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春色入校园

——我省实施教育强省建设战略成就报告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2012-10-12来源:湖南日报字体:[ ]

  10月1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负责人夏智伦宣布,我省教育强省建设5年来取得阶段性进展,全省教育事业大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初步实现了从人口大省向教育大省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向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投入,2011年比2007年增长9成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湖南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舍得花钱办教育,教育强省投入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2007年以来,在教育强省战略引领下,我省教育投入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全省教育总投入达到798.76亿元,比2007年增加379.13亿元,增长90.34%;各级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含教育费附加)544.74亿元,比2007年增加297.28亿元,增长120.13%。特别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例稳步提高,政府教育投入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含教育费附加)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达到68.2%,比2007年的54%提高了14.2个百分点。

  教育“总量”显著增加,入学率指标多项超全国均线

  大投入促进大发展,我省教育事业的规模显著扩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得到基本满足。2011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分别达到99.88%、109.71%、96.9%,分别超过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9个百分点、5.4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7%,比2007年提高32.8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3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7%,比2007年提高8.2个百分点,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提升到超过0.1个百分点。

  目前,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左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5年,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居中部地区前列。2007至2011年,全省大中专院校累计培养毕业生308.6万人,其中博士6131人、硕士54260人、本科毕业生51.7万人、高职专科毕业生76.2万人,平均每十万人口有高等教育在校生2054人。丰厚的人才储备,为富民强省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层次结构明显优化,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建立

  教育总量增加的同时,我省的教育层次结构明显优化,基本建立起现代国民教育体系。5年来,我省积极调整中小学布局,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与质量。2011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4134所,比2007年减少4027所;高中阶段学校1161所,比2007年减少320所;普通高等学校105所,比2007年增加6所(其中本科院校增加4所,高职高专增加2所)。中小学校布局和各类教育层次结构明显优化,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各市州均设有一所本科院校、一所以上高等职业学院的办学格局,职业教育保证了主要行业和每个市州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院校,基本形成了以高职学院为龙头、中职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为高等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与创新型拔尖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日增,高校6000多个科技成果助推区域经济

  随着教育强省建设的不断推进,全省教育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基本适应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义务教育——我省坚持把巩固提高“普九”成果摆到突出位置,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先后实施了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化债等专项重点建设工程和项目,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

  职业教育——全省已建有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学院9所、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5所、国家“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校57所,分别居全国第6位、第8位、第1位;55所高职院校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其中45所获得优秀等级,评估优秀率居全国前列。成立了25家省级职教集团,基本对接了湖南主要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加盟合作单位共2223家,其中省内外规模企业1341家。

  高等教育——全省共有“985”工程高校3所,“211”工程高校4所,分别居全国第3位、8位和中部地区第1位、2位。全省高校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3大科技奖、国家级教学团队等多个体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指标排名全国10位左右。特别是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取得新突破,近5年共新增9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其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省属高校相继实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零”的突破;5年来,全省高校获得国家3大科技奖励70项,主持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5项,分别占全省颁奖总数的62.5%、68%,居全国第6位。其中长沙理工大学主持的“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和中南大学主持的“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分别获得2009年、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我省确定的推进新型工业化37个重大科技专项中,由高校牵头承担或联合承担的有28个,占75.7%。据初步统计,全省高校已经与211个县级以上政府、516家企业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6797家企业开展了实质性产学研合作,建设了159个校企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实施了640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我省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大步迈向教育公平,430万贫困学子受资助

  教育公平逐步体现,基本保障了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我省先后组织实施了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特教工程,着力推进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和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2007年至2011年8月,我省共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3.7亿元,省本级每年安排预算内基建资金5800万元,重点用于改善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和必要设备配置,累计支持项目学校1000多所。

  近年来,我省进一步完善了农民工子女入学办法,坚持以流入地政府安排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落实农民工子女入学“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政策。同时全面启动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改造,在缓解大班额的基础上,有效保障了全省40多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同时,不断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省共投入153.4亿元,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2008年起又全部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各类奖助学金52.2亿元,建立起覆盖从小学到大学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较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资助不同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近430多万人次,确保了全省无一人因贫失学。

  对于备受关注的普通高校招生,我省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取消“点名录取”、“降分录取”等优惠政策,严格执行招生录取办法,维护了高考公正与公平,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我省推进教育公平的做法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2010年7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周强介绍了我省推进教育公平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