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常用的中药材,它的根茎可药食兼用,既可作为滋补保健品食用,幼苗也可作山野菜食用。2013年,桂阳县外出务工返乡的村民程朝清尝试在荒山荒田种植玉竹,平均每年有1.5-2万公斤的收成,每公斤价格约为5.6元,年收入可达10万多元。2014年,他发起成立桂阳县湘嘉佳药业公司,建起了年加工能力2000吨以上的玉竹加工厂,并带动周边村里几十户村民种植玉竹,由他负责收购,由于增收效果明显,全乡很快就兴起了玉竹的种植热潮。2016年,桂阳县委县政府通过筛选,将湘嘉佳药业有限公司玉竹种植加工项目列为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支持企业建成600亩的玉竹基地,帮助2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种植玉竹实现脱贫,玉竹已经成了该乡主导产业。
一是资产收益帮扶模式。项目联结带动桥市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50户375人,帮扶期限5年。省级投入的100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25万元作为购买企业的技术服务费,75万按每人2000元平均分配到贫困户,委托湘嘉佳药业有限公司发展玉竹种植和加工产业,公司每年按16.5%的比例给贫困户分红,连续分红5年后再退还75万元本金,贫困户每年每人可分享收益330元,加上约定返还的本金每年400元,贫困户年人均收益730元。帮扶期结束后,在企业务工的贫困户大多数可掌握玉竹种植技术,可自行独立耕种,由企业继续负责种苗提供、技术指导和产品收购,能够实现稳定脱贫。
二是小额信贷帮扶模式。项目帮扶的150户贫困户中,有63户贫困户与公司签订了分贷统还协议,每户贷款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入股公司,合计入股资金315万元。公司承诺每年按8%保底分红,连续分红3年,贫困户户均可获得保底分红效益4000元/年。3年后由公司按照协议偿还贷款本金。
三是其他收益帮扶模式。一是土地流转收益。在企业的带动下,桥市乡兴起了玉竹种植热,有36户贫困户将102亩土地流转给企业统一耕种,租期约定为10年,取得每亩每年200-300元不等的土地流转收益,平均每户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收入1000元左右。二是务工帮扶。有27名贫困户在基地除草、施肥,人均日工资在120元以上,每年工作约3个月,可获得务工收入9000多元;13名贫困户在加工厂务工,人均日工资在150元以上,每年工作五个月,每人可获得务工收入20000多元,企业每年为贫困户发放工资66万元。三是直接帮扶。全乡有91户贫困户在基地的示范带动下,掌握了玉竹种植技术,自主种植玉竹309亩,由企业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种苗,并按2.8元每斤保价收购,解决了贫困户自主种植的后顾之忧。野鹿村贫困户吴龙付说,“我自己种了6亩玉竹,去年第一年获得种植收入6000元,今年能采挖2000公斤,按2017年的价格能卖1万元,平时农闲时到程总玉竹加工厂做事,也能赚2万多元,全家脱贫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