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湖南省普速铁路线路封闭和通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铁路沿线安全环境综合整治牵头单位,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广州铁路监督管理局,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公司:
为切实有效保护铁路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省委省政府和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工作部署,我办会同中国铁路广州局、南宁局集团公司研究编制了《湖南省普速铁路线路封闭和通道建设实施方案》。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湖南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6月30日
湖南省普速铁路线路封闭和通道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铁路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部际联席会议关于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工作部署要求,结合湖南实际,在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中国铁路广州局、南宁局集团公司和相关市(州)铁路沿线安全环境综合整治牵头单位联合排查、联合审核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湖南省普速铁路线路封闭和通道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铁路安全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部际联席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因地制宜、应封尽封、应建尽建、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统筹推进铁路线路封闭和通道建设,持续巩固提升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成果,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湖南。
(二)主要目标。从2025年至2027年底,利用三年时间主要对省域内设计时速120公里以下的1280公里非封闭路段实施专项封闭攻坚行动。一是两年完成路伤高发路段全封闭。力争用2年时间完成省域内路伤风险较高的焦柳、湘桂、益湛线和醴茶线等4条线路,共计约848单侧公里铁路线路封闭网封闭(广州局集团约818公里、南宁局集团约30公里),封闭路段按需规划新增或改造铁路通道约120处(广州局集团约115处、南宁局集团约4处、益阳市人民政府1处),铁路巡行一体化便道约122公里,地方配套连接道路约129处。二是三年实现普铁线路应封尽封。在2027年底前完成对省域设计时速120公里以上应封未封路段实施查漏补缺,全面完成我省普速铁路线路封闭和通道建设攻坚行动。三是实现事故、亡人“双下降”。通过攻坚整治,切实遏制我省铁路路外相撞事故高发势头,实现“2025年全省铁路路伤事故件数较2024年同比下降30%、2026年较2024年再下降50%、2027年铁路路外亡人数大幅下降”的安全目标。
二、责任分工
(一)建设实施分工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等铁路运输企业:是铁路线路封闭网、跨铁路通道和铁路用地红线内巡行一体化便道的建设主体,负责施工组织管理,落实施工全过程安全质量管理,提升工作成效;针对新建通道未完成时开通的临时通道口,通过加大日常巡查频次或采取巡守等措施,有效防范发生铁路交通相撞事故。
有关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是配套连接道路建设主体,负责施工组织管理,落实施工全过程安全质量管理,提升工作成效;负责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铁路线路封闭和通道建设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线路封闭和通道建设过程中征地、青苗赔偿等问题,配合铁路运输企业做好预留临时通道口巡守管理。建设过程中遇有阻工情况,负责牵头积极协调处置,保障良好建设环境。
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对照各成员单位有关铁路沿线安全及环境综合整治相关职责,分行业加强对有关县市区的业务指导和督促,建立健全联动机制,路地双方合力共为,共同做好此次专项封闭攻坚行动。
广州铁路监督管理局:依法履行铁路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对路地双方相关工作予以指导、督促,视情对重难点工作进行挂牌督办,必要时对责任单位实施安全生产约谈并对外公告。
(二)管养责任分工
跨铁路通道立交设施管养责任:跨铁路通道建成后,涵洞主体结构及八字墙、挡墙等支撑、支护铁路路基的部分,产权归铁路方,由属地工务段负责维修养护。涵洞的排水设施(含泵房)、连接便道、照明等所有附属设施全部移交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指定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和养护。人行天桥全部移交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指定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和养护。所有立交设施,由属地工务段与政府指定的养护单位签订安全互保协议。
配套连接道路管养责任:铁路用地范围内的巡行一体化便道建成后,产权归铁路方,由属地工务段负责维修养护;铁路用地范围外的地方修建的跨铁路通道配套连接道路,产权归地方,由属地政府按责任明确管理养护单位。
三、实施任务
(一)铁路线路封闭网封闭
完成约848单侧公里铁路线路封闭网封闭。按线路分别为:焦柳线约338公里、湘桂线约144公里、益湛线约341公里、醴茶线约25公里,以及其他应封未封线路开口封闭。
(二)跨铁路通道建设
完成约120处跨铁路立交设施建设。按线路分别为:焦柳线约58处、湘桂线约40处、益湛线约19处,以及其他应封未封线路约3处。
(三)铁路巡行一体化便道建设
完成约122公里巡行一体化便道建设。按线路分别为:焦柳线约99公里、湘桂线约11公里、益湛线约11公里、醴茶线约1公里,以及其他应封未封线路的巡行一体化便道建设。
(四)地方配套连接道路建设
完成约120处地方配套连接道路建设。按线路分分别为焦柳线约58处、湘桂线约40处、益湛线约19处,以及其他应封未封线路配套建设连接道路3处。
以上实施任务清单详见附件。
四、建设标准
(一)铁路线路封闭网封闭标准。防护栅栏设置标准:执行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线路防护栅栏》〔通线(2023)8001〕,采用3m×1.8m的钢筋混凝土立柱金属网片防护栅栏或1.8m高报废混凝土轨枕进行封闭;实体围墙设置标准:采用240mm厚砖砌围墙、高度2.5m,顶部加装0.5m刺丝滚笼。
(二)跨铁路通道建设标准。以保障人行为主。跨铁路通涵标准:原则上按孔径不大于3×3m的标准设置人行通涵(受地形、排水等条件限制时,通涵孔径可适当缩小规模,最小不小于2×2.5m),如需设置强排泵房,泵房电源接入由属地政府负责;跨铁路天桥标准:原则上按桥面全宽不大于3米的标准设置人行天桥。
(三)铁路巡行一体化便道建设标准。对于跨铁路通道间距大于500米,且住户与跨铁路通道间无既有道路通行的地段,按需在铁路线路封闭网外侧修建水泥砼巡行一体化便道。建设标准:沿铁路路基平行铁路线路修建,路面宽度需保证人员能够正常通行。
(四)地方配套连接道路建设标准。以保障人行为主。原则上按路面宽度不大于3米修建人行道路,且就近连接既有道路并合理设置排水、防护工程。
五、工作要求
(一)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州、铁路沿线各县市区和有关铁路运输企业要强化工作组织,系统协调辖区相关部门,落实专人专班,负责推进普铁非封闭线路封闭和通道建设工作;省直和中央驻湘各涉铁单位要加强对口部门的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综合整治涉及本行业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细化制定实施方案。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和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公司分别就相应封闭线路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有关市州政府根据铁路方提供的方案制定配合实施方案。路地双方要积极联动、紧密互动、相互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三)严格执行建设标准。路地双方要精准协商确定好跨铁路通道具体点位,严格按照已明确的通道及配套连接道路标准予以建设。对于确实因满足群众正常出行需加宽、加高或预留道路发展空间的(涵洞的通行宽度、高度大于3×3m、人行天桥桥面全宽不大于3米),对超出设置标准的部分按照“谁提出、谁负责”的原则,由提出需求方负责超出部分投资。
(四)全力保障建设需求。省直和中央驻湘各涉铁单位,各市州、铁路沿线各县市区和铁路运输企业,要落实专项经费,确保普速铁路线路封闭和通道建设工作推进顺利;对于涉及使用基本农田、林地的,应由项目业主依法办理相关手续,相应主管部门应开辟绿色通道;对于按人行通道标准建设的配套通道未来涉及相关公路新改建的,铁路部门给予公路新改建涉铁施工“绿灯”服务,予以快速审批。
(五)强力开展调度督导。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强督导,7月起建立月报制度,按月统计各线路各市(州)线路封闭以及配套通道新开工、完工进展,相关进展情况与广州铁路监督管理局、中国铁路广州局、南宁局集团公司和相关市(州)政府共享,对于因建设环境保障不到位或协调不力,导致辖区线路封闭和配套通道建设严重滞后预期计划的,予以通报及“点对点”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