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老 初心闪耀——探访3位百岁老兵的英雄故事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1-08-01 07:41 【字体:

  百岁老兵,一个闪耀的字眼。

  烽火连天的岁月,他们是舍生忘死的战士;和平年代,他们是砥砺奋进的建设者。

  他们,历经百年沧桑巨变,亲历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岁月让他们的记忆模糊,甚至记不清自己的年龄,却始终不曾磨灭心中的信仰。

  在第94个“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兵分三路,奔赴长沙、益阳、邵阳三地,探访3位百岁老兵,了解他们的英雄故事。不忘峥嵘岁月,致敬百岁老兵!

   吴国厚:“干革命就是要不怕牺牲”

  【老兵档案】

  吴国厚 1921年3月出生,山西大同人。1939年入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后随部队南下,现居长沙。

  “我是一个老八路!”

  吴国厚老人说这话时,正坐在长沙市芙蓉苑小区的树荫下。记者问他,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作为一名老兵,有什么心里话要讲?老人脱口而答。

  “这是融入父亲血脉的记忆。”吴国厚的二儿子吴征南告诉记者,父亲年岁已高,行动不便、思维退化,但对党和部队的感情极深,每天早上起来都要郑重佩戴上党徽。

  这是血与火淬炼而成的情感。1937年,16岁的吴国厚还在山西读中学,就参加了共产党地下组织掌握的“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秘密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我要赶跑侵略者,共产党是真正抗日的。”吴国厚说。

  1939年,吴国厚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编入八路军,负责为部队筹措军需物资。“干革命就是要不怕牺牲。”吴国厚至今记得,一次,他和战友遭遇小股日军,短兵相接,敌人的刺刀刺穿了他的棉衣。所幸,他和战友凭借对地形的熟络,最终摆脱了日军的围追。

  1949年,吴国厚随所在部队奉命从山西晋中出发,顶着敌人的炮火南下入湘。解放后,先后在长沙市税务局、市公用事业局、市财办等单位任职。一辈子勤勤恳恳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事业。

  作为一名与党同岁的党员,吴国厚始终与党同心。采访中,家人给吴国厚老人递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轻轻摩挲纪念章,老人神情庄重:“我们党100年不容易啊,全靠奋斗!”

  邓兆和:“只有共产党的军队才是人民的军队”

  【老兵档案】

  邓兆和 1921年11月生,湖南桃江人。曾参加4次长沙保卫战、衡宝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1952年9月退伍返乡。

  7月28日,桃江县武潭镇楠木桥村。

  时隔近70年,邓兆和还清晰记得解放大西南后部队首长说的话:“同志们,解放大西南离不开你们每一个人,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小儿子邓伟兵跟记者解释,父亲老了,有时连刚发生的事都不记得,但这些革命记忆却刻入骨髓。“父亲经常说,当兵十几年,只有在共产党的部队才感受到温暖和尊严。”

  听儿子说自己老,邓兆和老人似乎有点不服。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台阶上走了个来回,指着台阶下的一片菜土说:“那几根辣椒树还是我种的。”引得众人一片欢笑。

  邓兆和十几岁就出门讨生活,先是加入国民党的部队,经历了4次长沙保卫战,目睹了日军的残暴。“鬼子征不到粮就把人绑上青石,往河里扔!”百岁老兵的语气里依然带着愤怒。

  长沙和平解放后,邓兆和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衡宝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老人说,那时他才知道什么叫胜利,一路上,敌人溃不成军,几天就解放一座县城。

  参加解放大西南战役时,一天晚上,邓兆和在放哨时,发现前方有情况,连指导员身先士卒,前去侦查敌情,英勇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邓兆和大哭了几天,他到现在还记得指导员的名字:张永保(音),东北长白山人。

  1952年,邓兆和退役返乡,积极参加家乡建设事业,参与了洞庭湖治理,还当过兽医。邓伟兵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当地政府给邓兆和老人送来两枚纪念章和5000元现金。目送工作人员离开时,老人喃喃自语:“只有共产党的军队才是人民的军队。”

  申太恒:“参加抗美援朝是一辈子的骄傲”

  【老兵档案】

  申太恒 1920年4月出生,湖南邵阳人。1949年参军,1951年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1963年退役回乡。

  7月27日,邵阳市北塔生态园内一幢普通民居。

  “吃西瓜,吃西瓜。”申太恒老人热情招呼到访的记者一行。这位曾荣立一等功和三等功的战斗英雄如今已101岁了,依然精神矍铄,说话中气十足。

  申太恒12岁时,父母离世,只好流浪乞讨。1949年,在靖县(今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他遇到南下贵州剿匪的解放军,遂入伍参军。随后成长为一名能识字、会作战的战士。

  1951年3月,申太恒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奔赴朝鲜,主要负责侦查敌情。培训不到两个星期,申太恒就掌握了当地的日常用语。“康桑思密达(音)……”申太恒老人向记者“秀”起朝鲜语,沧桑的脸上写满骄傲。

  1952年,上甘岭战役打响。申太恒被临时编入步兵135团,与敌军正面交锋。一次战斗,敌人的子弹从他腰间穿过。“肠子流出一大截。”申太恒忍着剧痛将肠子塞回肚中,用急救包压住伤口,继续战斗。两个小时后,鲜血浸透衣服,战友们用担架将他从战场上抬下来。由于不畏牺牲、战斗勇猛,申太恒先后被记一等功和三等功。

  1963年,申太恒复员回到家乡。他深居简出,极少与人谈及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的事情。直到去年相关单位挖掘走访,这个被隐藏了50多年的秘密才“得见天日”。

  这是一位老兵的坚守和承诺。赴朝作战期间,申太恒曾在笔记簿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我本是一个渺小的人,但经历一次次艰苦的战斗,我已有了为党、为祖国、为人民的无我精神。”

  如今,申太恒老人四代同堂,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那段保家卫国的光辉岁月,始终铭刻在老人记忆深处。老人说:“参加抗美援朝是一辈子的骄傲。”

  (文/龚柏威 杨佳俊 姚琳)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责任编辑: 郭玟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老兵不老 初心闪耀——探访3位百岁老兵的英雄故事

2002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