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省扶贫办
(2018年9月4日)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紧扣13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2200个贫困村出列、18个贫困县摘帽的年度目标,奋力攻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来势较好。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家毫书记、达哲省长先后召开脱贫攻坚会议20多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指示,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意见,推动解决共性难点问题,实行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书记、省长“双组长制”。分管省领导乌兰副书记、忠诚副省长直接调度指导,全力推进工作落实。向群常务副省长、桂英副省长等其他省领导履职尽责,扎实推进分管领域扶贫工作。省级财政配套安排专项扶贫资金38亿余元,较上年增长13%,高于中央增幅。
二、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深入推进。省委、省政府印发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由省纪委、省扶贫办牵头,集中解决6个方面28项突出问题。4月上中旬,20位省级领导带头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分赴40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深入贫困地区解决群众问题”专题调研,发现并推动解决了一批具体问题,得到中央巡视组的充分肯定。分片区召开作风建设推进会议,突出抓好正面典型宣传和负面问题处理管控。扩大常态化联点督查范围,36名省领导带队开展常态化联点督查达143人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部在业务处室加挂本单位扶贫办牌子。今年来,全省共执纪问责脱贫攻坚作风不严不实的干部2800多人次,对2名脱贫攻坚工作不力的县委书记进行了免职处理,对2017年扶贫成效考核排名靠后且问题比较突出的2个市州和12个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进行了约谈。8月25日,省纪委傅奎书记代表湖南在全国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三、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整改扎实有效。4-6月,以中央考核指出的问题为主线,从严制定整改方案,举一反三,全面查摆、全面诊断、全面整改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截至6月30日,中央层面指出和我省查摆的个案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涉及体制机制和政策落实等方面的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进展。国务院督查组对此给予充分肯定。7月下旬中央巡视组和国务院督查组向我省反馈脱贫攻坚问题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研究部署整改意见,强力推动整改落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迅速下发问题清单,制定集中整改方案,组织各级各有关部门持续抓好整改,实行一周一调度。目前,中央巡视和督查反馈的28个个案问题已整改到位,9个涉及体制机制的问题整改正有序推进。
四、 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攻坚力度,2月7日在湘西自治州召开会议,推进政策举措落实落地。突出18个县脱贫摘帽工作,5月16日在长沙召开脱贫摘帽工作调度推进会,7月31日又在石门县召开了现场观摩会议。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确定贫困地区七大特色主导产业,建立县级产业扶贫项目库,强化利益联结,拓展销售渠道,推进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组织10所高校与9个贫困县签订“以购代捐合作框架协议”,并将这一模式逐步扩大到国有企业。加大扶贫小额信贷到户贷款力度,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1-7月新增扶贫小额贷款16.3亿元,截至8月10日逾期贷款率0.69%,风险总体可控。‚开展“春风行动”,开发生态公益性扶贫岗位,促进劳务协作和就近就业。1-6月累计培训贫困家庭“两后生”3.34万人次,42.9万人享受了各类就业扶持政策。ƒ全面整改易地扶贫搬迁超面积、超负担等问题,核减搬迁对象3.2万人,截至8月底,开工建设住房5.5万套、开工率99.2%,建成住房1.6万套、建成率28.1%,搬迁入住3.6万人、入住率17.7%。„精准核实存量危房,大力实施差异化补助,截止8月20日,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开工户数13.27万户,竣工8.47万户。其中18个计划摘帽县开工率达到96%,竣工率达到62%。…全面排查教育助学政策落实情况,加大“三帮一”控辍保学力度,研发教育精准扶贫“一单式”信息服务系统,在炎陵、麻阳等27个贫困县加快推进“芙蓉学校”项目实施,省财政安排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省级专项奖补资金10亿元,春季职业教育补助12万人。†实施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全面实现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形成了湖南“七统一”模式;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四类9种大病救治率达到96.5%以上,超额完成国家规定达到90%的目标。‡组织农村低保清理整顿“回头看”,确保应兜尽兜。聚焦贫困老年人、大病患者、残疾人等特困群体,每个村设置1名兼职民生协理员,协助解决切实困难。同时,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五、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根据中央精神,起草了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调整脱贫摘帽滚动计划,对剩余216万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逐户逐人明确了帮扶措施。开展建档立卡动态调整,全省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31.7万人,新纳入贫困人口10.5万人。启动建设扶贫数据共享共用平台,开展部门间数据比对9次,推动解决扶贫数据信息不全不准、录入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启动新一轮驻村帮扶,出台驻村帮扶“二十一条”,全省共派出17733支工作队,其中向12163 个贫困人口在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增派了10813支驻村工作队。加强项目资金监管,规范“两卡两折”管理使用,完成2018年11.5万个涉及540亿元的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加强跟踪督办,及时核实整改了国家审计署反馈的问题。分层级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干部攻坚能力,7月份在省委党校举办了四期党政领导干部扶贫培训班,今年全省已完成各类干部培训41.4万人。8月7日,国务院扶贫办反馈对我省2017年度脱贫摘帽验收评估情况,5个国贫县综合贫困发生率均在1%以内;错退率均为0;漏评率除中方县为0.07%,其余均为0;群众满意度普遍在93%以上,其中石门县和中方县在96%以上。
六、攻坚合力进一步增强。省人大组织开展扶贫条例执法检查,省政协深入开展“更好推进我省产业扶贫”专题调研,省军区积极组织驻湘部队参与脱贫攻坚。省纪委监委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省委组织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典型经验被国务院扶贫办推介,省委宣传部积极邀请中央主流媒体、组织省内各大媒体深度报道脱贫攻坚,省委统战部积极协调非公经济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其他有关部门发挥自身优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签订湖南、山东协作协议,湘西自治州与济南市对接力度明显加大;推进浙江安吉捐赠古丈县白茶项目,双方签订了茶苗捐赠协议;启动长沙市“四区”对口帮扶4个深度贫困县活动,省内对口帮扶和“携手奔小康”力度全面加大。总结推广永州“四扶四建”、株洲“星级评定”、岳阳“移风易俗”等激发内生动力典型做法,推出脱贫攻坚“群英谱”,谭艳林、肖冰、周秀芳、龙秀林、江永县入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建议名单。
尽管年度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但脱贫攻坚形势逼人,问题不容忽视。党中央、国务院就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作出全面部署,将贫困县脱贫摘帽验收的主体责任下移到省一级,9月份开始将对各地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开展常态化约谈。从我省工作来看,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还不够平衡。部分基层干部还存在畏难情绪、厌战情绪、急躁情绪,部分地方稳定脱贫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少数地方资金监管还有待加强,部分群众还存在等靠要思想。尤其是,防范化解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压力增大,非贫困群众攀比心理客观存在,涉贫舆情时有发生,还需要我们步步为营、久久为功,精细精准抓好各项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强化“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以加强作风建设为根本,聚焦脱贫质量,下足绣花功夫,坚决打好脱贫攻坚年度战役。一是加大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力度。突出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作为、乱作为等重点问题,旗帜鲜明地树立起抓落实、促攻坚的导向。强化执纪监督问责,抓好“以案促改”,提升作风建设实效。9月5日召开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罗霄山片区推进会。二是持续抓好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整改。聚焦中央巡视和国务院督查组反馈的扶贫问题狠抓落实,同步对前段已经整改的问题开展“回头看”,防止反弹回潮,务求整改实效。三是坚决完成年度目标。抓紧出台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继续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跟踪调度1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各项工作,突出抓好产业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等重点工作,妥善防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9月份召开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脱贫攻坚推进会。四是夯实脱贫攻坚基础。抓紧修订完善贫困县退出验收实施方案和脱贫攻坚年度考核方案。跟进做好问题整改涉及贫困对象调整后的扶贫数据录入更新,建好用好扶贫数据共享共用平台和“三落实”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在抓好2018年项目库建设的基础上,推进2019年、2020年扶贫项目库建设。五是凝聚脱贫攻坚合力。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加快推进合作项目落地。深入推进“互联网+社会扶贫”,稳步提高“中国社会扶贫网”的覆盖面、活跃度、精准性和影响力。认真筹备10月30日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大会和“10.17”社会扶贫日系列活动,开展“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百名最美扶贫人物”评选。坚持扶贫、扶志相结合,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能力。加强扶贫宣传,抓好舆情防控,为打赢全省年度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