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统一收储利用的绿色产业链
洞口秸秆变废为宝促增收
8月28日,记者走进洞口县毓兰镇四合村看到,村民正将秸秆打包成捆,码放整齐,送到收储运网点换钱。这些统一收购的秸秆将被送往畜牧企业,加工成肉牛饲料。
洞口县是农业大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每年产生玉米、水稻等秸秆达61万吨。过去,该县大多采取露天焚烧方式处理秸秆,影响了当地的空气质量。为改变这一现状,该县打造统一收储秸秆的绿色产业链,搭建起以石江镇为县级秸秆收储运中心,山门镇、毓兰镇、黄桥镇、高沙镇为乡镇收储运网点的“一中心四网点”体系。今年这些秸秆大多被收储加工利用,曾经的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
合通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该县“一中心四网点”对接企业之一。该合作社将通过各网点收储的秸秆,做成肉牛饲料,既解决了当地的饲料缺口,又为种植户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今年,该合作社已加工秸秆2700余吨。“一亩地的玉米秸秆能换500多元,一亩地的水稻秸秆能换200元左右。”合作社负责人邓联清告诉记者,县里建起“一中心四网点”收储体系后,农户只要打个电话,就会有专人开车上门收秸秆,省时又省力。种植大户李迪斌说:“我家的玉米秸秆,换了万余元。”
邵阳市生态环境局洞口分局负责人介绍,通过这一综合收储模式,洞口县秸秆综合利用率大幅提升,秸秆焚烧数量较以往显著下降。下一步,将努力实现秸秆处置“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管控目标。1至7月,洞口县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空气质量排名全省第五,改善率位列全省第三。
(文/曾佰龙 肖海波 曾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