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前期创建的全国六大苏区之一。工农革命军、红五军、红三军团、红一方面军诞生于此,创下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攻下省会的唯一战例,建立了第一个建制省的苏维埃政府,谱写出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壮丽篇章。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曾在这里纵横驰骋,创造伟业。
(内容来源: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人民出版社 )
【基地掠影】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馆舍由主馆、门楼、广场、台阶、厢房、园林绿化区等几部分组成,主馆为琉璃翘檐回廊仿古式结构。馆内环境优雅、庄严肃穆、宏伟壮观。其“英雄湘鄂赣——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历史陈列”展览面积1300平方米,展线长度210余米,展示图片800幅、史料500余份、实物80件(套),是湘鄂赣地区展示和研究苏区历史丰富、资料齐全、探索深入的一处革命历史陈列馆。
【历史寻迹】
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内有一件特殊的木质藏品: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印章。这个印章共有银、木两个版本。银质印章现藏于江西宜春万载县的湘鄂赣革命纪念馆,木质印章为其复刻品,也曾在当年苏区的革命斗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出于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1931年10月,中共湘鄂赣省委在平江选举产生了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湘鄂赣苏区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1934年1月,省委机关全部撤出仙源,向铜鼓县转移。由于遭到敌机轰炸,转移途中,一些文件、物品损毁或散失,其中包括了执行委员会原银制印章。为了继续开展工作,苏区机关改用木头制作了同款印章继续办公,后亦遗失。
直到1963年秋,失踪近30年的银质印章,被平江籍伐木工人郭氏兄弟二人于深山密林中无意间拾得,得以重见天日。木质版印章也在多年后,由一位机关干部下乡走访时,偶然间在黄金洞一位老奶奶家中发现,当时这枚印章被当作茶叶罐的盖子。
基地地址:岳阳市平江县汉昌镇三犊源
联络电话:0730-6222562,6223459
重点推介:英雄湘鄂赣——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历史陈列
特色美食:平江十大碗、平江炸肉、火焙鱼、谷雨烟茶、酱干、辣条、茶油、腐乳、桂花蜜、炒米
周边热门: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幕阜山国家森林公园、沱龙峡生态旅游景区、杜甫墓祠、北罗霄国家 森林公园、纯溪小镇
交通提醒:基地交通便利,县城内 2 路、7 路公交车可直达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前期创建的全国六大苏区之一。工农革命军、红五军、红三军团、红一方面军诞生于此,创下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攻下省会的唯一战例,建立了第一个建制省的苏维埃政府,谱写出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壮丽篇章。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曾在这里纵横驰骋,创造伟业。
(内容来源: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