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见担当——长沙一季度经济发展扫描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2-04-30 11:23 【字体: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长沙市委、市政府深入调研、逆势作为,多项关键性数据令人鼓舞。

  一季度,长沙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93.38亿元,同比增长6.0%,高全国1.2个百分点,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实体经济,强筋健骨再扛鼎

  飞驰的高速上,满载货物的车辆频繁进出;大街小巷中,升腾的烟火气点燃长沙活力;忙碌的车间里,智能机器臂上下挥舞……凸显了长沙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效。

  “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售、生产均以三位数增长,订单饱满、市场可期。”比亚迪长沙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发展,按计划开足马力生产,提产扩能,加快产品交付。

  汽车产业是长沙七大千亿产业之一。矢志不渝抓实体经济的长沙,直面疫情挑战下的经济形势,实体经济的扛鼎之力更加凸显。

  传统产业升级、新型产业倍增、第三产业提速,这是长沙夯实实体经济的清晰路线。

  投入降低,效率提高,高低之间,长沙“三农”工作精彩开局: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2%,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685亿元,同比增长7.1%。

  项目提速、结构提质,“两提”之间,长沙项目投资稳中提速: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长沙市用188个项目,1502亿元总投资“虎气”开门,漂亮出发。一季度,全市1766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20.6亿元,占年度计划27.2%,另有301个项目提前开工。

  理念变革、信心不变,变与不变之间,长沙第三产业在突围:在中心城区,楼宇经济刷新城市“高度”,金融科创、总部经济、文化消费等业态,助推楼宇经济走向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面对疫情冲击,长沙旅游饭店业主动思考疫情之下消费市场新变化、新趋势,开展特色营销,从理念、产品到渠道开展自我革新。

  银企对接会、“企业服务日”、驻企联络员、纾困暖企等系列活动如火如荼。“我们要为企业提供更优的服务、更暖的举措、更多的支撑,提振市场信心。”长沙市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为回应市场主体的关切和期盼,长沙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了纾解市场主体困难稳定经济运行的有关政策,将注重普惠性和针对性相结合,“降成本”和“增活力”“优环境”相结合。在落实上级政策的同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接地气的普惠性纾困政策,确保上半年“双过半”的目标顺利实现。

  4月下旬,《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长沙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行动方案》,并推出十二大专项行动、强化七大平台支撑,并梳理5大责任清单,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今年二季度,长沙将着力推进“强省会”12大专项行动和“双五”工程,以湖南湘江新区、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等7大重点平台为主阵地,紧盯目标强调度、狠抓项目促投资、多措并举抓产业、强化保障优环境,确保二季度实现“双统筹”“双过半”。


  对外贸易,湘品出海再提速

  在长沙国际铁路港,满载货品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在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湖南的箱包、农机产品等相继出海,助力非洲发展;在中国邮政长沙国际邮件互换局,平均每天有2.2万余件国际邮件、快件以及跨境电商包裹发往世界各地……开放长沙加速奔跑。

  今年1至2月,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长沙外贸逆势增长,进出口总值达437.2亿元,占全省的56.9%,比2021年同期增长26%,比全省增速高15.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00.6亿元,增长36.3%。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是长沙外贸增长的“主力军”。

  在长沙片区临空区块的中国邮政长沙国际邮件互换局,记者看到,每单查验时间从一分钟压缩到20秒,通关时间平均压缩近50%。日处理能力从5万件提升到30万件。

  “长沙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业务集约式发展新模式,将3个场所和3套监管系统合而为一,实现从换场地到换界面、从搬货物到搬数据的转变,取得降本、增效、促发展的创新效果。”长沙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便利化通关模式,2021年,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完成跨境电商交易额110.08亿元,增长71.74%。

  在长沙片区雨花区块的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由雨花区搭建的37个非洲国家常设展馆里,富有异域风情的展馆布置、精致优美的工艺品、热情四射的非洲歌舞随处可见,仿佛置身遥远神奇的非洲大陆。当前,示范园已形成咖啡、可可、干辣椒等6条进口产业链,小五金、小农机、医疗器械、日用品4条出口产业链。

  4月28日,“第四届双品网购节暨非洲好物网购节湖南专场启动仪式”在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举行。湖南高桥大市场与通程、步步高、盒马、新佳宜、好润佳、七鲜等签署了非洲好物销售联盟战略合作协议,与湖南麓山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签署了非洲青年实习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助力非洲特色产品多渠道对接湖南市场。

  以制度创新催生外贸新活力,长沙片区形成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113项改革任务实施率达93.81%,形成3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3项具有全国首创性,24项入选省级案例。


  消费马车,提速拉动正发力

  置身在五一商圈的国金中心,潮牌、国潮品牌琳琅满目,吃的玩的休闲的一应俱全,磁铁般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悄然变化的长沙经济内生动力格局,成为其应对疫情影响的又一个法宝。

  ——消费升级催生实体店更新换代。

  刷卡、进入“社区”,点杯咖啡、静下读书,或者参加音乐品鉴、画展书法展……在雨花区圭塘河项目三期“溪悦荟”综合体,多个虚拟社区应运而生。这种“社区”通常由品牌方打造,将围绕目标消费者生活场景,打造多维度生活圈。

  蔚来汽车湖南首家、华中区域最大的NIO House工作人员介绍,以往汽车销售是基于产品和价格的简单买卖关系,而NIO House把零散的车友聚集在一起,打造交友圈、生活圈。

  极宠家华中首店,300多平方米的区域内,市民可以来撸猫、撸狗、喂鸟,与宠物亲密接触;乐之书店,搭建多个沉浸式主题空间……消费升级下,“虚拟社区”打造的场景流量裂变新的商业价值。

  ——线上消费渗透率持续提升。

  今年疫情期间,零售巨头步步高线上平台展现出强大韧性,Better购小程序在保障民生需求的同时,推出的颜究院、食验室、亲子会、运动馆、生活家、科技局、艺文社等板块,丰富了市民生活。不少商场也纷纷升级线上销售模式,开展了直播卖货、线上购物、建群销售等全新尝试。

  近期,刘畊宏自抖音直播健身走红后,“云健身”再次受追捧。跟着跟着他跳操的“刘畊宏女孩”们开始也关注健身器材的购买。在高桥大市场文体用品城哑铃、呼啦圈、跑步机等健身器材,借助高桥电商平台、高桥国际贸易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内贸外贸融合发展。

  ——精神需求产生新的牵引力。

  一季度,长沙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90元,增长6.2%。随着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持续提高,市民更加追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满足精神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今年以来,付费自习室悄然在长沙兴起。

  普通座椅的研学区、沙发皮椅的舒适区、光线十足的阳光自习区……付费自习室创造了比家庭更好更专注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多对学习环境有需求的人来到自习室中“花钱买安静”。目前,自习室也不断拓展出新的业务形态,如沉浸式阅读、儿童自习、学习讨论区等。

  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新业态快速发展……一季度长沙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7.75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29.6%,增速比2019年高20.5个百分点。

  (文/欧阳倩 张颐佳 图/辜鹏博 傅聪 郭立亮)

信息来源: 新湖南客户端      责任编辑: 朱格林
相关阅读

逆势见担当——长沙一季度经济发展扫描

23475508