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大班额是全国、全省明确的重大民生工程,湖南省把消除大班额列入今年全省1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全市消除中小学大班额工作、特别是消除中心城区大班额工作得到有序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前期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提高认识,切实强化组织领导。早在2017年4月,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意见》(益发〔2017〕5号)、《益阳市中小学校消除大班额实施计划(2017—2020年)》(益办发〔2017〕12号)。文件明确要求:益阳市到2018年底前将全市66人以上超大班额的比例控制在5%(2018年省政府要求控制在2%)以内,之后不得新增超大班额,到2019年全部消除;到2019年底前将全市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控制在10%以内,到2020年全面实行按标准班额办学。2017年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起始年级招生不得出现大班额现象。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消除中小学大班额工作,成立教育强市办,专门负责消除大班额的日常工作。20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5次消除大班额工作专题会议:3月5日,市长张值恒主持召开消除中小学大班额工作专题会议;3月22日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与各区县(市)委、政府签订了消除大班额工作责任状,明确了各区县(市)消除大班额、超大班额的具体年度工作任务,并明确了考核奖惩措施;4月28日,召开全市消除大班额推进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压实了责任;5月31日市委书记瞿海主持召开了消除大班额现场调度会,要求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主动服务,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年度任务落实到位;7 月 28 日,市长张值恒主持召开了关于中心城区中小学招生工作专题会议,要求中心城区中小学校招生要严格执行消除大班额的相关政策规定,处理好中心城区校招生问题,坚决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消除大班额工作任务。瞿海书记对市强市办发出的7期督查通报及时作出了批示。市委、市政府还多次专题研究消除大班额工作,并就中心城区消除大班额中遇到的矛盾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了多次协调会,及时化解工作难题。
为了确保工作进程,市政府加强了督促检查。5月底,市政府领导带队对各区县(市)消除大班额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督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9月11日开始,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教育局、湖南城市学院等单位组成督查组,对各区县(市)消除大班额工作组织现场调查考核。下半年,市监察委、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还将对各区县(市)消除大班额工作组织考核。
各区县(市)委、政府均高度重视,将消除大班额工作列入了今年的重点民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宣传,根据实际制定了消除大班额问题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对涉及大班额的学校制定了“一校一案”,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全力保障消除大班额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二)加快建设,全力扩充城镇学位。2017年1月,益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益阳市中心城区“十三五”普通中小学校用地及建设专项规划》(益政办发〔2017〕2号),中心城区学校建设实施“四建五促十二扩”工程,21个项目规划投入18.78亿元。 全市2017年—2020年规划中小学建设项目共87个,规划投入资金43.9亿元,其中2017年已竣工7个,新增学位3950个。为消除大班额,截止2018年9月新建成学校17所、新增班级372个,新增学位21118个(小学13122、初中7996);改扩建学校60所、扩班227个,盘活存量学位17795个(小学13155、初中4640),其中中心城区的赫山紫竹学校、高新区碧桂园玉潭小学、资阳长春经开区中学、资阳三益小学二期、资阳万源学校已如期建成投入使用;共计投入资金136434万元(其中赫山区22893万元、资阳区16600万元、安化县4684万元、桃江县34252万元、沅江市44450万元、南县13505万元、大通湖区50万元)。
三是积极分流,加快大班额消除进度。2017年秋季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起始年级招生严格控制在55人以下,全市大班额和超大班额共减少1191个。2018年各地积极消除大班额,至秋季开学共扩班(含起始年级新增)831个,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班级数达到8776个。各区县(市)通过新建学校、校内校际分流、盘活存量就地消除等办法,截止9月10日全市消除大班额997个,其中超大班额921个(赫山区271个、资阳区66个、安化县277个、桃江县155个、沅江市117个、南县35个)。目前全市还存在大班额1020个(赫山区287个、资阳区90个、安化县442个、桃江县100个、沅江市5个、南县95个、大通湖区1个),占比11.6%。其中超大班额108个(其中赫山区48个、资阳区11个、安化县24个、桃江县8个、沅江市0个、南县17个、大通湖0个),占比1.2%,已完成年度工作任务。2018年秋季起,各地基本坚持按标准班额(小学每班45人、初中每班50人、高中每班55人)招生编班。
为了顺利完成消除大班额工作任务,各区县(市)根据各地各校实际,积极出台相关措施做好学生分流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下,各涉及大班额的学校组织召开了行政会、班主任会、任课教师会、家长座谈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分班摇号工作方案。根据班级人数、学生性别和学业成绩科学分组,师资配备在摇号前公示。学校邀请家长代表、区县教育局蹲点领导、学校纪委、工会、公安干警、媒体记者全程监督,全程监控录像,确保摇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通过这一系列工作,各地分班、分流工作基本平稳有序。
四是补充教师,努力优化队伍结构。2018年秋季,全市计划补充教师1966名,截止9月10日,已补充教师1900名(赫山区计划320名实招353名、资阳区计划150名实招99名、安化县计划510名实招509名、桃江县计划328名实招344名、沅江市计划321名实招301名、南县计划253名实招237名、大通湖区计划84名实招57名),其中正规师范类毕业生947人。临时聘用教师2191名(其中小学1792名、初中399名)。为加快本土化教师培养力度,2017年起,我市启动了市级定向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与湖南城市学院合作培养,2017年招生319名,2018年计划招生374名。2018年全市初中起点定向培养师范生计划达到723人,高中起点定向培养师范生计划为100人。
五是规范招生,引导中小学生合理流动。在2017年下发的《益阳市中小学招生工作十条禁令》基础上,今年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招生管理做好消除大班额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市各中小学校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引导学生合规合理流动。各区县(市)相应出台中小学阶段学校招生办法,严格遵循“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特别是学位紧张的中心城区,严格入学年龄条件(2018年秋季一年级招生对象原则上为招生区域内当年8月31日止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分类设定招生批次(根据学位实际,按“有户有房”“有户无房”“有房无户”“无户无房”分类设定招生批次),合理调整招生范围,规范学校招生秩序,严明招生纪律,严禁违反划块招生政策“写条子”“打招呼”等行为,有效杜绝因学生流动而造成新大班额的出现。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学位不足。部分城镇学校供不应求,部分生源爆满的学校不得不挤占功能室才能消除现有大班额,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城镇小学二年级及初中八年级去年本已按满额招生,今年部分回乡就读的学生一时难以插班入学。部分家长因对消除大班额政策理解不透彻,不愿意中途分班,今年暑假因学校分班分流、学生入学难造成的群众上访事件多起,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二)建设不快。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新增学位项目共有87个,建设资金普遍存在较大缺口,致使部分学校项目建设进度相对滞后。加上建设主体、设计单位、项目学校、施工单位、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沟通不畅,一些项目学校建设拆迁困难大,部分建设学校预计按期投入使用有困难。部分区县(市)因融资政策调整受到较大影响,相关建设项目不得不在原计划基础上分类调减规模或暂缓建设。
(三)教师不够。尽管近年补充教师力度加大,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因消除大班额扩班所需师资仍然非常紧张,必须增加一定数量临聘教师或超标准增加教师工作量才能勉强维持正常教育教学。2018年秋季全市新进的1900名教师中,其中正规师范类毕业生仅有947名,占比49.8%。全市仅沅江市没有临时聘用教师。
三、下阶段主要工作措施
1、进一步提高对教育工作的认识。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消除大班额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难题,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统一认识,重视教育,重视民生工程。
2、进一步统筹城乡学校发展。城镇大班额问题既是大班额学校自身积压的问题,更是县域内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要从根本上缓解这一矛盾,让大班额学校消除方案更加精准,就要督促区县(市)进一步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加快城乡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到2020年全市95%以上的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有效缓解进城择校和插班的压力。
3、进一步加快城镇学校建设。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管委会)在进行新区开发、旧城改造时,要按《湖南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以及国家和省有关学校建设的标准要求,配套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规划建设5000人以上居民住宅区的,应当规划配置幼儿园、小学;规划建设30000人以上居民住宅区的,还应当规划配置初中。各区县(市)要努力落实投入资金,尽快启动义务教育阶段新建项目建设,不断扩充新学位,完善功能室等办学设施。对于在消除大班额工作中办学设施不全的新建学校、不得已挤占功能室的学校、分流后临时增设的教室等,各地各校均努力按照办学标准尽快完善办学设施,优化教学条件,保证正常教育教学需要。严格按照《益阳市中心城区“十三五”普通中小学校用地及建设专项规划》实施,重点做好“四建五促十二扩”建设工作。赫山区桃花仑小学是赫山矛盾的焦点,要尽快启动原市图书馆工程建设,确保明年秋季新教学楼投入使用。抓紧建设丁香小学,确保明年秋季开学使用。尽快启动赫山一小等学校建设工程,确保明年消除大班额需要。
4、继续加大教师补充与合理调配力度。今年新进教师中师范类毕业生为947名,仅占49.8%,另有50.2%的非师范类毕业生专业知识不过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因此各地要继续增加定向培养师范生数量,同时尽快启动益阳师范升格师专的建设工作,尽早培养更多合格中小学教师。全面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启动“县管校聘”改革,加快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统筹调配城乡教师。出台相关政策,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5、严格落实中小学招生规定。要督促各区县(市)严格执行“就近入学、划片招生”政策,严格控制择校、择班,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执行,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各地要尽快制定出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招生门槛的过硬政策(省厅检查通报我市学生的城镇化率比人口的城镇化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3.68%,如安化县东坪完小辖区外招生达50%,赫山区海棠中学辖区外招生达43%),有效限制无序进城择校学生。
6、进一步加强宣传,强化社会沟通。各地各校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及家长对消除大班额政策的宣传解释,求得全面理解和支持。加强沟通,做好协调。对开学前学生分流过程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进行进一步跟踪,分班定人做好相应沟通工作,确保师生和家长心绪稳定,乐意接受学校安排。特别是有后续承诺的学校做好节点提醒,及时兑现承诺。
7、切实加强督查,落实问责。市、县人民政府要组织开展消除大班额工作督查,及时通报各地消除大班额工作情况。要不断完善县、校方案,努力化解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要坚决杜绝不符合条件的违规择校,杜绝新的大班额出现。对违反相关纪律的单位和个人,按益阳市违规招生“十条禁令”予以查处。
益阳市教育局
2018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