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索引号:430S00/2017-90336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发文日期:2017-03-30 00:00:00

2017-03-30 00:00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第492号令)(下文简称《条例》)和《长沙市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长政发〔2014〕9号)要求,在2016年度长沙市各区县(市)政府和市直有关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基础上编制。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收费及减免情况、行政诉讼(复议)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其他情况七个部分。本年度报告统计数据的期限为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一、概述

  2016年,我市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公众关切,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8号)和《条例》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6〕19号)要求,制定下发了《中共长沙市委办公厅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长办发〔2017〕7号),进一步细化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加大公开力度,加强政策解读回应,不断增强公开实效,助力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政府建设,稳妥有序地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

  (一)注重基本信息全面公开

  顺应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盼,在中国?长沙门户网站上按部门、服务对象、主题、专栏分类公开政府信息,通过“回应关切”、“政策解读”、“便民查询”和“智能知识库”等栏目,及时发布政策解读信息。2016年主动公开各类信息12万余条,发布《政府公报》10期、长沙新闻联播366期,上报省政府门户网站信息2285条,转载央网和省政府重要信息5430条,通过网上政务大厅发布政务办件信息251万余条。

  (二)突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按照国办发〔2016〕19号和湘政办函〔2016〕62号文件要求,在中国?长沙门户网站上设立“长沙市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专栏,围绕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政府建设四个主题全面推进各类重点信息深度公开,2016年发布重点信息1.3万余条。根据社会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设置专题专栏,共设立“聚焦2016长沙两会”、“长沙精准扶贫在行动”、“信用长沙”、“五清单”、“长沙市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等专题专栏12个。

  (三)扩大公众参与,回应社会关切

  在中国?长沙门户网站开通“市长信箱”、“咨询投诉”、“民意征集”、“在线访谈”、“新闻发布会”、“有请发言人”等网络问政栏目,直面公众关切,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扩大社会公众参与度,实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2016年,市长信箱共收到信件7604封,回复率为98.71%;完成在线访谈19期,新闻发布会15期,“有请发言人”14期;就依法行政、食品安全、文明创建、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消费维权、全面两孩政策等开展网上调查14期,并将调查结果在网上公示,部分公众意见得到采纳,取得良好的政民互动效果。

  (四)重视新技术应用

  运营官方微博和微信,在官方微博平台设立“印象长沙”、“城市服务”、“10万小红花”三大主栏目,提供信息查询、办事指南、在线交流等服务,每周定期向用户推送6条长沙重大新闻,2016年共发布信息8367条,粉丝量达26490。开通移动客户端,打造“指尖上的政府”,通过移动客户端公开发布政务动态、便民信息、人事信息等重点信息,突出户口办理、生育服务办理、公积金贷款等重点办事服务。完善信息搜索功能,便于用户快速浏览所需信息资源,高效推广政府网站服务资源,提升中国?长沙门户网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

  为鼓励公众、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发利用政府数据资源,打造公开透明政府,依托中国?长沙门户网站建设“长沙数据开放平台”,围绕民生服务、金融服务、交通运输、能源、工业等10个主题分类公开数据,同时提供商事数据、信用数据、公积金数据查询服务,依法有序开放网上政务服务资源和数据49万余条。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一)围绕深化改革推进公开

  1、进一步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开

  通过中国?长沙门户网站向社会集中公开了“五张清单”,即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流程清单、负面清单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对政府管什么、做什么,什么样的事去找哪个具体部门等全方位公开,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基本形成了“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政府部门完整权责体系。同时,配套制定出台《长沙市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暂行办法》和《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权力清单动态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6年按程序对83项权力清单事项进行调整,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对应取消38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清理6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并全部向社会公开。统筹推进市县清单建设,9个区县(市)均向社会公布了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含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并同步完成了本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在权力清单中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这一审批类别。

  2、推进市场监管公开透明

  我市按照中央、省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要求,全面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制定下发了《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长政办函〔2015〕145号),依法公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依据、主体、内容、方式等,及时公布抽查结果和查处情况,实行“阳关执法”。目前,市住建委、市安监局、市质监局等多个具有监管职能的部门均已建立“双随机”监管办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形成“双随机”工作台账。

  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监管执法信息公开。根据《长沙市双公示结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7月1日“信用长沙”网站正式发布“双公示结果信息公开”栏目,面向公众开放展示长沙市双公示结果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其中行政处罚信息主要包括案件名称、被处罚者姓名或名称、主要违法事实、处罚种类、处罚依据、处罚结果等内容。

  积极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对市场主体准入登记事项及行政许可审批的准予、变更、延续、撤销及行政处罚严格依法办理,坚决落实“双告知”,一次性告知当事人并同时向相关行政许可部门推送信息。建设“长沙市商事主体信息公示平台”、“长沙市一照一码网上办理”和“长沙市商事登记经营范围咨询服务系统”。2016年,全市共公示市场主体许可登记信息239617条,企业年报信息475423条,行政处罚信息1727条,企业抽查信息4372条,公示率达100%。

  3、推进政务服务公开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由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加强中国?长沙门户网站管护,确保虚拟政务大厅数据与实体政务大厅同步,实现流程在线公示、表格在线下载、业务在线受理、业务在线处理、信息在线查询、结果在线反馈等功能。2016年,全市358项行政许可、71项行政确认、152项行政备案、126项其他事项共计707个(包括子事项)非涉密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均在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受理,市本级利用系统共受理业务252.6万件,办结251.6万件,办结率超过了99.6% 。《长沙市人民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中,公布下发后将极大的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推进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率先在全省启动“一元化”户籍制度,制定了《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面向转移落户人员的服务公开,及时公开户口迁移政策,明确户口迁移程序和具体要求,公开居住证申领条件及程序、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等信息。

  (二)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公开

  1、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政策公开透明

  及时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湖南省关于建立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委省协同机制的合作框架协议》等重要政策措施,在市发改委网站上公布中央、省预算内资金及专项建设基金申报通知,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申报情况按程序公示,推动全市成功争取各类国家、省预算内资金,有效推动全市经济工作开展。

  2、推进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

  实时做好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批准信息公开,围绕列入《长沙市2016年度政府投资重大项目投资计划表》的重大项目,及时在市发改委网站上公开公示审批立项、可研等批文。推动“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网络应用,实现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数据自动采集、实时监控的目标。在中国?长沙门户网站设立重大建设项目公开专栏,及时公开重大项目核准批准备案、招标、重大项目稽查、项目实施、ppp项目等信息,及时公布《长沙市发改委面向社会推介一批ppp项目》及争取资金情况。

  3、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信息公开

  进一步完善市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依托长沙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网及交易现场公示公告,实现交易、交易主体资格审核认证、成交、履约等信息发布。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上开设不良行为曝光台,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出现的围标串标、挂靠借用资质和提供虚假材料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评标专家、中介机构不良行为及时曝光。

  4、推进减税降费信息公开

  加大对支持小微企业、促进就业创业、兼并重组等方面的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公开力度,通过市国税局网站集中公开1800余条,通过政务公开查询机公开500余条,通过长沙国税、岳麓国税等5个国税微信公众号主动发布和推送涉税信息420条,通过新闻联播等中央级和湖南日报、红网等省级媒体主动公开涉税信息300多篇。

  实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对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制定下发了《关于公布2016年版政府定价的涉企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目录清单的通知》和《关于公布2016年版市本级涉企经营服务收费目录清单的通知》。将所有的价费审批文件通过中国?长沙门户网站公布, 2016年2月1日起停止通过向社会征收方式筹集价格调节基金,做到“所有收费项目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收费”。 督促具体执收单位在收费场所公示收费文件依据,实行“阳光”收费, 及时公开乱收费、乱摊派行为处理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5、推进国有企业运营监管信息公开

  通过中国?长沙门户网站和市国资委网站集中公开涉及国企改革、国资监管的规范性文件,主动公开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整体运行情况、业绩考核结果等信息,加大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改革重组、负责人职务变动及招聘等信息公开力度。

  6、深入推进预决算和审计结果公开

  2016年8月,在中国?长沙门户网站和市财政局网站上公布了《关于2015年全市及市本级决算草案和2016年1-6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2015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2015年市本级“三公”经费决算情况和2016年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及相关附表。公开内容涵盖一般公共财政收支预决算、政府性基金收支预决算、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决算、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决算,并且细化到了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一般公共预决算基本支出按经济分类进行公开。转移支付资金重点公开了农林水、教育、医疗卫生和计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节能环保、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等民生支出情况,并细化到项目名称、预算规模、补助标准、资金分配结果等,实现了专项资金的制度办法、申报流程、资金分配、绩效评价等全过程公开。

  以公开推动审计查处问题的整改为依托,大力促进重大政策措施有效落实,主动公开审计结果公告,公开了长沙市本级2015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调查、20个预算单位2015年度“三公”决算草案情况专项审计调查、20个预算单位2015年度“三公”经费等六项费用预算执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等10个重大项目结果。

  三、围绕民生改善推进公开

  1、推进扶贫工作信息公开

  在中国?长沙门户网站开辟“精准扶贫在行动”专栏,在“长沙三农”网站设立“精准扶贫”板块,及时发布各类政策、措施和扶贫动态,加强扶贫政策、贫困退出、扶贫资金、民生实事、社会扶贫等信息的公开公示。另外,市本级、4县市区、92个有扶贫任务的乡镇街道、752个有扶贫任务的村社区均在办公所在地的显著位置开辟专用宣传栏,将年度减贫责任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计划、脱贫攻坚工作进度、扶贫开发成果等信息及时有效公开。全市每个贫困户家中也制作并张贴“公示牌”,将建档立卡信息及帮扶信息公开,充分保障社会各界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2、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公开

  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信息的公示、公开均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通过社会救助专用公示栏主动公开社会救助政策、申报流程、保障标准、资金发放的签字认定表以及各级监督举报电话等。在长沙民政信息网、长沙市社会救助网上公开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和市、区县(市)社会救助工作监督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在“阳光三农”信息网上公开减灾救灾信息,接收纪委和群众的监督,不定期地发布核定灾情、救灾工作进展、救灾资金物质调拨使用等情况。

  3、推进就业创业信息公开

  依托中国?长沙门户网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公开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在中国?长沙门户网站“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栏目,公布了就业创业补贴的申领条件、申领程序等信息,包括就业创业证、长沙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应届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初创企业一次性开办费及初创企业经营场所租金补贴的办理程序、期限、部门及咨询电话等。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汇总公开《长沙市积极就业创业政策》,创新开设“长沙就业”“长沙市创业指导中心”微信公众平台,扩大就业服务信息的受众面。

  4、推进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

  积极做好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细化公开年度棚户区改造项目清单、项目建设完成进度、安置政策办法、安置对象、安置结果等信息,全面公开保障性住房分配政策、分配程序、分配房源、分配对象、分配过程、分配结果和退出情况等信息。2016年,在市住保局网站发布棚改信息183条,棚改安置信息11批,保障性住房分配信息15批,房源信息10批,退出情况2条。

  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信息公开,2016年全市共铺排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0300户,为做好政策宣传,除在市住建委网站上及时公布《2016年长沙市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外,还印制了通俗易懂的2016年长沙市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明白卡3万份,下发至各区县(市)、各镇、村干部及危改农户手中,进一步扩大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知晓度。强化危改对象和补助标准公开,严格执行“户申请、村评议、乡镇审核、区县(市)审批”的工作程序,将所有的改造对象和补助标准在村、镇、县三级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在《长沙晚报》和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官网及时发布《长沙住房公积金2015年年度报告》,内容涵盖上一年度住房公积金机构概况、业务运行情况、主要财务数据、资产风险状况、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其他重要事项。

  5、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

  通过中国?长沙门户网站及市环保局网站定期公开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排放等各类环境监测信息;定期公开建设项目环评受理情况、环评审批决定、竣工环保验收等。依托新闻媒体,构建信息公开大格局,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湖南日报、潇湘晨报、红网等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推出了《宁乡县环保局立案查处特大涉危污染环境案》(中央电视台)、《春暖岳麓又一年》(人民日报头版)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专题新闻报道。依托活动推动,搭建公众参与平台,成功举办长沙市第二届环保文化节十大主题活动,吸引了约150万名市民关注和参与。易炼红书记与胡衡华市长在6月5日的长沙晚报头版发表了联合署名文章--《让绿色成为品质长沙的底色》。

  6、推进教育、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

  大力推进教育招考阳光工程,主动公开全市中小学招生招考信息公开工作,涵盖小学学区划分、小升初提前批招生、中考中招、初中升高中对口直升生、指标生、特长生、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等政策信息。规范卫生领域信息公开内容,重点公开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名医工作室、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计生特困家庭扶助、公共卫生、法定传染病疫情防控等信息。在长沙市政法频道、新闻频道开设《食安在行动》、《舌尖上的安全》等专题实时报道食安工作。开通运行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管官方微信公众号,适时发布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科普知识、消费警示、监管“红黑榜”等信息。定期在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监管动态,发布食品安全检查信息5期,通报不合格食品名单123批次,通报涉外省外地不合格食品名单25批次。

  三、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2016年市本级共受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案件197件,同比去年(331件)减少40%,其中现场申请12件,信函申请185件,回复率100%。

  四、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市本级没有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复印、递送等成本费用。

  五、行政诉讼(复议)情况

  2016年度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诉讼(复议)案件共29件,其中行政复议案件5件,行政诉讼案件24件,均已全部办结。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6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与《条例》要求与群众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意识不强,机制不畅,工作发展不均衡;二是政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率不高;三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考评缺乏制度性支撑和保障。

  2017年改进措施:

  (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府信息主动公开。进一步明确、细化公开目录和内容,创新公开方式,拓宽公开渠道,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积极主动回应公众关切,充分发挥各类信息平台和渠道的作用,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场所和其他便利条件。

  (二)加大资源整合,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加快建设我市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统筹建立人口、法人、空间地理、文化、宏观经济五大基础数据库,重点推进监管服务职能强、企业及公众关注度高、公共数据资源积累丰富的部门业务数据资源开放利用。

  (三)完善答复流程,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建立健全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受理、审查、答复等环节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政府信息依法公开机制,对依法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要在法定时限内予以答复。

  (四)强化监督考核,加大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力度。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职责明确、科学规范、高效运行的考核机制。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公众及新闻媒体对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

  七、其他情况

  市本级政务服务窗口共受理办结各类事项约105万件,接待群众办事、咨询服务120万人次,日均接待4600余人次,开展延时服务4705余次,预约服务1761余次,上门服务件133余次,快递服务14万件次。

打印
收藏
关闭本页

长沙市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744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