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 > 政策速递

岳阳市云溪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云溪区解决粮食生产中水稻品种“多乱杂”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

层级:市级 发文系统:农业 发文日期:2020-05-20 所在行业:农、林、牧、渔业

(岳云农发〔2020〕12号)

各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及局相关股室、二级机构:

现将《云溪区解决粮食生产中水稻品种“多乱杂”问题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岳阳市云溪区农业农村局        

2020年5月20日            

云溪区解决粮食生产中水稻品种“多乱杂”问题实施方案

为发挥良种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切实解决我区粮食生产中水稻品种“多乱杂”问题,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湘农发〔2020〕3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区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水稻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我区生态条件、耕作制度等实际,大力推广既好卖、又好种的优良品种,想方设法扩大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加快淘汰落后品种步伐,以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集成推广为主攻方向,以核心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强化“优质高产”关键技术的落实,因地制宜优化水稻品种布局,实现良种与适宜区域的精准对接,良种、良田、良制良法的配套,全面捉升优良品种的覆盖率。

二、当前我区水稻品种应用现状

我区是工业区,水田面积少,全区水稻种植面积9万多亩,其中早稻约3000亩,品种有5个,早杂以株两优系列为主,常规早稻以湘早籼16号为主;一季稻6.5万亩,品种有37个,其中黄华占、华润2号7万亩,泰优390,福稻88,盛优656;晚稻2.5万亩(其中再生稻1万亩),品种20个,以桃优香占、鑫隆3号为主。当前我区水稻品种“多乱杂”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有常规稻种子自发留种导致品种逐年退化现状,其次是部分新品种未经展示示范,经销商及农户盲目推广应用,其三是跨季节种植推广。

三、重点工作

(一)抓好核心示范区和示范片建设。按照“面向市场,优化结构,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原则,结合我区气候、土壤、耕作制度等地域特色,因地制宜优化水稻品种区域布局,同一生态区域内集中种植优势品种,实现优良品种与适宜区域精准对接,良种、良田、良制、良法配套。全区确定5个表现优良的主推品种实行规模种植,尽量做到“一村一品”。依据布局合理、品种对路、连片推进和产业开发的原则。核心示范区建设:全区建立两个千亩以上核心示范区,主产乡镇建立1个以上万亩以上核心示范区,以优势区域和重点乡镇、大片和大户为重点,以主导品种和现有关键技术的集成推广为支撑,以财政补贴和良种挂钩试点和高产创建活动为切入点,把核心示范区落实到乡镇、村、户、地块,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登记备案制度,实行档案管理和目标考核,切实做到集中连片、规模推进。核心示范区全面实现优质良种化。

(二)抓好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项目实施推广工作。优良的水稻品种是确保水稻主产区单产、质量、品牌、效益提升目标如期实现的前提与基础,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品种推广要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目标,开展“一村一品”示范,切实解决水稻品种“多乱杂”问题。为此,选择代表性强的典型生态区域,联系科研单位和种业集团每年选择1个以上适宜本地种植的水稻新品种进行展示示范,建立稳定的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专人负责,统一管理,重点比较示范近三年审定、引种备案的新品种,成熟收割前,分批次组织种粮大户、广大农民到现场“看禾选种”。全区逐步建立2个以上1000亩以上的高产高质新品种示范基地,对示范试种表现优良稳定的品种再在全区推广。引导农民种植主导品种,不断提高主导品种的覆盖率和市场竟争力。

(三)抓好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引导企业与农户实行订单生产。坚持龙头带动、产业化发展,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按照“一企、一片、一种”要求,与农户签订收购订单,统一供种,集中连片种植同一优良品种。促进稻米优质化、标准化、产业化,力争稻谷订单收购率达到80%以上。实现稻农增产增收,企业增值增效。以局技术专家服务小组为主导,各乡镇农技人员为依托,科技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为纽带,经营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为落脚点,广泛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大力推进以合理增加穗数、推广轻简栽培、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和机械化作业,力争关键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达到80%以上。示范区建设要做到“五有”,即:有明显的示范标志、有完整的示范方案、有行政技术负责人有配套的扶持措施、有示范观摩活动计划;实行“五统一”服务,即:统一技术方案、统一高产优质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草防治、统一订单销售,以进一步提高示范区建设档次,真正发挥示范区宣传、辐射和培训农民的作用。

(四)抓好种子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种子违法行为。扎实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检查、作重做好种子登记备案工作,使种子市场监管了于指撑,强化大田生产等薄弱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套牌侵权、制假售劣、未审先制、未审先推、超区域跨季节推广、农民非法贩种等违法行为。主要针对假劣种子;标签制作不规范、标注内容不真实和未按规定制作二维码;无证或超范围生产、经营;经营未审先推、套牌侵权品种;伪造、变造、买卖、租借许可证及证号;未按规定制作、保存种子生产、经营档案、购销合同(委托书)以及销售台账;未按规定进行备案。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载明的有效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种子的、或者受具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企业以书面委托生产、代销其种子的,要进行全面清查,检查备案主体是否备案,备案内容和备案品种是否齐全真实,对未按规定备案的,责令改正;对一些法制观念淡薄,没有备案意识拒不改正的经营者,则依法进行处罚。帮助种子经营单位树立遵纪守法观念,增强主体责任感,规范经营行为,保证标签标识和种子质量的真实性,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强化诚信守法意识,保证质量可追溯,加强行业自律,确保我区种子经营秩序根本好转。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云溪区水稻品种“多乱杂”问题治理领导小组,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办公室、种植业管理股、科技教育股、农田建设与农垦股等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工作部署、重大决策、组织协调和管理督查工作。建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市场监管的专家技术服务队伍,负责全区水稻品种“多乱杂”问题治理技术指导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工作、落实责任。

(二)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以及举办培训、印刷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优良品种、水稻优质高产配套技术、示范典型等,提高农民自觉选用优质高产水稻良种和使用新技术的自觉性。

(三)争取政策扶持。充分落实国家对发展优质稻米的各项优惠政策,要将粮食丰产工程、商品粮基地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环境治理、重金属污染治理、科技入户、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等重大政策和科技项目与水稻品种“多乱杂”问题治理有机结合,争取各级财政投入,促进我区水稻品种“多乱杂”问题的长效治理。

(四)强化监督考核。根据目标任务层层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人,签定责任状,分时分段组织检查、督查和考核,并把检查、督查和考核的优劣及时通报和公开,作为年度奖罚和追责的依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