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两会观察> 详情

湖南日报评论员:明德,才能引领风尚

  湖南日报评论员

  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选择了全国政协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作为自己下团组的第一站。同时,这也是继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2016年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同年的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后,总书记最新一次对文艺和社科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文艺家、理论家就是那塑造灵魂的人。对于“灵魂工程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坚持”的要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其中,“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让人印象格外深刻。

  其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这个问题是一贯重视的。他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就特意提到,文学艺术工作者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更应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文学艺术家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的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深深作用于人心,广泛影响着社会。要想明德于世道人心,自身就必须是正人君子;要想烛照他人,自己必须拥有足够的光焰,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反观现实,文艺界和学术界一些人近年来传出不少丑闻乱象,离习近平总书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标准差得挺远,也辜负了人民群众的期望。

  “明星现象”“网红经济”,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后的产物。拿明星来说,强大的号召力、影响力,让他们不可避免地成为很多人的模仿对象。千千万万的追星族、尚未成熟的青少年,都在观察他们的为人行事,推崇他们的价值观念,甚至关心他们穿什么款式的衣、开什么品牌的车。正因如此,文艺明星、学术大家,如果德艺双馨、品学兼备,对社会就有极大的正向激励作用;反之,一旦有吸毒、嫖娼、逃税、剽窃等丑闻劣迹曝光,注定会引起舆论场上的轩然大波。无数例证告诉我们,缺了对道德品性的追求,少了对社会价值的敬畏,不管你是道貌岸然,还是大红大紫,都只会昙花一现、出乖露丑。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韩愈士以弘道,因而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范仲淹文以载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令人景仰不已。古往今来,对于大学问家、大艺术家而言,没有什么比优秀的作品、高尚的人品更能赢得后世美名。

  “明德”意为光明的德行,也可引申为使德行更为光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明德”二字,就是希望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科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尊重,切实肩负起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更好承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时代使命。

  明乎此,敢不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