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常德市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产业立市,开放强市”战略,强力推进产业立市三年行动,高质量发展工作扎实推动。6月20日,市委七届五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常德市委关于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议》,明确了我市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指引,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与重大举措。
一、工作举措
(一)坚持提高经济指标与提高幸福指数“齐头并进”。近年来,常德市抢抓发展机遇,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在全省位居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5年前翻一番,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注重分好“蛋糕”。切实加大民生投入,大力推进脱贫攻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民生工程,让全市人民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坚持创造金山银山与保护绿水青山“相提并论”。充分发挥好山好水好风光的优势,大力发展壮大美丽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努力把美丽变成财富、增长动力、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把文化旅游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抓,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着力打响“世外桃源”旅游品牌。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行动,持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和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好成为常德的亮丽名片。
(三)坚持推动城市建设与壮大城市产业“携手并肩”。深入抓好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大力推进以路改、水改、棚改和绿化、美化、亮化、数字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建设,不断优化城市管理,城市的承载能力和宜居程度大幅提升。同时,坚持以城市为载体,规划建设一批产业新城、城市新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常德吸引了大批战略投资者,商贸物流、信息技术、文化体育等产业蓬勃发展。
(四)坚持厚植发展优势与补齐发展短板“双向并举”。立足农业大市的产业基础,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建成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立足传统产业基础,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烟草、工程机械、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走出低谷,迎来新发展。突出补齐交通短板,着力加强对外通道建设、市域路网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智慧交通建设;突出补齐开放型经济短板,主动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
二、工作成效
(一)实体经济稳中有进。1-5月,全市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165.8亿元,增长10.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6%,与全省平均增速持平,排名全省第四,是五年来同期最高排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9亿元,增长11.2%,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总量排名全省第四,增速排名第三。
(二)创新引领能力增强。一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8.1亿元,增长12.1%;1-5月,全市专利申请量2084件,增长94%,其中发明专利704件,增长169.7%,专利授权量836件,增长48.5%。
(三)开放崛起步伐加快。1-5月,全市利用外资56326万美元,完成全年进度的47.3%,增长11%;实现进出口总额32.2亿元,增长11.5%。
(四)财政收入质量提升。1-5月,全市地方收入中非税占比为34.76%,比上月下降2.5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9.9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市州平均水平(35.35%)0.59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五,比上月上升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