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答卷 > 脱贫攻坚 > 答卷 > 市州 > 娄底 > 头条

娄底市2018年1-7月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2018-08-13 20:25 【字体:大中小】

  2018年以来,娄底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将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极为严肃、极其重大的政治任务,坚持一手抓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和突出问题集中整改,一手抓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到10.9%,跃居全省第二。

  一、前段工作情况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今年以来,市委书记、市长带头示范落实“三走访三签字三联系”工作,22名市级领导定点联系任务比较重、困难比较大的贫困县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市“大学习大调研大提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集中调查研究和“春天行动”等活动中,市级领导和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进村庄进社区,全面梳理脱贫攻坚短板弱项,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出台了支持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产业精准扶贫行动方案、就业扶贫工作实施细则、电子商务助残扶贫工程行动方案、驻村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

  (二)进一步抓实作风建设和问题整改。对照中央和省巡视、督查、审计反馈问题,围绕省委、省政府指出的作风建设6类28项重点治理内容,举一反三、全面整改。一是以自查自纠为抓手,全市共查摆出5个方面28类86个具体问题,都明确了专班,逐项抓整改落实。二是以资金项目为主线,从6月上旬开始,用3个月对2014—2017年的扶贫资金开展“回头看”,对所有扶贫项目逐一实地察看、所有资金流向逐一梳理明细、所有问题疑点逐一调查核实。三是以巡察督查为推力,从5月起,我市组成3个巡察小组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各县市区成立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联合督查组,实现巡察督查“全覆盖”“无死角”。四是以小微权力为重点,建成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特色子平台,管住小微权力,实现了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及办事结果全过程公开。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同志对我市这一做法批示:“要把娄底的做法作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中的公示公开公告典型,争取向全国推广。”

  (三)进一步推动重点工作更好更快发展。产业和就业方面:截至7月底,全市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关系的贫困户占36.72%,参与培训的贫困户占37.31%,种养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在贫困村的覆盖率分别达到90.28%和62.76%;8个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和5个大湘西旅游精品线路扶贫项目直接扶持贫困人口1452人,带动贫困人口5767人;培育农产品销售网店2643个,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1731个,覆盖率超过70%;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完成年度任务的93.74%,全市选聘1222名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工资以年人均10000元的标准按月发放。“三保障”方面:全市79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全部开工;农村危房改造开工率90%,有4145户已经竣工,竣工率43.4%;教育扶贫资助贫困学生147724人共1.26亿元;健康扶贫补贴参保金额4661万元,有50297名贫困人口通过“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健康扶贫政策,享受补贴3200万元,“一站式”结算全面上线,截至8月1日全市共通过“一站式”结算逾4000人次,其中涟源市6月份率先启动,结算3656人次。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针对全市9个深度贫困村的攻坚举措全面启动并初见成效。

  (四)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和队伍建设。一是澄清贫困人口底数,按照“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要求开展动态调整,纳入漏评对象10874人,清退错评对象20930人,排查出返贫对象797人,录入自然增加对象2554人,删除自然减少对象6569人。二是做实脱贫规划,各县市区突出规划引领、项目带动,按照到村到户到人的要求,重新编制完善了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对21.5万名未脱贫人口因人施策,制定了未来三年的分年度分措施脱贫规划。三是抓好信访处置,成立信访和网络舆情处置工作小组,加大工作力度,上半年全市涉贫信访总量排名由全省第三位降至全省第七位,贫困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四是做到尽锐出战,通过加强和优化,全市共有县级以上驻村工作队645支、结对帮扶干部54450人。今年调整召回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员48人、纪律处分4人,调整召回了结对帮扶责任人25人、纪律处分5人。五是加大培训力度,上半年完成培训6147人,其中地方党政领导干部782人、扶贫系统干部1165人、行业部门干部1027人、帮扶干部2275人、贫困村干部1380人,基层干部攻坚能力更加强劲。

  虽然前段时间我市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部分地方和少数干部思想懈怠,履职尽职、攻坚克难、创先争优的意识不够强。二是工作推进不平衡,行业部门之间、县与县之间、贫困村与非贫困之间工作推进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三是涉贫信访量虽大幅下降,但总量还是不少,其中重复信访仍有一定占比。四是项目监管、资金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产业扶贫发展不足和不可持续的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过去把关不严的遗留问题,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开始冒头的问题,扶贫资金监管不严的问题。五是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

  二、下段工作打算

  2018年,是我市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一年,也是历年以来任务最重的一年。今年双峰县要在全市率先摘帽,全市要脱贫113431人,退出贫困村223个。

  (一)继续抓好扶贫领域作风建设。继续把作风建设贯穿工作始终。加大对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力度;对照中央和省里有关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的新变化、新要求,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监管力度;压紧压实各级驻村办的直接管理责任、各级帮扶单位后盾保障责任,激励驻村干部人在心在、履职尽责;加强贫困村“两委”班子建设,积极开展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集中排查整顿;加强涉贫信访和网络舆情的处置力度,分级管理、分级处置涉贫信访和舆情,确保不发生“黑天鹅”事件,不发生“灰犀牛”事件;将在9月份分批举办全市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扶贫工作专题培训班,着力打造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

  (二)继续抓好突出问题集中整改。一是持续抓好中央和省巡视督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对已整改的问题开展“回头看”,防止反弹回潮,对尚未整改到位的问题加强跟踪督办,确保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整改,同时坚持立行立改与制度建设相结合,追根溯源、堵塞漏洞。二是重点抓好小额信贷的风险防范。全面摸清问题底子,对已经发生的问题坚持“一户一策”迅速整改到位,对发现的问题隐患迅速采取措施积极防范,确保不发生系统性信贷扶贫风险问题。三是全面整改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把关不严的问题,对超面积实施等问题分类妥善处置,对“优亲厚友”等错定对象坚决予以清退。四是对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扶贫对象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应助尽助、一个不漏。

  (三)继续补齐工作短板。一是补齐产业发展短板。走好特色产业发展之路,重点支持娄星区的湘村黑猪、双峰县的蛋白桑、新化县的稻花鱼、冷水江的特色精品水果、涟源市的扶贫产业园做强做优,力争今年产业扶贫有新的突破。二是补齐深度贫困村的短板。进一步加大对9个深度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加强对深度贫困村的规划设计,突出“精准”二字,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今年重点解决9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薄弱、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的问题,打牢产业培育基础。三是补齐非贫困村的短板。在非贫困县探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的路子,继续统筹推进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工作,抓好各项普惠性政策的落地落实,做好非贫困村的面上工作。

  (四)确保年度脱贫摘帽任务完成。集中精力指导双峰县严格对照任务目标,细化工作措施,以超常手段攻坚拔寨,确保如期顺利实现摘帽。围绕“人脱贫”和“村出列”的脱贫退出需要,扎实推进“五个一批”等政策措施精准落地落实,确保脱贫任务不打折扣,脱贫成效经得起检验。

 

信息来源: 娄底市扶贫办    责任编辑: 宋太桓
打印
相关阅读
  • 国家部委网站
  • 省市政府网站
  • 省直单位网站
  • 市州县区网站
  • 站点地图
  • 主办单位: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承办单位: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电子政务中心)
  • 协办单位:湖南日报社
  • 备案号:湘ICP备05000618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302000524 网站标识码:430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