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西的灵山秀水间,凤凰古城正经历一场数字时代的华丽转身。吊脚楼的倒影在沱江波光中摇曳,苗家阿妹的银饰随山歌叮咚作响——这些流淌着历史韵味的画面,正通过日均超300场的直播镜头,转化为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文旅产业壮大的新动能。2023年以来,凤凰县委统战部协同各方力量,精心布局直播经济生态,广邀全国网络内容创作者、MCN机构及直播电商企业,在这片文化与自然交织的热土上,共同书写数字经济赋能文旅发展的崭新篇章。截止2024年底,全县网络零售额突破21亿元,同比增长67%,数字引擎正强劲驱动这座千年古城焕发新生。
凤凰千年古城变身立体直播间
凤凰这座千年古城生来就是一座无需雕饰的“超级直播间”。青石板巷、虹桥烟雨、万名塔影,沈从文笔下的诗意栖居,每一帧画面都是自带流量的视觉奇观;沱江的粼粼波光,成为主播们天然的“氛围补光灯”。凤凰这座千年古城更是一座触手可及的“文化富矿”。国家级非遗苗银锻造的叮当声、苗族绣布的斑斓经纬、神秘傩戏的古老面具、醇香米酒的古法技艺、晶莹剔透的朱砂饰品……这些活态文化皆为稀缺直播素材。依托这些资源,“非遗+直播”模式成效显著,2024年相关产品线上销售额达2.8亿元。这其中,沉浸式旅拍体验项目的直播展示,直接推动购买转化率飙升至35%,成为游客打卡新选项。凤凰这座千年古城还是最具烟火气的“舌尖经济廊场”。血粑鸭的浓香、苗家酸汤的酣畅、乡里腊肉的醇厚、农家猕猴桃的鲜甜……地方风味通过镜头直抵人心,“所见即所得”的美食直播再创经济新高。2024年,凤凰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55亿元,仅直播间即时下单的本地“舌尖时鲜”占比超40%,“舌尖上的凤凰”消费链条正在不断刷新强势崛起的数字经济。
凝聚共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凤凰县委统战部创新开展工作,为直播经济健康发展构筑坚实支撑。强化思想引领凝共识。针对县内150多名广泛活跃于多个领域的网络代表人士,创新推出“线上学习+线下实践+联谊交流”三维模式。精心打造“寻美·凤凰”品牌活动,全年开展主题直播48场,全网传播量累计1.2亿次;组织网络人士座谈会12场次,引导创作正能量内容占比提升至89%,有效巩固网络思想阵地。聚焦骨干队伍强培育。建立涵盖网信、文旅等8个部门的联动机制,建成动态更新的网络代表人士数据库。重点培育一批政治坚定、影响力强的代表人士和骨干力量,覆盖文旅推广、非遗传承、农产品带货等领域,其总粉丝量超1000万。如农产品带货主播通过直播带动300余户村民增收,团队日均发货8000单,累计开展直播3000余场。强化保障服务搭平台。依托省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廖家桥镇菖蒲塘村电子商务中心等平台,构建“一月一联系、一季一活动”服务机制。2024年组织开展“科技专家携手网络人士助农直播”等特色活动21场,协调解决网络人士场地、供应链等问题67项,推动15家直播企业与本地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有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直播经济催生县域经济蝶变效应
用镜头解码千年文化基因,用创意激活古城产业动能——一场场直播的“洪流”,汇入乡村振兴的壮阔江河,绘就凤凰展翅、人民共富的时代新画卷!凤凰的直播经济催生出县域经济的蝶变效应:农特产品畅销,助力村民多增收。直播电商成为凤凰优质农产品“出山进城”“通江达海”的高速通道。返乡青年徐林以村寨晨雾为幕,直播乡村购货全场景,其打造的“古法熏制腊肉”单品年销突破100万元,带动周边100多户村民增收。专注助农的伍正文夫妇,通过日均3场的高强度直播,月销售猕猴桃、米酒等特色农产品达100万元,直播两小时出单量稳定在2000单左右,解决当地老百姓就业60人,间接带动工作岗位200人,年包裹收发量50万个。文旅魅力释放,激活消费新场景。直播推动着凤凰独特的文旅资源焕发新生。2024年以古城为背景的直播活动超12万场次,同比增长55%。每当夜幕降临,逾百名主播聚焦流光溢彩的沱江夜景,“凤凰古城亮灯仪式”单场直播即吸引超500万人次观看。这种“云游”体验有效转化为消费动能,2024年线上文旅产品交易额占比提升28%,特色餐饮客流量增长22%。文化传承活化,非遗焕发新生机。直播平台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数字动能。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通过龙吉堂家族第三代传承人龙建平的直播,账号“银匠小龍”粉丝破百万,直播间客单价从200元跃升至1800元。在直播助力下,凤凰非遗工坊从7家增至23家,吸引1200余名年轻人参与非遗保护传承。
“来凤凰,直播让你的声音被世界听见;走凤凰,直播让你的镜头改变一方山水”。凤凰,这座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在直播经济的强势赋能下,而今已然插上新的翅膀,蓄势进发云霄蓝天,直冲经济新天地……
(文/田山楠 张安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