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中国政府网省人大省政协
  • 首页 > 四个湖南专题_已归档 > 绿色湖南 > 观点评论
    • 发展“两型”产业 建设“绿色湖南”
    • http://www.hunan.gov.cn 2012/01/11
    •   ——省政协委员、省环保厅副厅长王会龙谈环保产业发展

        2010年,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提出了建设“四个湖南”(绿色湖南、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法治湖南)的工作思路。

        “‘绿色湖南’作为‘四个湖南’的首张名片,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政治智慧和民本情怀,是我省决策层对科学发展观的忠诚践履。”近日,王会龙在接受湘声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为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提供先进装备、技术支撑,是促进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与减少污染排放、转变发展方式的最佳结合点,是建设“两型社会”、“绿色湖南”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抓手。

        “两型社会”建设是环保产业的最好舞台

        环保产业在美国称为“环境产业”,在日本称为“生态产业”。有专家指出,它是继“知识产业”之后的“第五产业”。

        21世纪以来,全球环保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为许多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

        “纵观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环保科技和产业正迎来大投入、大发展、显身手的大好时期,环保科技产业单位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跨越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一谈起环保产业,王会龙就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产业被列为第一大重点发展方向。同年8月,湖南省委、省政府也作出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同时印发了专项规划。面对一系列政策“利好”,王会龙敏锐地意识到,环保产业发展的“春天”到了,“国家及我省的行政推动和法规政策驱动,为环保科技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竞争氛围。”

        “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出台,更加坚定了王会龙的判断。“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主题和经济结构调整主线,预示着一批“两高一资”产业将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一批落后企业和产品将淘汰出局。“这既为环保科技产业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提供了新的引擎,也对环保技术产业的支撑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对湖南而言,王会龙认为,更是面临千载难逢的良机。“国家设立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3+5’城市群的延伸建设,为我省环保产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提供了巨大空间。”

        “一方面,‘两型社会’建设的切入点是资源节约,落脚点是环境友好,其根本途径是发展‘两型’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变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节能减排指标将继续成为‘十二五’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各级财政以及企事业单位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将继续增加。”王会龙分析说。

        先天不足致湖南环保产业“断腿”

        作为一名经常与环保产业打交道的官员,王会龙对湖南环保产业的现状了若指掌:2009年湖南省环保产业收入总额约为145亿元,占GDP的1.12%,而环保相关产业的总收入已达407亿元。但是,我省环保产业总体实力相对国内其他省市仍较弱,总收入在全国的排名靠后,2007年曾排名倒数第十一位。

        “我省环保产业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的现状与我省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位靠前以及我省率先承担国家‘两型社会’试验重任形成了很大的反差。”王会龙认为,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产业规模偏小。全省环保企业仍以小型规模单位为主,固定资产大于5000万元的企业占纳入统计的产业单位总数的10%左右,年收入额大于5000万元的企业所占比例也不到环保产业单位总数的20%,尤其缺乏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旗舰式企业。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环境服务业较为落后,只占整个环保产业的14%。同时,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国产化水平低,高技术含量产品缺乏。

        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省环保技术开发力量主要分布在大专院校、研究院所,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仅为3.4%。

        缺乏强有力的政策体系支持。缺少总体规划的指导,行业规范建设一直落后于产业的发展。政策扶持方面,缺乏财政、税收等方面鼓励政策和扶持措施。

        后发赶超迈出可喜步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的强势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成为共识,我省环保科技产业积极跟进,后发赶超,迈出了可喜步伐。

        2010年8月,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并印发了专项规划。同时,将环保产业纳入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的范畴,在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下设环保产业协调管理办公室,由分管环保的副省长担任召集人,由省环保厅厅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环保产业发展指南、财税优惠政策、土地优惠政策和环保产业统计体系等政策措施也陆续出台。王会龙认为,这一系列举措为我省环保产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目前,全省已建立了3个环保产业专业园区,即长沙高新区的“湖南环保产业示范园”,湘潭九华台商投资区的“湘潭九华环保装备制造基地”,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的“株洲清水塘环保装备制造基地”。王会龙介绍,“这3个专业环保产业园区在省内外环保企业中产生了良好反响,可望产生良好的集群效应。”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湘江“母亲河”的治理近年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据了解,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湘江水专项课题已于2009年被列入国家水专项河流主题的特殊类型河流项目,成为水专项课题中唯一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的课题。

        2010年,我省安排环保示范项目16个,安排资金1200万元,这是我省第一次批量安排环保产业的示范项目。“示范项目的建设,对污染减排、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1年3月,被业界称为“湖南环保行业第一股”的永清环保在深市创业板挂牌上市。这在王会龙看来,是一个“里程碑”式突破。因为作为环保行业的资本新秀,永清环保掌握了包括烧结机烟气脱硫、盐析结晶生产无水亚硫酸钠等6项核心技术,标志着湖南本土环保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已拥有一席之地。

        在本土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环保企业也开始“引进来”。法国苏伊士集团、澳大利亚澳思环境科技、美国恩理化学技术公司等多家国际知名环保企业相继与我省企业签署合作项目,直接参与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固体废弃物处理、火电脱硫、垃圾发电等环境治理工程和环保技术开发。

        “通过开展环境国际合作,较好地提升了全省环保能力和环保意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比如,臭氧层保护项目,使我省顺利实现国家规定的预期目标;湖泊富营养化防治项目,为南湖水质恢复提供了最佳技术支持。”王会龙说。

        “目前,全省环保产业企业、机构主要集中在长沙、岳阳、郴州、衡阳、株洲5市,产值占全省环保产业的70%以上。”王会龙认为,“环保产业的集聚化,为我省环保产业的集群发展、集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二五”末实现“千亿元产业”目标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湖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环保产业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到2015年,全省环保产业年产值要达到16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打造又一个千亿元产业,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极。

        王会龙介绍,为实现上述目标,在未来几年里,湖南将突出抓好建设一批环保产业园区(基地)、扶持一批环保骨干企业、打造一批环保名牌产品、启动一批环保科研项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王会龙认为,环保科研只有与污染防治、环保产业结合起来,才有活力,才有出路。解决好湖南省重点环境问题,必须在相关技术上取得突破,如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两型社会”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和农业面源污染水体防治修复研究等。

        在谈到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变“三废”为宝时,王会龙欣喜地介绍,湖南拟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推行合同环境服务试点,首个试点项目——浏阳市怅冲镇养殖污染治理合同环境服务即将得到国家环保部的批准,有望在2012年初开展试点工作。

        浏阳市怅冲镇现有生猪养殖户1500余户,养殖废弃物对环境污染严重。省环保厅即将展开的试点,将对镇内生猪养殖户每年排放的83万吨废水和6.2万吨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具体操作方式是,由当地政府协调养殖户提供污水处理设施与相关配套工程、场地等,由专业环境服务公司负责提供成套技术与专业设备。设施建成后,养殖户的废水和废渣免费提供给环境服务公司,环境服务公司提供免费运营服务,其费用全部来源于养殖户废弃物制备生物有机肥销售的收益,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绿色梦想,放飞希望”。王会龙相信,只要高度认识好、把握好、利用好难得的发展机遇,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湖南环保产业发展一定会实现新的跨越,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 【打印】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主办单位:湖南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0618    联系电话:0731-82214481
E-mail:webmaster@hun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