4项指标,任何一项没有完成的,坚决不能脱贫。
(三)着眼持续稳定增收,全力推进产业扶贫
湘潭市认真落实湖南省“四跟四走”产业扶贫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精准脱贫模式,有效促进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全市槟榔、湘莲等特色产业共有6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共计带动8.5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增收,预计可为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产业链扶贫。结合“一县一特”产业布局,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把本地特色产业作为扶贫主导产业。比如以沙子岭猪为重点的特色畜禽养殖产业链扶贫,企业通过免费发放猪苗、饲料、防疫消毒药品、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返还给愿意养殖沙子岭猪及杂交猪贫困户,并保底回收,能达到每头400-600元的收益。近年来,累计向134户贫困户发放沙子岭猪及杂交猪534头,其中114户已销售493头,实现产值102.1万元,收入41.1万元,户均增收3605.3元。比如以湘莲为重点的特色经作产业链扶贫。湘潭市湘莲产业总产值超过60亿元,带动全产业链10万人就业创业,直接帮扶1.5万贫困人口增收,既是湘潭市的一张名片,也是当地经济的一根支柱,还是产业扶贫的一大重点。湘潭县莲冠湘莲食品有限公司吸收80多个贫困群众在湘莲基地务工,以高于市场价0.2元/斤的价格统一回收湘莲的形式对接花石镇和石鼓镇的5个贫困村,带动贫困群众每人每年增收2500-3000元。龙头企业扶贫。积极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精准扶贫中的“生力军”和“领头人”作用,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就业脱贫。湘潭市槟榔产业总产值超过120亿元,带动全产业链20万人就业创业,直接帮扶1.7万贫困人口增收,在产业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湖南宾之郞食品有限公司、伍子醉食品有限公司分别安排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6人和101人就业,贫困户月工资可达4000元左右。全市十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带动全产业链9.2万人就业创业,直接帮扶1.1万贫困人口增收。湘潭县青山桥镇皮鞋工业园区成立“园区技能培训学校”,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训相结合,2018年培训贫困群众3572名,其中80%以上实现了就业或自主创业,形成了湘潭县“一户一产业工人”工程的“青山模式”。社会力量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百企帮百村”“百社带百村”“百园联百村”“百员支百村”“百点进百村”产业扶贫“五百”行动,全市114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7家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49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企业,53家省、市、县认定的特色产业园,190名特派员,100余个乡村旅游扶贫点和电商扶贫网店参与产业扶贫,帮扶贫困群众2.75万人次,直接安排就业1.5万人次,带动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200元以上。
(四)狠抓整改问效,稳步提升群众满意度
湘潭市坚持“一手抓减贫目标完成、一手抓脱贫成果巩固”,把落实中央、省委精神与湘潭的扶贫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狠抓问题整改,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坚持实打实整改问题。对国、省反馈交办的80个问题,逐项逐类分析原因,研究提出整改措施,保证整改效果。市级领导将问题整改工作纳入“四不两直”走访调研的必访、必听、必查内容,行业扶贫单位以群众满不满意为工作标准,加强业务指导和检查验收,实行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整改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目前,韶山市产业扶贫覆盖率不高、贫困退出不精准,湘潭县花石镇龙潭村工作队员违纪违法等78个具体问题均整改到位,涉及到体制机制、政策落实等需要长效整改的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坚持常态化督查巡查。为扭转中央、省考核、督查巡查交办问题的被动局面,湘潭市动真碰硬、主动出击,组建了市脱贫攻坚常态化督查巡查组,采取“一次一专题、一次一授权、一次一报告、一次一交办、一次一处理、一次一运用”的方式,深入基层查摆问题,做到问题不上交。市脱贫攻坚常态化督查巡查组自7月份成立以来,通过现场暗访、实地查看、查阅资料、询问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等形式,开展督查22次,下发督查通报7期,交办问题51个,组织约谈1次。坚持下沉式处理信访。建立扶贫信访提级督办制度和举报追查、查实曝光等工作机制,对全市脱贫攻坚信访、舆情突出问题做到提前介入、矛盾不出村,办理情况实行“一季度一排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各包案10件,面对面听取信访人诉求,一线协调解决问题。全市2018年1-9月涉贫信访总量为28件,在全省各市州中最少。
(五)推进“三落实”集中行动,促进精准扶贫再升温再加压
从9月份开始,湘潭市以责任到村到户、政策到村到户、工作到村到户、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为重点,重点推进干部大走访、问题大排查、分级大督查和社会大扶贫等四大行动,开展为期4个月的脱贫攻坚“三落实”集中行动。针对责任到村到户,开展干部大走访行动。市、县、乡、村四级各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四轮走访,梳理“一户一策”、核实到户档案信息、解读扶贫政策、对接结对帮扶责任人、解决贫困户需求。目前,以2018年预脱贫户脱贫情况自查和预检为重点的第二轮入户走访已经完成,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和脱贫退出工作进展顺利。针对政策到村到户,开展问题大排查行动。县市区(园区)、重点市直行业扶贫单位对行业扶贫政策落实问题、涉贫信访举报问题和专项治理问题进行逐一梳理、逐户排查,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分类处置。比如市卫计委针对健康扶贫领域“一站式”结算的问题,抓紧完善结算平台,行动开展以来贫困户县域内定点医院住院结算9977人次,确保医疗费用的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针对工作到村到户,开展分级大督查行动。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牵头对各级各部门“三落实”集中行动进行综合督查,对行业扶贫开展专项督查,对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开展重点督查。县市区(园区)对乡镇开展“三落实”集中行动和贫困人口脱贫验收的情况采取电话抽查、查阅资料、数据对比、实地暗访等形式进行跟踪督查。同时,湘潭市形成了“千万帮扶活动”方案,计划重点打造十大特色扶贫菜单模式,由委托专业机构维护运营社会扶贫平台,发动1000家左右的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等帮扶1万户左右贫困户。
二、工作成效
教育扶贫方面,湘潭市依托乡镇联校的教师力量,对身份证号显示在3岁到20岁的贫困人口进行认真筛查,核实学生学籍情况,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全市无建档立卡贫困生辍学。通过教育“补天窗”政策湘潭市为13271名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费、教辅费补助共计1064万元。健康扶贫方面,7月在全省率先运行健康扶贫市级“一站式”综合结算平台。实现全市10.7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保参保、100家定点医院“先诊疗后付费”、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个全覆盖”。今年1-10月,政府兜底保障医疗费用1023.91万元,实现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全病种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1.3%。住房保障方面,对农村危房实行“拉网式”排查,全面排查核实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住危房的数据,狠抓国家审计署交办的“已脱贫但住房安全无保障”问题的整改,573户已脱贫住危房的贫困户住房全部整改到位,23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已竣工1986户,其余在年底前全部竣工入住。湘乡市303人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严守底线,同步谋划推进脱贫产业配套措施,打造出梅桥、中沙两个“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集中安置点。饮水安全方面,对没经济能力建设入户管网或打井取水解决饮水问题建档立卡特困人口给予2000元/人补助,为1.06万贫困人口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