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 > 政策解读 > 视频解读

干货来了!湖南这样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5-07-29 20:04 【字体: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特别重要。最近,《湖南省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若干举措》印发,具体有哪些干货?我们邀请省发改委、省司法厅有关负责人为你解读。


  主持人:我省“机器管招投标”具体指什么?

  省发改委法规处处长尹枝茂:“机器管招投标”是以数字化、模块化、逻辑内嵌的电子招标文件范本体系为牵引,将政策规范和历史经验转化为机器可执行的量化指标与逻辑算法,实现招标文件制作、投标文件编制、评标评审、监管监督的全流程数智化治理。系统破解“量体裁衣”“应进未进”“专家不公”等传统治理难题。避免了故意串标、歧视性待遇、谋取私利等人为因素,实现“打不了招呼、打了招呼也没用”的治理目标。也让更多民营企业看到了机会。


  省发改委法规处处长尹枝茂:“机器管招投标”交易系统2月27日起全省试运行,截至7月16日,全省已有887个“机器管招投标”项目发布招标公告,其中536个项目完成开评标。从已完成项目情况来看,民营企业中标率达88.25%,民营企业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在项目的平均投标人数量方面也有显著提升,平均投标家数从14.43家每个项目增加至40.24家,投标家数提升179%,竞争更加充分。从分布地域来看,省外企业中标率为27.61%,增长6个百分点。


  主持人:如何确保企业的营商环境诉求得到有效办理?

  省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处处长黑白:我省于今年5月出台营商环境诉求办理实施办法,切实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一是拓宽反映渠道。对发生在我省范围内的损害营商环境行为,各经营主体可以通过“湖南营商网”“湖南营商码”、12345热线、省民营企业服务中心等多种渠道反映诉求。二是明确受理范围。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行政不作为、乱收费、惠企政策不落实等损害营商环境14类问题,应当及时受理,同时,也明确了10类不予受理情形。三是规范办理流程。通过构建全链条闭环工作体系来提升诉求办理质效,包含诉求受理、分类派单、审查处理、反馈回访、办结归档、质效监测等关键环节,避免诉求石沉大海或处理过程不透明。四是强化约束监督。诉求受理、办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失职渎职、推诿拖延等行为,由其行政主管部门或纪检监察机关依法查处。投诉人虚假投诉或诬告需承担法律责任。被投诉方拒不配合或打击报复的依法追责。


  主持人:湖南在降低工商业用能成本上有哪些具体新举措?

  省发改委商品价格和调控管理处处长李宾:主要是通过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比如我省今年8月1日将实施的分时电价政策,将午间11:00-12:00由高峰调整为平段,12:00-14:00由高峰调整为低谷,取消9月份尖峰时段,减少了120个小时的尖峰电价。为方便企业安排低价时段连续生产,将低谷平段时间连续设定为16个小时,据初步测算将减少工商业用电支出8亿元。

  同时,考虑政策实施的灵活性,扩大了执行范围,用电容量100千伏安以下的工商业用户也可以选择执行分时电价,医院、污水处理厂等民生领域,还可以根据自身用电情况选择执行分时电价或平段电价。


  主持人:午间时段由高峰调为平段和低谷,对新能源汽车商业充电有没有利好?

  省发改委商品价格和调控管理处处长李宾:对新能源汽车用户是有好处的,比如说像中午,由原来的高峰调整为低谷了,那么你现在12点到下午2点,这段时间去充电,那你的用户价格就很便宜,是低谷电价,实际上大概是0.35元1度电。


  主持人:我省深入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七大行动进展和成效如何?

  省发改委外资和经济贸易处处长施瀚文:去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湖南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七大行动方案》以来,大力实施产业融合创新、多式联运畅通、国际通道拓展等7大行动。截至目前,各项行动迅速部署推进,成效明显。一是物流成本明显降低。上半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3.8%,首次低于14.0%,较2020年下降0.9个百分点,并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国家级平台相继落地。长沙、岳阳、怀化等7市获批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衡阳、永州等4市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湘潭、岳阳等5个项目成功申报国家多式联运试点。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抢抓国家“两重”建设战略机遇,加快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怀化国际陆港、郴州国家物流枢纽公铁联运转运中心等一批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11个综合货运枢纽、13个普通物流园区开工建设。


  主持人:什么是“企业宁静日”,对企业有什么好处?此外,我省今年大力推广的“扫码入企,联码督查”目前进展和成效如何?

  省司法厅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卢建华:设立“企业宁静日”的核心是“无事不扰”,行政执法机关非因特殊紧急事项,不得进入企业实施各类行政执法活动,但也并非放松监管或让违法企业逍遥法外。其目的是避免“多头多层重复检查”,让企业更加专注于经营。本质上,“宁静日”是给执法部门“拉上一根弦”,促使其规范行政权力、提升监管效率。

  我省自今年2月28日全面推行“扫码入企”制度,目前各级行政检查主体已“扫码入企”开展行政检查6.5 万余次,全省“扫码入企”行政检查系统已与省无扰督查系统对接,初步实现了“联码督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