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跳跃的湘江蜿蜒而来,流经衡阳境内,变得越发清澈透亮。
夜晚,江面泛起层层涟漪,倒映出城市的灯光与繁华。12月18日晚,衡阳市河长制工作委员会成员刚刚督查完全市的河长制工作,便踏着灯影,大步流星来到水利局召开会议,就各乡镇、街道工作方案出台,县、乡两级河长办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县、乡、村公示牌设立,水管站河长制等工作开展情况予以归纳总结。
衡阳市位于湘江中游,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全市共有河流515条,10平方公里以上水库湖泊28个。湘江干流在衡阳市境内全长266公里,是全省湘江流域干流最长、大支流最密集、人口数量最多、耕地面积最大的地区,江河保护与治理任务繁重。
高位构架部门联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为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推进生态文明,衡阳市委、市政府将推行“河长制”工作作为“生态衡阳”建设的重点举措。
2月26日,全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会议后,衡阳市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发布了《衡阳市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工作方案》等文件,成立由市委书记周农为政委、市长郑建新为总河长的市河长制工作委员会,由分管副市长杨龙金兼任市河长办主任,委员会成员由市水利局、环保局、住建局、国土局等23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县市区总河长组成;同时各县市区党委书记任第一总河长,县市区长任总河长;乡镇由党委书记任总河长,乡镇长任副总河长,村支部书记任河段长;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市、县、乡三级共任命区域总河长219名;任命分级分段河长2482名,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7月25日,《衡阳市实施河长制行动方案(2017-2020年)》发布,对河长制6大任务进行了细化。9月13日,衡阳市政府召开河长制工作调度会,传达湖南省第一次总河长会议精神,调度重点任务落实情况。10月1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总河长郑建新巡查湘江,并主持召开全市第一次总河长会议。11月3日,衡阳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全面落实全省第一次总河长会议精神,学习贯彻第1号总河长令。
为切实做好河长制工作,衡阳市本级成立了水利局河湖科和河湖与水资源管理中心,承担市河长办日常工作,增加编制17名;12个县市区和3个工业园区的河长办主任由分管县市区领导担任,并成立河湖与水资源管理中心,为副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每个县增加编制8至10名,每个区增加编制3至5名。190个乡镇河长办工作全部由乡镇水管站承担。各部门、各单位依据工作职责,主动对接,凝聚合力,推动了河长制工作开展。全市还全面启动河长制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申报工作,典型带动,全面推进。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大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水资源,像对待生命一样爱护生态环境,使得衡州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综合治理成效初显
“以前湖水臭得让我们不敢接近,现在淤泥全被铲除,湖边成为我们最青睐的锻炼场所。”12月16日,正在岳屏公园晨练的69岁老人张朝华一边跑步一边笑道。
“衡阳市实行河长制以来,岳屏公园黑臭水体焕然一新,西湖公园、平湖公园、生态公园、青少年宫、莲湖广场等7个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据衡阳市水利局副局长肖志华介绍,如今,全市4个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全部关闭;完成175.5万亩农业专业化统防统治和805万亩次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完成400余个行政村垃圾治理。
据了解,目前,全市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与在线监测建设完成率100%,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提标改造建设完成率100%,耒水入湘江口、城北水厂、蒸水入湘江口、熬洲、洣水入湘江口等6个国控断面优良率达98.48%,38个省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97.37%;采砂出让收入上解率100%;衡南县关闭93处非法砂场。衡阳市水利局启动了河道划界前期调查工作;退耕还林还湿建设达739亩,完成率100%。
在专项护河整治行动中,衡阳市本级、7县市和南岳区都成立了河道管理联合执法队,有河道管理专职执法人员300余人,通过建立24小时河道巡逻执法模式,同时加大了对河道岸线、饮用水源和河流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基本实现了“垃圾不入河,入河不出境”。
衡阳重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江南胜景。
一江清水浩荡北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早在2015年10月,衡阳市成立由水利牵头,公安、畜牧、环保、海事等部门参加的城区河道管理联合执法队,负责市城区108公里河道执法工作。联合执法两年来,成绩斐然,非法采砂、水上餐饮、电鱼毒鱼炸鱼等破坏或污染河流的非法行为得到禁止,受到水利部和省水利厅多次好评,2016年被省水利厅评为全省第一。今年10月,全市7县市和南岳区都建立河道联合执法机制。耒阳市成立综合执法局农林水利专业大队,通过“组合执法”“连贯执法”等方式进行有效整治,同时提升了执法效率,得到省政府领导的肯定。
近年来,衡阳市不断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全市14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全部开展规范化管理的活动。衡阳县蒸水饮用水源地成为全省县级模范饮用水源地,被省环保厅推荐为国家模范饮用水源地。同时,洣水全流域打造成国家级湿地,已于今年5月通过国家林业局初步验收。
衡阳市还建立河段长联席会议制度,专门协调上下游、左右岸的同时治理和执法。并建立了河长督办专函制度,对具体的问题以上级河长直接向下级河长发督办专函进行交办,规定办理时间和工作目标,治理成效显著增强。
一江清水向东流。衡阳市正以“河长制”为龙头,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的系统管理,有效修复和恢复河湖生态功能,一个“水系完整、水量保障、水质良好、河流畅通、生物多样、岸线优美”的新衡阳正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