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6日,武广高速铁路通车仪式在长沙火车南站隆重举行。上午9时,随着一声汽笛长鸣,G6025次高速列车驶出长沙车站,风驰电掣般奔向广州。
武广高速铁路建成通车,标志着我省进入高铁时代。如今我们在长沙南站乘高速列车,北上武汉由原来的三个多小时缩短为一个小时,南下广州由原来的七个小时缩短为两个小时。“武广速度”,让我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畅快。
打开地图我们看到,湖南地处我国中部腹地,位于中部地区与珠三角经济圈的交汇区,又是西南地区通往长三角经济区的必经之路,同时还拥有依托长江水系发展航运的天然优势。如果以长沙为圆心,两个小时飞行半径,可涵盖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加大了交通建设力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前些年我省的交通优势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比如:因为“断头路”多,出省公路的通道少;机场跑道短,大飞机不能起降;码头泊位不够,水运呈现“肠梗阻”。这些“症状”表明,交通的“血脉”不通,难以形成充足的人流物流,生产的要素难以有效聚集,经济也就难以“起飞”。
省第九次党代会后,我省响亮地提出了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战略构想。这些年来,交通建设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头戏,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突飞猛进,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四通八达,三湘大地越变越精彩。
高速公路纵横连接成网。近年来,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铺开了“五纵七横”的壮美画卷。据统计,到去年底,我省在建和通车高速公路达到5726公里,跃居全国第3位。到2012年,将实现90%以上的县城在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力争打通24个出省通道,我省作为中部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更加凸显。
铁路建设进入黄金时期。近年来,我省铁路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到去年底,铁路营运里程达3647公里,在建里程1300公里。武广高速铁路、洛湛铁路永州至玉林(茂名)段、洛张电化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入运营,沪昆高速铁路、湘桂扩能工程、衡茶吉铁路、石长和娄邵复线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动工,长株潭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这些,将为全省人民铺设出一条条惠民线、幸福线。预计到2012年,随着上海至昆明、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全线贯通,从长沙坐高速铁路到上海只要3个小时,到昆明只要4个小时,到北京也只要5个小时。预计到2013年底,省会长沙也将迎来“地铁时代”。
航空迈向大飞机时代。去年11月20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迎来了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的历史时刻,意味着长沙机场跻身全球大型机场行列。近年来,我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大航空建设力度,努力实现“空中弯道超车”。现在,全省有长沙黄花、张家界荷花、常德桃花源、永州零陵、怀化芷江五个机场。按照规划,近期——也就是到2012年——将重点实施长沙、张家界机场扩建工程,适当扩建常德、怀化机场;中远期——也就是到2020年——将新增衡阳、岳阳、邵阳、郴州、娄底五个机场。目前长沙、张家界机场扩建工程进展较快。长沙机场已经可以满足波音777等大型客机正常起降,这标志着我省航空已走进了大飞机时代。
水运也在向强省跨越。去年9月30日,总投资59.7亿元的长沙湘江综合枢纽工程在望城县蔡家洲正式开工建设。到2014年底,湘江长株潭段将形成碧波荡漾的宽阔水面,展现出“百舸争流”的生动景象。从今年起,我省将进一步加大水运交通建设投资,集中力量建设“3+5”城市群的高等级航道网,着力打造长株潭港口群和岳阳港两大航运中心,夯实我省现代化航运物流平台。“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内河水运建设总投资力争达到130亿元。由此可见,我省中部地区水运交通枢纽地位逐步形成,正在由水运大省向水运强省迈进。
湖南通则中部通,中部活则满盘活。可以期待,随着立体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我省将不断刷新区域经济发展版图,全省经济发展将呈现出新的活力,这不仅将给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铺就一条更宽阔的“快车道”,也必将有力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