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 > 政策速递

娄底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娄底市2020年互联网+政务服务“五办五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层级:市级 发文系统:本级 发文日期:2020-05-11 所在行业:全部行业

娄互政发〔20201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娄底经开区、万宝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娄底市2020年互联网+政务服务“五办五公开”工作要点》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娄底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2020511

(此件主动公开)



娄底市2020年互联网+政务服务“五办五公开”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乡镇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湖南省赋予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指导目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95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960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20年政务管理服务工作要点><湖南省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湘政办发〔20209号)和《娄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娄底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五办五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娄政办发〔20198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只跑一次”改革,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主动服务复工复产

(一)促进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围绕复工复产需求抓紧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及时梳理相关惠企政策措施及网上办事服务,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开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栏,并与国家和省平台对接,同步发布推广,推进服务事项一站办理。严格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复工复产政策兑现“一件事一次办”的通知》(湘政办明电〔202023号)要求,设立政策兑现窗口,抓紧编制一“事”一指南,构建政策兑现“一次告知、一次申报、一次受理、一次办好、一次兑现”的“一次办”闭环流程;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复工复产政策兑现窗口,在12345热线平台设立专席,做好政策解读、答疑解惑,促进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二)创新办事方式。总结推广疫情防控期间政务服务经验做法,积极推行线上全程办、预约错时办、特事秒批办、容缺承诺办、专人辅导办、主动帮代办等办事方式,抓紧梳理一批与企业复工复产、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率先实现全程网办,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优质政务服务。

二、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三)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2020年,要通过“减、调、放”三种方式,力争实现精简审批服务事项达到30%。同时优化办事流程,进一步减少提交材料、减少审批环节和减少审批时间。

(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全面完成政务服务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标准化,实现国家、省、市、县、乡五级统一。

(五)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落地。参照《省直部门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实施方案》(湘政办发20205),进一步推进市直部门“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确保部门审批服务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承担审批服务职能的科室向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审批服务事项向市政务服务中心和“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集中,审批服务事项、人员入驻到位、部门向市政务服务中心审批服务窗口授权到位、审批服务电子监察到位。除市政府同意设立的政务服务分中心以外,承担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的市直部门都应按“三集中三到位”要求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

(六)推进中介服务超市建设。依法管理中介服务,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对接省级统建的网上中介服务超市。

三、运用区块链技术优化行政审批服务

(七)推广不动产区块链信息应用。依托我市“不动产区块链信息共享平台”共享不动产、住房保障服务、公积金等部门数据,推动相关部门在开展审批时通过共享平台核验跨级别、跨部门数据,精简不必要证明,提高不动产登记效率。

(八)告知承诺审批。结合5G、电子签名等技术,通过远程视频、电子签名等方式作出符合行政机关告知审批条件的承诺,申请人无需到现场签署承诺书,即可完成告知承诺事项的行政审批,进行存证使用和信用监管,实现告知承诺审批“一次都不用跑”。

(九)电子证照多端运用。各发证机关将电子证照加密上链,申请人实名认证授权后,在移动客户端以及微信、支付宝、百度等小程序多端亮证应用,实现“真人”“真证”“真事”,打造验证、发证、管证等电子证照全链条共享应用模式。

(十)电子档案共享共用。依托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及各单位自建业务系统,审批服务部门将“一网通办”工作中形成的电子档案上链,实现安全存储、固证保管、共享利用。

(十一)“一件事”联审联办。围绕“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申请人授权系统核验审批所需的电子证照信息,对接相关部门业务系统数据,通过数据共享与自动验证,对审核事项进行并联审批,实现“一表申请”“一次填报”“并行处理”,达到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一次性办成的目标。

四、奋力攻坚“五办五公开”改革

(十二)“一件事一次办”。梳理目录清单,整合流程、材料,建立联合审批保障体系;建立“一件事一次办”帮(代)办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智能导办、全市通办、全省通办。2020年底,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全覆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十三)企业开办“一日办”。进一步精简企业开办“一日办”共性申报材料,整合冗余环节,实现“一表申报、一套通办”。依托企业全程电子化平台,通过网上实名认证,实行“一次认证、全网通用”。

(十四)产业项目“帮代办”。建立产业项目“帮代办”队伍,完善“帮代办”制度,明确“帮代办”范围、流程以及“帮代办”人员职责。

(十五)百姓事项“门口办”。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和基层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完善村级帮代办体系,推广应用“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2020年底,通过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下沉,投放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到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实现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

(十六)高频事项“一网通办”。大力提升“娄政通”APP“掌上办”实用性,逐步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深度和覆盖范围,持续完善基础库、逐步实现部门数据互联互认共享,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平台。2020年底,各级各部门网上办理深度三级以上(含三级)事项比例要达到70%以上,初步实现涉及企业生产经营、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一网通办”。

(十七)全面实施“五公开”。部门权力事项全公开。依托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和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全面发布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收费清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服务流程时限全公开。充分利用12345客服号、“娄政通”APP、自助查询机、自助服务终端和微博微信等新载体,通过主动公开、在线咨询、在线服务、公众互动和精准推送等方式,构建起全流程、多形式、广覆盖的政务服务公开格局,全面公开办事指南、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办理结果。事项办理状态全公开。依托娄底市政务服务旗舰店、“娄政通”APP和自助服务终端,对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中受理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过程公开,实时告知事项办理进展、经办部门和岗位等信息,实现办理过程全透明。效能督查全公开。建立政务服务效能督查制度,邀请社会监督员开展督查、体验,通过明察暗访、事中事后监管等手段,形成常态化督查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督查结果。办事服务评价全公开。出台《娄底市市直部门政务服务“好差评”测评实施方案》和《娄底市2020年政务服务能力社会满意度测评网络投票活动方案》。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和规章制度。开展重点单位行政审批服务测评和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以及政务服务窗口政务服务能力满意度社会评价,畅通企业群众监督渠道。

五、持续优化营商政务环境

(十八)复制推广借鉴京沪两地先进经验做法。根据《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政务管理服务局关于印发〈复制推广借鉴京沪两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湘发改公管〔202020号)要求,积极推进36项改革举措在娄底落地落实,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十九)加强行政审批效能督查。进一步加强审批服务电子监察系统应用管理,推进网上审批服务实时在线监管全覆盖;进一步完善红黄牌预警纠错机制,强化时效监管;进一步加大市政府门户网站“书记市长信箱”来信和红网市长留言督办力度,落实网络问政每月专报制度,提高办理质量。

五、组织保障

(二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将互联网+政务服务“五办五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人员、经费保障,强化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要20205月底前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表、责任链。

(二十一)强化督查考核。要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五办五公开”为主要内容,建立考核体系,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当年度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范围;综合运用督查通报、营商环境监测、电子监察、现场和在线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及体验办理结果对“五办五公开”工作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由企业群众监督评判工作成效。

(二十二)积极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互联网+政务服务“五办五公开”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全面准确解读办理流程和相关要求,让企业和群众充分了解,对相关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解答和回应,不断提高公众认知度和政府公信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