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应急管理“第一道关口”
11月5日到7日举行的湖南省第三届乡镇应急能力比武中,无人机、长臂挖掘机等高科技装备纷纷亮相,来自全省14个市州的乡镇应急救援力量,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充分展现了基层应急救援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无人机凭借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技术,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迅速定位并探测生命迹象,而“无人机搜救”作为首次增设的加赛项目,在参赛队伍完成五个必赛科目后,前三名的代表队在此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争夺冠亚季军。参赛队伍需执行狭窄空间穿越、遇险人员标记等任务,将传统数小时的搜救范围缩短至短短十几分钟,充分展现了科技与救援的深度融合。
基层是应急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是防范化解风险、处置灾害事故的第一道关口。近年来,湖南锚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系统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全省基层应急能力大幅提升。
应急装备从“有”到“优”。湖南充分利用深厚的工程机械“家底”,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应急装备研发,通过“揭榜挂帅”“赛马比拼”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推动应急装备技术快速发展。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率先发力,形成覆盖防汛排涝、森林灭火、水域救援等场景的应急装备产业链,多个装备填补了行业空白。基层应急管理正从“经验驱动”向“科技赋能”转变。
队伍力量持续加强。湖南立足“全灾种、大应急”需求,打造“综合+专业+社会”的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目前,全省共组建乡镇(街道)应急救援队伍3100余支约8万人。
应急能力全面提升。全省所辖1965个乡镇已达到“六有”建设标准,23756个行政村(社区)均完成“三有”建设。预警网络“村村通、户户晓”。涌现出了长沙市“防消联勤”“查整分离”、湘乡市“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东安县分片区建设中心消防站等经验做法。
(文/奉永成 范警元)


湘公网安备:43010302000524号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