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湘潭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水务局通过周密部署、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措施,强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普及和农村饮水精准扶贫工作,项目进展顺利。现将2018年1-9月承办的省重点民生实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湘潭市2018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已全面展开,并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对1.06万受益贫困人口的年度考核指标进行了分解,其中:湘潭县0.394万人、湘乡市0.666万人。截止9月底,已完成市级实施方案、考核评分办法的编制下达,湘潭县、湘乡市已完成县级实施方案的编制,并将年度任务分解至具体工程项目。
目前,湘潭市2018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所有项目已开工建设,已完成总投资1153.02万元,工程进度83.1%。
二、工作措施
1、高位推动,强化工作主体责任。一是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逐级签订责任书,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二是强化主体责任。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分级负责”原则,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责任人和部门责任人抓好项目管理协调工作,对项目实施情况采取“一月一协调、一季一督查”的工作机制,对思想认识不高,宣传发动不力,工作措施不到位,进度不快的地方和单位进行全市通报并严格问责,确保完成各考核任务。
2、创新机制,推进统筹城乡供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强力推动我市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按照《湖南省“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实施指导意见》中“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工程管理专业化”、“利用可靠大水源,建设规模大水厂,构筑骨干大管网”的指导思想,整体推进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启动了全市城乡统筹供水项目,并将湘潭县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列为省重点民生实事考核项目。目前,湘潭县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其他各县市区政府作为为第一责任主体,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按照“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原则理顺辖区内融资、建设、运营、监管等机制体制关系,根据市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统筹推进辖区内城乡统筹供水工作。
3、建管并重,工作质量长效提升。一是着力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强化技术力量,严格设计单位准入,规范前期工作程序,加快项目审查批复,保障前期工作进度、深度和质量。二是着力抓好水源、水质保障等工作,注重方案比选论证,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大力推进规模化集中供水和城镇管网延伸工程建设。三是着力抓好工程建设和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工程“四制”,对重点工程、关键环节实行现场驻点;对任务较重、进展较慢的项目,明确专人盯办督办。四是着力抓好农村自来水建设项目建设开工前、竣工验收前、违纪违规查处情况的“三公示”制度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工作机制,确保饮水安全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4、强化监督,确保实事发挥实效。今年以来,多次组织开展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专项督查行动。督查组采取实地查看、检测水质、集中听取情况汇报等方式,对项目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拨付和历年已建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就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向每个检查单位进行反馈。针对专项检查,组织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回头看”、 安全生产责任检查、项目后续管理上下联动整改及调研等多项行动,对已建工程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实事办实,实事办好。
5、加大宣传,营造社会良好氛围。积极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提出的专题建议、提案,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讲清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思路、规划布局。并以此为契机,加大宣传报道。今年1至9月,先后在湘潭日报专题报道2篇、市水务局门户网站采稿10篇。并将市级实施方案、考核评分办法、项目分布清单通过市水务局门户网站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项目完成后还要经统计部门评估认定,确保资料数据真实性。
三、工作成效
1、水质检测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从2016年开始,我市4处(市本级、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具备有40多项水质检测能力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已按照相关规定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开展常态化巡查及重点督查,2018年以来已开展抽检抽验7批次,取样256个,圆满完成了水质检测任务,为我市农村饮水水质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另外,我市所有较大规模水厂均配备了9项水质检测设备,各供水企业水质自检能力逐步提升,根据饮用水卫生监测显示我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进一步巩固。我市确立了今年内解决所有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的总目标,根据市扶贫办的贫困人口名单,组织各县市区水务部门对名单进行了再一次梳理,要求逐个核查饮水安全状况,对还有饮水安全需求的特困人口已全部列入今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实施计划,确保脱贫攻坚不留死角。
3、水源保护进一步完善。今年以来,市水务局全力配合市环保局完成了我市27处千吨万人、8处千人以上规模农村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督促各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主动作为,配合完成水源保护区的整治工作。
4、积极探索“从源头到龙头”运行管护模式。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农村供水工程三化要求,我市正组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城乡统筹供水的工作,拟用三年时间(2017~2019年),综合采取配套、改造、升级和联网等方式,辅以适当新建措施,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饮水安全保障。当前,我市城乡统筹供水进展迅速,全市城乡统筹供水的格局轮廓已经基本形成。在下阶段的工作中,我市将进一步压实责任、明确要求、把握节点,全面完成城乡统筹供水任务,彻底解决全市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让老百姓喝上“卫生水、安全水,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