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于2017年全面启动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两年行动(2017—2018年),提出到2018年让所有农村人口全面喝上“安全水”。2017年全市多方筹集资金8.53亿元(其中争取省以上投资1.14亿元),累计解决76.01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3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962个行政村饮水难成为历史。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怀化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扎实推进。
一、进展情况
2018年度怀化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目标任务是:实施7.9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涉及沅陵、辰溪、溆浦、会同4个县。截止10月底,全市已解决7.9754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为年度任务的100.32%。4县进度分别为会同县100.21%、辰溪县100 %、沅陵县100.15%、溆浦县100.51%。
二、工作措施
1、提高站位,认真履职。一是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纳入市重点民生实事、重点工程、脱贫攻坚等多项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向农村群众的硬承诺。二是明确了项目责任主体,县级政府对行政区域内的农村饮水工作负总责,负责项目确定、资金筹措、建设管理及水质安全等工作。三是市县水利部门实行领导联点指导工程建设制度,对整个工程实施项目全过程管理,包括项目工程的可研规划、工程设计、建设实施和工程建成后的运营管理。
2、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一是通过城乡供水一体化延伸解决一批,采取城市管网延伸、建设加压泵站等措施,基本解决近郊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二是通过区域供水规模化扩展解决一批,尽量整合利用现有骨干水厂实行联网扩建、巩固提升和扩容提质,实现多乡镇(村)一网。三是通过农村供水集中化重点解决一批,对人口居住相对分散的行政村或自然村,按照“多村联体、单村或联组解困”的思路,兴建联村、单村和联组小型供水工程。四是通过农村供水均等化攻坚解决一批,对居住偏僻水源缺乏自然村和农户,采取单户或联户打深水井、建引蓄水池(窖)的方式,解决群众的饮用水问题,尽量将水引入每个农户院内,确保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
3、强化督办,确保质量。一是市县两级建立了发改、财政、水利、卫生联合督导督办工作制度,在项目计划、资金保障、工程质量、水源水质等方面共同推动项目建设。二是开展了专项督查。3月初,由市水利局领导带队,分组对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进度进行了督导。
4、多措并举,筹集资金。各县市区坚持自力更生与上级奖补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一方面通过落实财政配套、整合部门资源,加大群众自筹力度,全力保障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截至10月底,各地通过整合涉农资金等方式,落实资金1.98亿元。
三、主要成效
1、建后管护进一步规范。农村饮水工程维护和管理以县市区为主,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按规定对供水工程进行监管。根据工程建设模式,相应由各责任主体负责工程管理维护。对跨乡(镇)、单一乡(镇)、联村等规模较大的农村饮水集中供水工程,建立农村供水专业公司化管理和用水户协会管理有机结合的体制;对单村、联户供水工程,组建用水户协会,实行用水户参与建设管理的模式;对分散工程,实行政府支持奖补,农户自建、自管。
2、水质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由卫计部门对工程水质进行行政监管,环保部门对水源水也开展了监测工作,水利部门联合疾控部门、水文部门设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对工程水质开展了日常抽检。多部门协同合作,切实保障了广大受益群众能喝上“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