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书院,始建于南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是为纪念理学鼻祖周敦颐而建。公元1050—1054年,周敦颐任桂阳(今汝城)县令,其间“风节慈爱,吏治彰彰”,并在此写下《太极图说》,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其理学理论,被称为“上承孔孟,下启程朱”的先贤。自书院创办以来,汝城人文蔚起,声名远播,享誉国内外。历代名师在此“传道、授业、解惑”,无数仁人志士在此求学、立志、成才。
(内容来源: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人民出版社 )
【基地掠影】
濂溪书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为宋式四合院两层砖木回廊结构楼房,有大小房屋30多间,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整个书院前临秀溪,后倚青山,松涛白云,流水锵然。清代著名作家郭远,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朱良才、李涛等名人曾求学于此。基地增设濂溪广场等配套设施,陈列布展1000多平方米,生动展示周敦颐生平事迹和廉文化内容,使千古书院重放异彩。
【历史寻迹】
周敦颐24岁时,因其舅父的荫子关系,被朝廷任命为洪州分宁县主簿。到任后,该县有一疑案久不能决,周敦颐在解决此案中便初次显示了他的才能,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和你也不能比啊!”
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周敦颐调任南安,担任军司理参军。有个囚犯按律罪不至死,但转运使王逵想判他死刑。王逵残酷凶悍,没人敢和他辩驳,周敦颐依律据理力争,王逵不听。周敦颐就抛下芴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并且说:“像你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方法取悦于上级这样的事,我不干。”打算辞官而去。王逵这才明白过来,囚犯才得免于一死。
1054年,周敦颐调任南昌知县。南昌百姓纷纷称颂:“这就是能弄清分宁县那件疑案的人,我们有机会申诉了。”那些豪门大族、狡黠的衙门小吏和恶少却惶惶不可终日。
熙宁初年,周敦颐担任郴州知州。由于赵抃和吕公著的推荐,他做了广东转运判官,以昭雪蒙冤、泽及万民为己任。巡视所管辖的地区不怕劳苦,即使是有瘴气和险峻遥远之地,也躬亲到访。
周敦颐平生酷爱莲花。他的《爱莲说》流传千古,其中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家喻户晓。周敦颐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君子之风,寄寓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基地地址:郴州市汝城县卢阳镇濂溪社区濂溪路 1 号
联络电话:0735-8224077
重点推介:濂溪公园、濂溪广场、濂溪书院陈列展厅
特色美食:汝城板鸭、汝城豆豉酿辣椒、汝城豆腐干、汝城辣椒酱、汝城豆包心、汝华野鸭、文明火腿、 汝城香螺、汝城淇江鱼
周边热门: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热水寨温泉、理学古镇、文明沙洲、金山古村、白云仙航空营地、德 寿山风景区、热水河漂流、“半条被子的温暖”主题陈列馆
交通提醒:汝城交通便利,厦蓉、湘深两条高速在汝城呈十字形交会。书院位于县城,距郴州市 110 千米, 距韶关市 132 千米,距赣州市 148 千米,均有高速公路直达
濂溪书院,始建于南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是为纪念理学鼻祖周敦颐而建。公元1050—1054年,周敦颐任桂阳(今汝城)县令,其间“风节慈爱,吏治彰彰”,并在此写下《太极图说》,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其理学理论,被称为“上承孔孟,下启程朱”的先贤。自书院创办以来,汝城人文蔚起,声名远播,享誉国内外。历代名师在此“传道、授业、解惑”,无数仁人志士在此求学、立志、成才。
(内容来源: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