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市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农办、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农村局、西湖和西洞庭管理区农业局、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农村局,常德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根据农业农村部及省农业农村厅的统一部署,为持续推进我市水产养殖用药减量,促进渔业绿色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9年,全市大力实施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参与活动的水产养殖企业兽药总量同比平均减少5%以上,使用抗生素兽药水平减少20%以上。据此在全市形成水产用药减量的技术模式,依法、科学用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药残和病原耐药性问题能有效得到控制,产品质量得到稳步上升。
二、职责分工
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辖区内用药减量行动,指导技术推广机构开展相关工作等。成立常德市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技术专家组,根据全市实际需要协助开展技术服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组长:杨立平 常德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水产高级工程师
成员:杨品红 湖南文理学院 教授
杨昌珍 常德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水产工程师
张小立 大湖股份公司水产生态养殖事业部 副总工程师
黄生林 常德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水产工程师
三、工作措施
根据水产养殖病害发生危害的特点和预防控制的实际,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重点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1、使用优质苗种。严格控制苗种质量,对于采购外来苗种,养殖企业要采购具有生产许可证且信誉好的单位的苗种,优先选用国家审定水产新品种且经当地验证具备优良性状的水产苗种,并经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对于自繁自育的苗种,养殖企业要严格按照育苗相关操作规范生产,做好亲本选育和病害防控等技术措施,保障苗种质量优质安全健康。
2、控制病害发生。开展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掌握病原分布、流行趋势和病情动态,科学研判防控形势,及时发布病害预警;强化疫病净化和突发疫情处置,避免药物滥用;推广应用疫苗免疫等预防技术,减少养殖户“乱用药”问题;开展水产苗种产地检疫试点,从源头控制病害发生。
3、依法精准用药。建立规范用药制度。严格遵守《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等,由执业兽医出具处方笺,并在其指导下使用,严格依照处方剂量和次数施药。加大依法、科学用药技术的宣传与指导,把法律和技术送到广大养殖者手里。
4、推广生态养殖。以生态循环、质量安全、集约高效、节能减排为导向,集成和示范推广一批用药量少、质量可控、操作简便、适宜推广的用药减量技术模式。大力推广使用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养殖尾水生态治理、以渔净水等生态减药关键技术及水体清洁过滤等养殖装备,因地制宜示范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集装箱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模式,提高防病减药水平,促进水产养殖提质增效。
5、加强日常管理。指导养殖企业自身加强养殖管理,健全内部管理等各项制度,建立从苗种质量、养殖环境、水质监测、密度控制、病害防治、兽药使用、产品检测等贯穿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完善水产养殖生产和用药记录制度。加大养殖生产的监管力度,监督投入品规范使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用药行为。
四、重点区域
以池塘养殖为主,兼顾其他养殖方式,突出主要养殖品种,实施分类指导、推进。
主要养殖品种为草鱼、鲢、鳙、鲤、鲫、青鱼、鳊鲂、黄颡鱼、鳝、鳅、鳜、乌鳢、鮰等,重点预防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烂鳃病、烂尾病、赤皮病、细菌性肠炎病、水霉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等的发生,尽量减少该区域高耐药率水产用抗生素的使用。重点推行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集装箱养殖模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和鱼菜共生模式等。
五、工作要求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渔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制定本辖区用药减量行动的工作实施方案。要建立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整合力量,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二是加强技术服务。为确保减量行动顺利实施,成立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技术专家指导组,提出具体的技术方案,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把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各县市区要加强对本地区养殖企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重点聚焦绿色生态养殖、病害综合防控和精准用药等技术知识。
三是广泛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手机APP、网络媒体等,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传播绿色防控技术和规范用药知识,提高行动的公众认知度、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常德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