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拆旧复垦要抓紧啊,必须在开学前搬进安置房,方便你家小飞飞上一年级;山上的黄金贡柚和核桃树,要多去看看,天热要注意抗旱防虫;你头上这个疱,趁早检查,不能再拖啦……”走出贫困户龙中华家,他像是还不放心,又折回去重复叮嘱一番。
8月23日上午8点,会同县坪村镇木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杨桂顺,像往常一样,背着挎包,骑着摩托,趁村民们赶早工回家吃早饭的时间挨家走访。这一天,他要走完5户贫困户和相邻的7户非贫困户。每到一户,他拉着家常嘘寒问暖时,不忘插入扶贫政策的宣传。龙中华拍着胸脯着说:“杨书记,感谢你经常来看我,村里灯、路、坝、渠都搞好了,工作队的好和你宣传的扶贫政策,我都记在心头了。”
杨桂顺,48岁,小个子,100余斤,精瘦型,善言谈,不爱笑。会同县工商联工作人员,2015年5月驻木臻村担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木臻是块最难啃的硬骨头”。木臻村位于会同县北城郊6公里,支柳铁路、包茂高速、209国道傍村而过,区位优势明显,耕地、林地丰富,但全村842户2709人中仍有162户596人,因灾祸、病痛或自身动力严重不足成为贫困户。贫富差距大、利益分配太敏感,加之2016年木臻村由原木臻、万宜两村合并而来,2017年村两委换届,村情复杂,木臻看似富有,实则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第一书记就得当好班长,带好队伍。”杨桂顺一面牵头建立村干部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岗位目标考核;一面按照“提高基层干部统筹发展能力、依法办事能力、服务群众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每周一次给村干部做培训;同时,多次组织村党员、干部、群众到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搞得较好的地方参观考察。渐渐地,班子队伍凝聚力强了,视野宽了,观念也新了。
原木臻园艺场附近有地300余亩,地势高低不平,交通水利设施滞后,耕作难度大,很多村民放弃了耕种。杨桂顺组织村两委班子讨论后,召开村民大会商议,以5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修复和扩建园艺场。一方面盘活现有资源,对接附近水果市场,增强村集体经济;另一方面解决闲置田地难种难收问题,让村民从土地流转中直接获益;同时构建利益联接体系,将生产经营收入按入股资金比例进行分红。2016年12月,杨桂顺整合后盾单位帮扶资金20余万元,统一租地,免费发苗,统一技术管理,建立起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再吸纳村民自由入股。目前集体果园有黄金贡柚30亩、黑老虎20亩,全村162户贫困户无偿参与分红;其余250余亩为村民分散所有。果树丰产后,预计年均发放务工薪酬20万,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收20万元以上,贫困户每年可获分红收入。
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是基础,经营管理是关键。杨桂顺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一方面将闲置的集体山地、经济林地、集贸市场等,以租赁等方式盘活,2017年,全村该项收入增加5万元;另一方面加大阳光理财力度,拒绝浪费,防止腐败。
风清气正,村民意见也少;贴心帮扶、嘘寒问暖,村民的认可度高了。
“以前我最怕走访,现在我喜欢走访。”杨桂顺说,刚驻村时,不管是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都有怨言,反映的问题大箩筐。每次他都耐心倾听,认真记录,回到村部,立即召开会议,商量解决方案。
两年多过去了,事无巨细,杨桂顺经手处理的问题约1200余条。如今走到村民家中,杨桂顺感受更多的是理解支持与称赞。
“我失去了一个亲人,又多了一个亲人”,65岁贫困户彭友生抹着眼泪说。2016年,彭友生在外工作的儿子意外身故,老年失独,老俩口陷入悲痛,老伴杨晓梅气坏了身子,患上缺铁性贫血症。杨桂顺提议,并按程序把两位老人纳入低保贫困户,并且每过几天,他都会带点东西上门看看老俩口的生活情况。2017年,彭友生骑摩托出车祸,轧断了脚掌筋,杨桂顺迅速将他送到医院,后来组织村干部前往看望。
杨桂顺一方面带工作队加强对贫困户的走访,了解情况,解决困难,增进感情;一方面由村干部带队,利用晚上时间,分片上门走访问题集中的非贫困户,给他们算算收入账,给他们讲讲扶贫政策给村里带来的变化,路修宽了,路灯装上了,村部修好办事方便了,自来水接到户上了,水渠机耕道修到田间去了……
近年,木臻村硬化道路20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10盏,新修灌溉水渠6公里,新建果园300亩,已实现119户483人脱贫,村民认可度92%以上,计划今年脱贫33户89人,实现全村出列。同时,杨桂顺抓住“万企帮万村”机遇,积极对接企业,为村里建设争取会同县隆诚置业15万元、湖南省广西商会35万元共5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
“儿子去年考上大学了,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妻子去年从蒲稳调到城镇了,也不用操心她上班不方便了;父母年纪虽大,但都有退休工资,生活有着落;岳父母那边也有亲戚带管着……”在杨桂顺口中,自己家里的生活很轻松,不用劳心费力。县扶贫办要求每月工作22天,住村15天,他却说,这是对队员的要求,自己是第一书记、队长,脱贫攻坚是大事,家里没有什么事,天天都可以在村里,哪怕再瘦一身肉,也要啃下硬骨头。
而妻子王湘梅的话中却透着辛酸:“两年多来,他很少回家,每个月在家吃饭不超过三餐,都不知道他在村里吃得怎么样,人越来越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