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托起新希望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hunan.gov.cn/ 2007-12-29
[字体:  
  湘江的臂膀,轻轻地将长株潭挽起。当三市作为试验区载着三湘腾飞,我们相信,未来的这片土地,碧水朝阳,青山夕照。城市的繁华,映照着充满自信的灿烂笑脸;乡村的兴旺,舞动着大地和谐的欢歌。
  历史之光
  从地图上看,北面的长沙与东南面的株洲、西南面的湘潭,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长株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1300万,行政中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
  长株潭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提出来,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的动议是,将长株潭连接起来,建立“毛泽东城”。而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贯穿了我省改革开放的历史。
  早在1982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就进入了决策层视野。时任省政协委员的张萍向省政协四届六次会议提交了一个提案,建议“把长沙、株洲、湘潭在经济上联结起来,逐步形成湖南的综合经济中心”。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从设想、规划到大步实施,向前推进,最近10年有了质的飞跃和突破。“五同规划”———交通同网、能源同体、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被摆上议事日程。此后又制定了《湘江生态经济带概念性规划》,并逐步付诸实施。2005年,《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出炉,这被普遍认为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区域性规划。在此过程中,长株潭产业一体化等规划也陆续出台。
  目前,长株潭有多条高速公路连接,并实现公交互通。以前三市由两个电网覆盖,如今实现了电力同网;通信方面,三市之间取消了手机漫游费……2006年起,长株潭三市环保建设实施了“四个一”政策:同一个规划;同一个产业政策;同一个考核标准;同一支执法队伍,设立长株潭执法大队。
  通过建设,长株潭在百姓的眼中,来往就如走亲戚一般方便。城市群正成为带动湖南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也成为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重点发展的城市群之一。
  产业之变
  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被推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最前端。
  事实上,在“两型社会”这个主题上,长株潭三市早就开始默默发力,在产业合理配置、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已经先行一步。生态文明的理念,也开始落实到了产业布局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长株潭三市的共同追求。在这个呈品字型的区域内,一个个活力四射的产业园区有规律地分布着,从长沙经开区到长沙高新区,从湘潭九华工业物流园到湘潭高新区,遵循着“效益好、水平高、污染少、能耗低”的宗旨,在产业发展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门槛准入,高、精、清产业倍受欢迎,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被拒之门外。
  在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下,已有的传统重化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开始转型升级。炼钢工人用上了电脑,产业结构走向优化,大路货少了,高附加值产品多了……而以资源永续利用为目标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这里受到追捧。在株冶、智成化工成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后,今年株洲市又启动了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建设,资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不同产业之间循环,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背倚雄厚的科研实力,长株潭三市高新技术产业勃兴。随着一项项核心技术的问世,一大批依托高新技术的新型企业汇聚于此,一个个绿色的产业集群抱团而生。长沙的工程机械全国闻名,动漫、创意产业领跑全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风生水起,杂交水稻广播世界;株洲在新型电力机车研制、超硬材料、新型金属基材、结构陶瓷等高科技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或先进行列;而有名的“电工城”———湘潭,其节能技术、精细化工材料、机电智能化、高分子有机材料、风电装备等在国内占有重要一席。2006年,三市高新技术产值达到902亿元,托起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半壁江山。
  善待环境,生态优先。长株潭三市扛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大旗。株冶铅烟气治理、株洲霞湾污水处理、湘钢高炉废水治理、湘潭电化废水治理、长沙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建、长沙垃圾卫生填埋场等一批环保项目相继建成,成了三市践行生态文明的生动注脚。正在建设的湘江生态经济带,将成为一条绵延70多公里的巨型绿色飘带,扮靓湘江母亲河的同时,也让长株潭“三兄弟”挽起坚实的臂膀。
  战略之局
  从“两型社会”破题,布局谋划长株潭城市群未来,从而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是国家布下的战略之局。这对于长株潭,对于湖南的发展,更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土地总面积占全省13.3%、人口占全省19.2%,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京广经济带在此交汇,是湖南经济发展的精华地区,聚集了全省绝大部分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2006年,长株潭三市经济总量2818亿元,占全省的37.6%%。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七大已经为长株潭建设“两型社会”指明了方向。从试验区的角度看,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极具典型意义。长株潭城市群通过改革、先行先试,以“两型社会”为主题,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约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探索出新路子,将对国内其他城市群有着极大的示范意义。就长株潭本身而言,在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解决好资源、环境这两大问题,将给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和子孙后代带来巨大的福祉。
  长株潭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机遇,更是挑战。长株潭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正处于高速成长期,量的扩张还有待充分释放。但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这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转变发展观念,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发展的旧思维。这就要求在投资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如果长株潭城市群能够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建设上取得突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那对全国是一大开创性贡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同处湘江中下游,长沙是主要的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聚集中心,而重化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游的湘潭、株洲两市,也是全省污染物排放最为密集的地区。因此,长株潭城市群必须面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最典型的挑战:不同的城市携手治理流域污染,同时在治理污染的过程中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长株潭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试验田里挑战成功,其深远的影响将是历史性的。
  当建设“两型社会”的历史机遇降临,以“敢为人先”、不惧挑战而著称的湖湘人民,一定会以历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这块“试验田”里积累新经验,收获新成果。(湖南日报 唐爱平) 
责任编辑:双翼

主办: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0731-2214480 2214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