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篇

  • 基地掠影
  • 历史寻迹
  • 参访导航
关闭  X

【基地掠影】

蔡锷故居建于清嘉庆年间,由一幢连五间的正房和一幢连三间的偏屋组成,蔡锷在此出生并度过童年。蔡锷纪念馆外观融合了云南都督府与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建筑特色,内设“护国元勋蔡锷生平业绩陈列”,有馆藏文物1200余件,运用珍贵的文物、资料和历史图片充分展示了蔡锷倾力捍卫共和的伟大光辉的一生。

关闭  X

【历史寻迹】

“余素抱以身许国之心,此次尤为决心,万一为敌贼暗算,或战死疆场,决无所悔。但自度生平无刚愎暴厉之行,而袁氏有恶贯满盈之象,天果相中国,其必以福国者而佑余也。”这段话出自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蔡锷写给妻子潘蕙英的家书,原件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1915年12月,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袁世凯决定复辟帝制,变民国为帝国。12月25日,在蔡锷的推动和领导下,云南宣告独立,旨在反对帝制、捍卫共和国体的护国起义由此爆发。蔡锷抱病出征,亲率护国军第一军,在川南与数倍于己的北洋军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苦战。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共和。护国运动是继辛亥革命之后又一次以民主的力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伟大胜利,在我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蔡锷在作战途中写下数十封家书,叙述军中情况。这批烽火家书不幸在1932年淞沪抗战中遗失大半,仅存的九封于1982年由蔡锷之子蔡端捐赠给国家博物馆。这些家书不仅记述了前线战况,表达了护国军官兵奋战到底的决心,还包含着蔡锷对家人的款款深情。在这封写于1916年1月31日的信中,蔡锷向妻子潘蕙英表达了自己为国家前途甘愿以身许国的崇高情怀,是反映蔡锷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见证,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关闭  X

基地地址: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

联络电话:0739-5359113

重点推介:蔡锷故居、蔡锷纪念馆

特色美食:邵阳米粉、猪血丸子、宝庆腊肉、蛋饺子、武冈卤豆腐、武冈铜鹅、邵阳大曲、朝天椒、脐橙、黄花菜、油茶

周边热门:崀山景区、南山牧场、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水洞、北塔、罗塘 3D 科技文化特色小镇松坡公园、松坡图书馆、邵阳市博物馆、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姚喆故居

交通提醒:邵阳市宝庆车站坐 20 路城乡公交车直达;邵阳市邵州车站乘至丰盈村城乡巴士直达;自驾游可从邵阳市双清区建设南路(蔡锷大道)延伸段经双河口大桥导航到达,或从邵阳市大祥 区清风村或邵檀路导航到达

蔡锷(1882—1916),原名蔡艮寅,字松坡,邵阳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近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云南新军发动重九起义,终结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领导反袁护国战争,粉碎了袁世凯的帝制梦。1916年11月8日,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 1917年北洋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其举行国葬,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

(内容来源: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