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实体经济振兴
1-9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7.1%,比全省比均水平6.9%高0.2%。(1-10月份数据未出)
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比全省平均增速10.1%高0.3个百分点。(1-10月份数据未出)
(二)创新引领能力
1-6月,全市规模企业研发经费投入8.57亿元,完成省定任务的45.5%,较去年同期增长30.6%。(由于R&D经费只做年报统计,没有月份、季度数据 )
1-9月,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3.93亿元,增速15.82%。(数据只有季报)
(三)开放崛起水平
1-9月,完成进出口额4349万美元,同比增长24.7%。利用外资3922万美元,同比下降5.97%。(1-10月数据未出)
(四)财政收入质量
1-9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45亿元,增幅6.22%,为按省定目标(6.5%)计算的全年计划的75.86%,超序时进度0.86个百分点;地方收入非税占比33.41%,较上年同期降低9.11个百分点,降幅超省定目标(6个百分点)3.11个百分点 。(1-10月数据未出)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实体经济振兴方面
1、强化责任落实。2018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目标为7.5%、新进规模工业企业任务数目标为135家。市委、市政府把目标任务分解到了各县市区和怀化高新区、怀化经开区,并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结果还将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同时明确,对新进规模工业企业奖励10万元,对各县市区工业主管部门奖励5万元/户。
2、强化运行调度。今年以来,通过召开会议、文字通报、约谈等方式,强化了对重点县市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力度,对全市总量排名前三位的县市区以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后三位的县市区进行重点监测和调度;对电力行业实行实时监测,提前预估增长态势,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辰州矿业、五强溪水电站、台泥水泥和骏泰等重点企业,加强了生产要素调度,保障企业高效运行、增产增效。
3、强化要素保障。为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市县两级政府(市政府按每kwh补贴2分钱、县级政府按每kwh不低于3分钱的标准)对全市部分大工业用电企业给予用电补贴,去年市、县财政分别补贴2800万元、4300万元。2018年4月12日,市政府办又下发了《关于对全市部分大工业用电企业继续给予用电补贴的通知》(怀政办发〔2018〕10号)文件,继续对铁合金、化工、纺织行业用电进行补贴。
4、强化精准帮扶。今年继续推行市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选派了30名懂经济、作风实、能力强的处级干部作为特派员,进驻30家骨干工业企业进行帮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在做大做强、要素保障、科技创新、拓宽市场、降低成本、发展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实施了质量品牌服务、惠企政策服务、产业招商服务等三大行动,推行了问题挂号销号、联席办公会议等机制,成效明显。积极抓好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培育,对全市达到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条件的企业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弄清底数、明确目标,在已经将新增200家任务分配至各县市区(园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到具体的行业企业吗,同时大力宣传和发挥好《关于促进我市内贸流通发展的十条措施》对于限上企业培育的支持措施,激励限下企业转限上企业和调动个转企的积极性。组织举办好武陵山健康产业博览会、湖南(怀化)国际汽车博览会等重点展会,支持引导各县市区、重点商贸流通企业举办形式多样的展会和促销活动。
5、强化招商引资。以抢抓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重大契机,成立了6个驻外招商小组,赴北京、上海、杭州等6个发达城市招商。成立了工业招商小组,赴发达城市重点开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招商活动。
(二)创新引领能力方面
一是构建“大科技”格局。5月23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怀化市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2018-2020年)》,通过“大整合”“大投入”“大联盟”“大突破”“大统计”五方面举措,着力构建“大科技”格局,努力实现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人才链、价值链“五链”融合,推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
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分两批进行,首批我市推荐27家企业新申请认定,力争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5家左右,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50家以上,到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力争达到300家。同时,大力推动高新技术领域企业进入统计范围。一季度全市入统高新技术企业273家,力争全年推动150家规模以上企业进入高新技术领域统计,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比例超过60%。省统计局每年年底集中批复一次,目前已对县市区、高新区、经开区科技部门作要求,发动辖区内高新技术领域企业进入统计范围。
(三)开放崛起水平方面
1、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精心组织好2018湖南—长三角经贸合作洽谈周等系列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主动对接一批500强企业和项目。切实加强对县市区(园区)、产业招商小组、驻点招商联络处的调度,增强招商引资成效。完善重大项目“一事一议”推进机制,建立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台账并强化调度、通报、考核,切实提高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和资金到位率,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00亿元、新引进10个以上500强项目。
2、打通”大通道”,引导企业“借船出海”。开行好怀新欧国际班列。进一步发挥和放大海关、外贸综合服务体等开放型平台作用,引导更多企业回怀、在怀办理报关手续。大力培育外贸本土龙头企业和新的增长点,着力支持指导湖南云箭集团、奇力新电子、向华电子等重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大力组织引导我市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助推企业和产品“走出去”。
(四)财政收入质量方面
1、分解收入目标。《怀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的通知》(怀政办函〔2018〕30号)下达了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并将收入任务分解到县市区和三部门,同时将省定的非税收入限额分解到各县市区。拟定了怀化市2018年财政收入增长方案和经济指标任务分解的线路图,将全年收入任务分解到税种、行业、重点征收单位,将征管责任落实到领导、征管单位、征管人员。
2、强化税收征管。优化环境强征管,建设财税综合信息平台,形成护税、协税合力;创新手段强征管,完善综合治税、以房管税、以地控税三大平台;改革机制强征管,完善重点税源监控机制、零散机遇税收监管机制、流失税收稽查机制,建立制度约束平台。
3、着力税源培植。聚焦两大战场(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主攻“四大产业”(现代商贸物流、生态文化旅游、医药健康、绿色食品),推动经济有质量发展,夯实财政可持续增长基础;将税源培植与城市扩容提质、园区三年倍增和“三大攻坚战”结合起来,使其成效在财源建设上逐步显现;制定税收增量激励政策,用政策“洼地”留住税源,回流税源。
4、加强收入调度。按照全年目标与序时要求,处理好增速与进度关系,把握好税收与非税入库节奏。坚持高频调度、按月通报、季末约谈制度。财政部门半月一调度,政府分管领导一月一调度,行政首长一季一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