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一站通办”助推创新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湘潭速度”揭秘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5-10-29 07:50 【字体:

  发明专利21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天授权,重大知识产权侵权案件36小时办结……这是高效的“湘潭速度”。

  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紧密相连,既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

  聚焦广大创新主体需求,湘潭市全力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革,打造“一站通办”知识产权服务新模式,有力助推创新发展。

  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全链条保护服务,护航创新主体发展

  一项发明要申请专利,需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以往走流程,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在湘潭申请发明专利,仅用了37天。”湖南半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莫武对“湘潭速度”赞不绝口。

  时间缩减这么多,湘潭是怎么做到的?

  2023年,湘潭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湘潭保护中心”)获批。以此为契机,湘潭市全力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革,面向全市创新主体,提供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协同保护、导航运营等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

  快速审查,相当于有了“绿色通道”,让企业创新成果更快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快速审查通道,及时获得保护。

  一直以来,专利授权时间过长、知识产权维权成本高、知识产权转化不畅等问题,成为横亘在知识产权保护路上的“沟壑”。

  湘潭市瞄准痛点发力,获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3个国家级平台,让创新主体在湘潭享受国家级服务资源。

  在湘潭保护中心,长株潭三市联合成立了全国首个城市群知识产权保护司法协作基地——长株潭知识产权保护司法协作基地,开展巡回审判试点工作,降低跨区域诉讼成本。

  今年3月,湖南桑尼森迪玩具制造有限公司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系列手办盲盒摆件”,遭到杭州某公司的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指控。面对企业紧急诉求,湘潭保护中心连夜与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联合处理通道,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案情研判,固定侵权证据,准备法律文书,指导企业启动平台投诉程序。

  “正常下架侵权商品链接流程需3到7个工作日。”湘潭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现场调查取证到侵权产品下架,最终仅用36个小时,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余万元,避免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护航4000万元的市场份额。

  深挖“知识富矿”,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孵化跑出加速度

  湘潭科教资源丰富,每百人中有8.9名在校大学生、9.2名科技工作者。有关数据显示,湘潭大专院校发明专利拥有量占全市59.43%,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坐拥“知识富矿”,湘潭深挖“家底”,大力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孵化。

  近年来,湘潭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全面盘点、筛选入库、市场评价、分层推广”的原则,坚持“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的工作思路,持续完善专利转化资源库,全市高校存量专利盘点任务完成率100%。

  盘清“家底”之后,创新成果如何高效转化?

  湘潭保护中心依托驻潭高校专利推广运用平台和湘潭保护中心专利预审员人才优势,与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高校联合组建湘潭市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向高校重点研发团队派驻专利预审员,提供专利导航和布局服务,培育高价值专利,推动专利开放许可和转化实施。

  在湘潭保护中心帮助下,湘潭大学李澄清教授团队用时3个月,实现研发成果从专利申请到转化实施。该项成果以100万元的价格独占许可给北京某科技公司,刷新全省高校专利转化速度。

  目前,湘潭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创新主体515家,接收专利预审申请2902件,授权高价值专利1728件(其中发明专利1494件),无缺陷率(100%)、授权率(91.6%)等专利预审质量指标稳居中部城市第一,助力高校实现专利转化许可209件次,金额1.56亿元。

  “依托湘潭市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我们将全力推动高校专利技术与中小企业技术需求深度对接,筛选高价值专利,推动转化落地,让知识产权真正成为驱动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湘潭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郑旋)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唐媛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湘潭市】“一站通办”助推创新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湘潭速度”揭秘

3383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